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肿瘤MRI诊断研究新进展

软组织肿瘤的术前或放化疗前的影像学诊断,对指导正确治疗方法的选择有着重要意义。众多研究显示,MRI是诊断软组织肿瘤的最佳影像学方法。随着软组织肿瘤治疗在方法、技术方面的进步,对MRI诊断的内涵要求也在同步增长。多序列的成像技术,诸如T1WI、T2WI成像,脂肪抑制成像,液体衰竭翻转恢复成像,in-phase与out-phase成像,MR血管成像,弥散成像,弥散张量成像,MR频谱分析等,使今天对软组织肿瘤的完整MRI评价可包含以下多方面:发生的部位,侵犯范围,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内部血管结构,生物学行为特点(完全良性,恶性,或侵袭性级别的高低),组织学类型,可能的细胞学类型,组织内部结构异形性(弥散度高、低),组织代谢特征。
软组织肿瘤的发生部位的判定总是需与侵犯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的评价同时分析,其核心问题在于对于肿瘤组织的正确甄别,这要求对肿瘤组织的MRI表现形式有充分、全面的认识,这是下一步分析的基础。在很多病例,对肿瘤组织的识别的确是相当的困难,除常规扫描序列外,还需其它特异性较强的成像序列,如in-phase与out-phase扫描以帮助识别瘤内的脂肪成份;MR血管成像,以单倍剂量3D DCEMRA(SD 3D DCEMRA)最常用,了解肿瘤的血管结构及瘤内血流特点,增强扫描强化的肿瘤是否出现染色,染色的特点,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的特点;弥散成像,在部分组织类型的肿瘤可增大瘤体与周围软组织的信号对比。本文介绍常见软组织肿瘤的MRI诊断特征及其进展。
软组织血管瘤
全身任何部位软组织均可发生血管瘤,可累及皮肤、皮下、肌肉。瘤内的静脉石为其特征性表现,在各序列上均呈圆形、卵圆形之低信号影。MRI是目前评价软组织血管瘤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其典型的MRI表现是T2WI高信号和增强后显著强化。T2WI上信号高于脂肪信号,可与自由水信号相当,T2WI高信号的病理学基础是丰富的血窦和异常增生的血管网。增强MRI典型表现为瘤体内蜿蜒强化和细管状强化,其病理学基础是瘤内迂曲的血管。除典型表现外,瘤内纤维化显著及部分术后复发血管瘤T2WI信号可表现为稍高信号及轻中度强化,此时需综合其它征象分析。
研究显示,SD 3D DCEMRA较常规MRI在显示肿瘤强化过程、供血动脉和肿瘤染色方面提供更多信息,主要体现在①血管瘤体动态显现,表现为肿瘤的信号强度自动脉早期至静脉期逐渐增强,呈“高压水银灯征”。血管瘤动态显现过程反映了肿瘤存在血流灌注且血流灌注速率相对缓慢,同时还提示瘤体内的血容量较大、具有血流存储的特点。这与软组织血管瘤的组织结构完全相吻合,动态显现过程是对血管瘤组织结构特征的反映。②直接显示肿瘤供血动脉,供血动脉自主干动脉发出后直接伸入血管瘤瘤体,呈供血动脉与瘤体对应的关系,所显示的血管形态是完全良性肿瘤的血供特点。③发现常规MRI不能显示的不典型血管瘤。
软组织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是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典型者影像诊断不难,但肿瘤影像学征象变化较多,其它软组织肿瘤误诊为神经鞘瘤或神经鞘瘤误为其它组织学类型肿瘤仍很常见。对神经鞘瘤MRI征象组织病理学基础的深入认识,有助于提高MRI诊断正确率。
实性神经鞘瘤在T1WI上呈等肌信号,T2WI上显示特殊的表现:稍高信号区和高信号区共存,肿瘤边缘绕以厚薄不一的高信号环;此高信号环增强T1WI上不强化。SD 3D DCEMRA在动脉早期、晚期及均衡期均未见瘤体动态显现过程,所有期相均未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神经鞘瘤系少血供肿瘤,SD 3D DCEMRA反映了这一肿瘤特点,常规增强MR I显现出的瘤体显著强化表现难以反映神经鞘瘤的这一血供特性。
软组织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为常见恶性软组织肿瘤,组织学上瘤内出现向脂肪分化的恶性细胞,在常规T1WI、T2WI上不出现脂肪性信号。按一般概念,脂肪肉瘤的MRI形态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存在较大差别。组织学高度恶性的脂肪肉瘤,其MRI信号一般均匀,瘤内坏死少见,瘤周多无水肿,不同于一般的恶性肿瘤。T2WI上高信号背景中网格状的稍低信号影,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识别瘤内的少量脂肪成份,in-phase与out-phase扫描有重要作用,有助于该瘤的诊断。
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
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 AF),也是一较常见的软组织肿瘤,既往对该肿瘤的影像学认识不全面,近年来随着MRI的广泛应用以及对其MRI表现病理学基础的探讨,对AF的MRI征象及其病理、临床意义取得了较大进展。AF不同于一般的良性或恶性软组织肿瘤,局部侵袭性强、术后复发率高,CT、MRI上易误诊为恶性肿瘤,但组织学上为完全良性表现,瘤细胞及胞核无异形性,AF的生物学行为类似垂体腺瘤。AF的特征性MRI表现是T1WI等、T2WI高信号的瘤体背景内出现低信号带。低信号带可呈条状、小灶性、成簇状,以肿瘤边缘区域较集中,在T1WI、T2WI上均表现为与肌腱信号相当的低信号,增强扫描此低信号带不强化。肿瘤标本的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低信号带的组织成份主要是成熟胶原纤维,血管染色分析显示,其内新生血管极少;T1WI等、T2WI高信号的瘤体背景成份以纤维母细胞和纤维细胞为主。SD 3D DCEMRA显示肿瘤染色和呈良性表现的供血动脉。
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 MFH),是常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某些病例的病理学诊断可出现较大争议。MFH的临床特征是与其它恶性肿瘤相比,其病程相对较长,除局部触及肿块外,一般症状较轻微。MFH组织学上分多种类型,因此其MRI表现也差异颇大。MFH瘤内含多少不等的胶原纤维成份,MRI上检出该组织信号,则有助于定性。SD 3D DCEMRA显示肿瘤染色明显,供血动脉丰富、结构杂乱,瘤周引流静脉增多、增粗,SD 3D DCEMRA提示MFH为一恶性行为肿瘤。在排除了其它常见软组织肿瘤之后,若MRI上检出胶原纤维性信号,应想到MFH的可能,SD 3D DCEMRA对MFH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向本文作者提问
江波·副主任医师
江波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好评100%|接诊量7|响应时长115分钟
擅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疾病,脑代谢性疾病,颅底肿瘤,儿童内分泌疾病
¥600
问医生
#男性健康#女性健康#概述#颏部结缔组织癌#眶自主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属于恶性肿瘤,需要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肿瘤转移常预后较好,反之多预后良简介肉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纤维、脂肪、血管、肌肉、滑膜等)的恶性肿瘤,肿瘤可发生在人体同部位,比如肩、颈、背、肩胛、臀部、前臂、小腿至膝盖内侧等处。肉瘤是少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多慢性发病。其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放射线、化学毒性、淋巴水肿等。比较统一的症状是身体触摸到痛性肿块,或者在检查时发现肿块。其他的症状因肿瘤生长的位置的各相同。肉瘤属于恶性肿瘤,需要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预后情况则要根据肿瘤的分期以及是否出现了转移扩散而定。分期早,扩散则预后较好;分期晚,伴有转移则预后多良[1][2]。症状表现:局部症状:局部疼痛和肿胀或伴有局部皮肤红、热,关节积液,肢体或关节活动疼痛和受限等。全身症状:可出现低热、疲乏、全身适及相关部位功能障碍。诊断依据: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任何肿大的肿块深达筋膜应该视为潜在的肉瘤)、影像学检查(如B超、螺旋CT等)可明确肿瘤位置,病理学检查(肿块组织穿刺活检)确定肿瘤性质,联合诊断疾病[1]。肉瘤有哪些类型?可有超过50种组织亚型(具有独特的分子分型、组织类型、临床特点、预后转归及治疗模式),导致其诊断及治疗颇具挑战性。分期多采用Enneking外科分期,分为高分化及低分化两大类[2]。临床比较常见的类型有:软组织肉瘤和骨肉瘤。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比较少见。占人类肿瘤的1%,其发病率为(1.28~2.30)/10万,各种分型的肿瘤发病率也一致[1]。是否可以治愈?本病治愈较困难,需要长期通过放化疗等手段控制肿瘤的扩散。是否遗传?可以遗传。肉瘤发病的一个最危险的因素就是遗传因素。是否医保范围?是
江波·副主任医师刘硕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