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早期大肠癌?(3)
什么是肠息肉呢?它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其发生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
大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由于很少引起症状,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
从性质上划分,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几乎不恶变;
腺瘤性息肉恶变的几率很高,从理论上讲,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它100%会发生癌变,所以,我们消化科医生称之为“定时炸弹”。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药物也难以将其消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
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腺瘤发展可能。
一般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应该予以内镜下切除!
怎么发现肠息肉呢?
很简单,结肠镜!这是唯一的发现手段!无论是息肉、早癌,只有它,无可替代!
肠镜是一个带有摄像头的软管子,可以进入我们的大肠,从肛门一直看到回盲部,医生可以清晰地看见肠粘膜的微小病变;
加上放大、染色、取检等功能,可以判定息肉的性质;
向本文作者提问

吴俊民住院医师
南昌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3|响应时长4分钟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胃肠炎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肿瘤 胆囊炎 胰腺炎 胃食管反流病 消化道出血 功能性胃肠病等
¥5起
问医生
#男性健康#女性健康#预防#检查#肠癌
阅读数 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