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降血糖药物的正确使用时间
发表人:
张新杰
阅读量:
1472人
常用降血糖药物的正确使用时间
要想控制好血糖,合理用药很重要,也就是说需要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服用药物。
一、适合清晨空腹服的药物
- 磺脲类中长效制剂
- 可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应在餐前服用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控释或缓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 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片,主要作用是增加脂肪细胞、肝细胞及骨骼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降低血糖。由于此类降糖药物作用时间较长,一次服药,降糖作用可以维持 24 小时。
- 二肽基肽酶 4 抑制剂(DPP-4 抑制剂)
- 该药通过抑制 DPP-4 酶的活性,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在体内的失活,GLP-1 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 抑制剂(SGLT-2 抑制剂)
- 该药抑制肾脏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而通过尿排出多余的葡萄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 这类药一般适宜在清晨空腹时服用比较好,因有利尿的作用,晚上吃怕夜尿增多,影响睡眠。吃这类药还一定要多喝水,减少泌尿系统感染。
- 请注意:
- 噻唑烷二酮类、DPP-4 抑制剂类、SGLT-2 抑制剂类,这三类药物也可不受进餐时间的影响,选择一个你觉得适合的固定时间吃就行,怕漏服药,我一般叫病友早餐前服用。
二、适合餐前半小时服的药物
- 磺脲类短效制剂
- 如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短效磺脲类降糖药的起效时间需要半小时,降糖作用的高峰在服药后 2~3 小时,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
- 二甲双胍肠溶片
- 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强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 二甲双胍肠溶剂型从胃排空到肠道后崩解释放,其肠溶衣耐酸而不耐碱,在餐前 30 分钟服用,以使药物在空腹状态下快速从胃排入肠道内而发挥作用。
三、适合餐前 5 分钟内服的药物
-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 其作用是刺激胰岛素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有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 因此,应在进餐前 5 分钟内口服用。
- 切记:
- 进餐就服药,不进餐就不能服药,以免引起低血糖。
四、适合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的药物
- α-糖苷酶抑制剂
- 如阿卡波糖片、伏格列波糖片等。需要与第一口饭同服,并且嚼服,这样能延迟和减少小肠内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使餐后血糖水平下降。
- 此药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效果最佳,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或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如果在餐后或饭前服用,则起不到降糖效果。
五、适合进餐之后服用的药物
- 由于二甲双胍类药物口服后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应在饭后服用,减少胃肠道反应。如,二甲双胍片。
六、注射类药物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 胰岛素根据高峰效应和作用时间不同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长效、超长效及预混胰岛素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其注射时间也应略有区别。
- 餐前立即皮下注射的胰岛素
- 速效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餐前立即注射;
- 餐前 20-30 分钟皮下注射的胰岛素
- 短效人胰岛素或预混人胰岛素,餐前 20 至 30 分钟皮下注射,否则会引起低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
- 睡觉前注射的胰岛素
- 中效胰岛素,作用时间持续 14~16 小时。中效胰岛素有一个吸收峰值,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发生低血糖。因此,最好在睡前 10 点注射。
- 睡觉前或每天固定注射的胰岛素
-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持续时间 18~24 小时,适用于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
- 每天任意时间注射的胰岛素
- 超长效胰岛素(作用持续时间可长达 42 小时)可以每天任意时间固定注射 1 次,可提供 24 小时基础胰岛素的剂量。由于还是属于基础胰岛素,常规也是推荐病友睡前注射。
- 每天任意主餐前注射的胰岛素
- 新一代可溶性双胰岛素,除了含有平稳的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还含有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每天任意主餐前注射。
七、注射类药物 GLP-1 受体激动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 GLP-1 受体激动剂分短效、长效和周制剂。如短效 GLP-1 受体激动剂有一日一次,也有每日注射两次,一般为餐前注射;长效 GLP-1 受体激动剂每日注射一次,可在每天任意时间注射;周制剂为每周注射一次,任意时间给药,无论餐前或餐后。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