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陈建飞

吾日当三省吾身

吾日当三省吾身
        上午出门诊,已过中午12点半,看看就诊行列,还剩下最后一个号,心中窃喜,因为早已饥肠辘辘了。点击叫号器,进来一对母子,男子约三十五、六岁,带着眼睛,略胖,中等身材,头发疏松地搭在大大的脑袋上,穿着一身休闲装,上衣敞开,宽硕的肚子显得尤为突出,现在我对面,身子稍稍后仰。母亲显示年龄56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有些苍老,像60多岁的样子,穿着暗紫色的对襟上衣,宽松的裤子,脚穿布鞋,局促不安的偷偷地瞄了我几眼。我按照常规,赶忙招呼母亲坐下。
         问道:您怎么不舒服?
         母亲看看我,面无表情的冷冷的说:最近肚子疼,不敢吃饭,一吃就疼,两天都没敢吃饭。但积水潭医院看过了,让我做手术!
        我让患者躺在检查床上,做了仔细的查体,估计是急性胆囊炎
         回归座位后,她给我拿过片子。
         我接过片子,仔细阅片:典型的胆囊结石嵌顿,急性胆囊炎。仔细又看了一眼,片子的显示日期是2月份。
         我问:您一个多月前是不是疼过?这个片子是一月前的,您最近有没有做过什么检查?
         儿子接话了,说:最近没有做过,经常疼,到积水潭医院看过,说住不进去医院!所以到这里问问,你们等床时间长吗?
        我说:你妈这个病是急性期,估计需要近期做手术,要不还要疼痛。我们医院等床周期比较短。估计2-3天吧!建议你早点治疗!
         儿子“哦……”了一声,声音拉的很长!
         “那我再问一下,大约花多少钱?是微创手术吧?
      我说: “首选微创手术,自费病人费用1万2左右”,我看到他母亲没有医保!
       儿子有“哦……”了一声,声音同样拉的很长!就像我们给领导汇报完工作后,得到领导满意的肯定一样!但在这样就医的环境里,也用了这样的口气,让人听着极其不舒服。
       接着又问:能保证手术安全吗?没有问题吧?术后也没有问题吧?
       其实每次一听到这样的话,反感的情绪一下子腾地冒出来了。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手术同样也是这样,何况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同,在没做以前,怎么能做出绝对的保证的,就拿疼痛而言,每个人敏感度不通,同样的药物对待疼痛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就像到银行去理财一样,那个经理敢说,你的理财一定能挣,都会说:这个理财卖的不错,以前都赚了,看目前的走势都不错!我觉得做手术同样也如此,每个术式都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对绝大多数人都是有效的,但总有极个别人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回答道:我会尽力帮她做好,住院后,再做检查,我来进一步的评估吧!
      儿子同样又“哦……”了一声。
       说:外地的新农合能报销吗?
      我说:你在当地医保主管部门备案后,就可以报销了。
       “哦…………”
      又说:那我们考虑考虑,回家商量一下!
      我急忙说道:你妈都疼成那样了,还考虑什么呀,怕疼,已经饿了两天,尽快去做核酸,准备住院吧!
        儿子又面无表情的“哦…………”了一声。
       “我们回家再商量一下吧。”
       我又苦口婆心的解释了病情的危害性。儿子依然说:回家商量商量吧。
       我知道,多说无益。就说:建议你无论是否选择我们这家医院,都要尽快手术,否则病情可能会加重。
      说完,母亲扶着桌子步履蹒跚的和儿子离开了我的诊室!
     平静片刻后,我想了想:是不是我刚才有些太职业化了,没有考虑到他们家的实际情况,或许他们不是不想马上做,有可能家里经济差,也或许人家不信任我们医院,或者是我。总之,做手术,对于医生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但对于患者,一生可能就这一次,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把生命交到别人手中,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所以,当给别人提出手术建议时,每个人,都有犹豫,这是很正常的思维!
       想到这里,我释然了。人贵在换位思考,相互体谅。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替患者考虑他们的不易和难处!
       吾日当三省吾身!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