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阳气的西药,用起来要慎重
中医特别强调阳气的重要性,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可西医不懂这些,经常用大量伤阳气的药物,一旦碰上了那些阳气虚比较严重的患者,很可能导致快速死亡。作为中国人,一定不要忽视这一点啊。
下面列出来一些常见的伤阳气的西药,各位自己对照来理解。 如果没有必要,或者能找到好的中医,最好把这些伤阳的西药都停掉。 至于有人稍有小病即大把吃西药的人,希望能赶紧警醒起来。 毕竟人的阳气只有那么多,根本就耐不住不停地消耗的。
抗生素 抗生素,包括口服药以及挂水、注射药,药物本身即损伤阳气。冬天挂水更伤阳气,本来温度就低,再把冰冷的药液滴到血管内,阴寒随之进入内脏。因此,在冬天不得不挂水时,最好先把药液温暖了,然后再挂。而且,最好弄个小棉袄套住药液瓶以保温。 激素 激素,包括含氮激素以及类固醇激素,都可导致阳气极大地损伤。激素本来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但外用的激素都是化学物质,其作用于肾,可以把肾精中管我们寿命的阳气释放出来用。这个能量很大,所以效果非常神奇。但激素所动用的肾精本来是用来温阳以养命的,滥用激素过分地消耗了肾精,随之就会出现阳虚诸症。 解热镇痛药、抗风湿类药 解热镇痛药、抗风湿类药伤阳气。比如吲哚美辛,它属寒凉性质。把它的副作用做为一种致病因素,当为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脾胃之阳受损,则运化失常,而出现消化道症状。 降糖、降压、降脂药 各种降糖、降压、降脂药。这些药物以压以降以抑制 为主,虽然能暂时地控制症状,但从来不能完全治好,病人要终生服药。 人体的阳气是自然向上升发的,但这种治法却逆了生命的趋势向下压,则阳气不能自然升发。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人大量长期服用西药后,哪个还有正常的性生活? 况且,本来病即属阳气不足,邪气内入而致。 结果因为应用了这些药物之后,反倒令阳气更加匮乏,导致身体越发虚弱。 镇静剂
镇静剂,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各种止痛药、安眠药等。这类药物的一个总的特点是激发人体潜藏的真精真阳,从而使病态的阴阳暂时恢复升降的功能,从而达到镇静的目的。其结果是耗损了阳气,也就是压制了生命。特别是各种止痛药、安眠药非常地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抑制了人体的阳气。清阳不能上升,则浊阴取而代之。
虽然不少西药会损伤阳气,但中医仍然有办法纠正。根据“寒则热之、虚则补之”的原则,我用附子理中丸、四逆汤、桂枝汤等,配合针灸,达到了针药灸并用的双重效果,其温中散寒,益气健脾,调理胃肠,活血通络以及防病保健,强身壮体的作用,正可对抗该类药的伤阳副作用。 另外,鉴于不少人有阳虚症状,建议经常服用桂附理中丸(大蜜丸最好,不得已浓缩丸也凑合。当前,六味地黄丸成了不少人保持健康的安慰剂,其实不是太适合现在人的体质类型。)或者桂枝汤或者小建中汤等温性处方以养阳气。阳旺则气化得好,邪气自然祛除,就会让身体健康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