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说到痛风,患者会有这样的体会:来去如风,疼痛要命。高尿酸血症在某些诱因的影响下发生组织或关节的急性炎症,则称为痛风。由于绝大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终生不发作痛风,仅 5%~12%发展为痛风。所以,很多高尿酸血症因未曾出现“疼痛要命”的现象而被病情所“忽悠”,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尿酸血症。
对于绝大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可能终生不发作痛风,终身不发生症状,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由于无症状,因此高尿酸血症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是,无症状不等于无危害。血尿酸升高不但可出现痛风性关节炎,还可致痛风性肾病、尿酸结石甚至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者饮食要“五低”
尿酸主要是由体内自身产生的,大量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饮酒、感染、肥胖、剧烈运动、疲劳、受凉、受湿、紧张、创伤、外科手术等,均会使尿酸增高,诱发痛风。暴饮暴食会使血尿酸在短期内突然升高,是引起痛风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所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均需改变生活方式,尽可能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戒烟、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
已有痛风、高尿酸血症、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及中老年人群,饮食应做到低热量、低脂和低蛋白质、低盐、低嘌呤。
低热量:要控制能量摄入,防止超重或肥胖,使体重达到理想或低于理想的水平。
低脂肪:脂肪具有抑制尿酸排出的作用,应限制摄入,每天油脂应控制在 25 克左右,以植物油为主。应摄入充足的水分,每日 2500 毫升以上,以促进 尿酸的排出,预防尿酸肾结石,延缓肾脏进行性损害。
低蛋白质:蛋白质供给应尽量选用牛奶或鸡蛋,少用肉类、鱼类和禽类。
低盐:痛风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应限制钠盐,每天应限制在 4 克以内。
低嘌呤:痛风患者应长期控制嘌呤的摄入,不吃或少吃含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家禽、海鲜、花生、豆类、菠菜、芦笋、蘑菇、麦片、面包等。啤酒含有大量的嘌呤,可使血中的尿酸浓度升高,故应禁酒。含嘌呤较少的食物有牛奶及其制品、蛋类、蔬菜、水果、细粮。
能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有:利尿剂(尤其是噻嗪类)、皮质激素、胰岛素、环孢素、他克莫司、尼古丁、吡嗪酰胺、烟酸等。
向本文作者提问

谷丽梅主任医师自营医生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好评100%|接诊量58509|响应时长27分钟
擅长:擅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骨质疏松、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大动脉炎、血管炎、白塞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SAPHO征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9起
问医生
#男性健康#女性健康#概述#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
阅读数 2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运动障碍、出现自残行为、智力发育迟缓严重者可并发痛风、肺部感染及急性肾衰竭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简介遗传性高尿酸血症,是指由于体内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合成障碍导致嘌呤合成异常的一种性连锁隐性遗传病。临床上极为罕见,遗传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主要是遗传因素。典型症状主要有运动障碍、出现自残行为、智力发育迟缓,随着病情进展,严重者可并发痛风、肺部感染及急性肾衰竭,可危及生命。遗传性高尿酸血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及行为约束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本病可治愈,但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可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限,预后一般较差[1]。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运动障碍、出现自残行为、智力发育迟缓。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运动障碍、出现自残行为、智力发育迟缓等症状,结合酶活性检测发现组织细胞中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活性下降;基因检测发现有X性染色体上的HPRT1基因发生变异等征象可确诊遗传性高尿酸血症[2]。遗传性高尿酸血症有哪些类型?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极为罕见,发病率极低,据美国学者统计,在美国,本病的发生率为1/380000,由于本病为X性连锁隐性遗传病,本病大多患者为男性,目前我国尚本病的发病率流行病学资料[2]。是否可以治愈?法治愈,但经过及时、有效的一般治疗、药物对症治疗、行为约束治疗及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明显减轻适的症状,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延长生存期限,部分患者可存活至20岁,但预后一般较差。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