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说睡就睡,真的是因为睡眠好么?

说睡就睡,真的是因为睡眠好么?

每年3月21日为国际睡眠日,可是当今有多少人被睡眠所困扰,“失眠”“熬夜”“睡不着”“早醒”……这些词汇基本成了我们朋友圈的话题Top 1。

 

每个人都想要有“说睡就睡”“想睡就睡”的这种本领,可殊不知,这可是一种“病”!!!困扰了很多青年人,伴随着不可抑制的睡眠同时出现的现象可能还有——在大笑中突然跌倒在地、睡觉时出现“鬼压床”甚至有的人会出现幻觉等,那究竟是什么病这么神奇??

 

没错。这种病的名字就叫“发作性睡病”。病如其名,它最核心的症状就是白天突发的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可以发生在静息时,也可以发生在运动中,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与正常人的疲劳不同,它不能被充足的睡眠所缓解。

 

患者要注意避免从事危险的体育活动或工作,如登山、驾车、机械操作等。如果去医院做检查,发作性睡病患者的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通常是大于15分的。

 

 

一、发作性睡病是什么呢?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病理性的睡眠,属于睡眠障碍,是一组以为病理性睡眠(也称白天过度嗜睡症)为核心症状或伴有猝倒、睡眠幻觉以及睡眠瘫痪的临床综合征。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发布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ICSD-3)将发作性睡病分为2型,包括发作性睡病1型(发作性睡病伴有猝倒),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不伴猝倒)。

 

二、发作性睡病病因

 

目前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基因、环境因素及某些中枢神经疾病有关,也有研究认为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机制与睡眠结构的功能改变和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有关。还与限制性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对下丘脑产生的神经元的破坏有关。

 

发作性睡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具有高度相关性,这导致了许多猜测,发作性睡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作性睡病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疫苗接种、链球菌感染均可增加发作性睡病的风险。有研究报道杀虫剂和除草剂与发作性睡病有关,亦有报道头部肿瘤、卒中与发作性睡病有关,可能是影响了下丘脑分泌素水平。

 

 

二、发作性睡病如何诊断呢?

 

1.诊断1型发作性睡病(发作性睡病伴猝倒):

 

①每天均出现难以抑制的嗜睡,持续≥3 个月。

②以下一项或两项:MSLT试验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出现2次或以上睡眠始发的快速眼动睡眠;睡眠起始15分钟内出现的快速眼动睡眠期可以替代MSLT 试验中的1 次睡眠始发的快速眼动睡眠。脑脊液Hcrt⁃1/Orexin⁃1水平≤ 110 pg/mL或低于正常对照者平均值的1/3。

 

2.诊断2型发作性睡病(发作性嗜睡不伴猝倒):

 

①每天均出现难以抑制的嗜睡,持续≥3 个月;

②MSLT试验平均睡眠潜伏期≤8min,出现≥2次睡眠始发的快速眼动睡眠;睡眠起始15分钟内出现的快速眼动睡眠期可以替代MSLT 试验中的1 次睡眠始发的快速眼动睡眠;

③无猝倒发作;

④未测定脑脊液Hcrt⁃1/Orexin⁃1,或测定的脑脊液Hcrt⁃1/Orexin⁃1 水平> 110 pg/ml,或超过以同一标准检验的正常对照者平均值的1/3;

⑤嗜睡和(或)MSLT试验结果不能以其他原因更好地解释,如睡眠不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睡眠时相延迟、应用药物或毒品。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了解罕见病嗜睡症:症状、诊断与治疗

嗜睡症是一类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嗜睡症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这些疾病的症状各异,但共同特征是白天过度嗜睡。例如,1型发作性睡病由食欲素水平低导致,而Kleine-Levin综合征则可能由病毒感染或遗传因素引发。诊断通常基于详细的病史、多导睡眠监测、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和脑脊液食欲素A检测。 尽管嗜睡症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来管理症状。患者需定期复诊,以评估药物效果和疾病控制情况。预防方面,保持充足睡眠、戒酒、适当纾解压力可能有助于减少患病风险。对于高危人群,若出现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应及时就医进行干预

康复之路

1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嗜睡症:罕见但可管理的睡眠障碍

嗜睡症是一类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其症状包括长期日间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等。目前,嗜睡症的病因尚未完全阐述清楚,但部分类型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有关。由于嗜睡症不可治愈,多数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症状,少数患者可能自行缓解。在治疗方面,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也很重要。对于高危人群,如青少年、有家族病史者等,若出现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应及时就医。预防方面,保持充足睡眠、戒酒、适当纾解压力可能有助于预防嗜睡症。

医疗趋势观察站

11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罕见病:嗜睡症的诊断与治疗

嗜睡症是一类罕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嗜睡症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这些疾病的症状包括长期日间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等,且多数情况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少数患者可自行缓解。尽管嗜睡症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述清楚,但研究表明可能与食欲素信号缺失、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有关。治疗方面,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部分患者可自愈。对于嗜睡症患者,建议就诊于睡眠医学中心或精神科、神经内科进行专业诊治。同时,患者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以减轻症状。此外,心理治疗也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日常管理,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家庭医疗小助手

11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罕见病:嗜睡症的病因、症状与治疗方法

嗜睡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其症状包括长期日间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等。根据ICSD-3,嗜睡症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尽管目前病因尚未完全阐述清楚,但部分原因如食欲素信号缺失、病毒感染和遗传因素等已被发现。该疾病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症状,部分患者可自愈。对于疑似患者,多导睡眠监测和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是确诊的关键。治疗目标包括降低发病频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并维持日间清醒。药物治疗如莫达非尼和哌甲酯等,心理治疗以及日常管理和预防措施同样重要。然而,由于嗜睡症可能引发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精神问题,因此及时治疗和复诊至关重要。

医者仁心

11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嗜睡症:症状、原因、治疗与预防

嗜睡症是一种罕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其症状包括长期日间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等,根据ICSD-3分类,主要有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虽然嗜睡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部分类型可能与食欲素信号缺失、病毒感染或遗传因素有关。该疾病无法治愈,但可通过药物控制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自行缓解。嗜睡症患者面临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精神问题风险升高,因此需及时就诊于睡眠医学中心或精神科进行专业治疗。治疗目标包括降低发病频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并在日间重要时间保持最佳觉醒度。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注意日常管理和心理治疗。通过Epworth嗜睡量表等工具进行自我监测,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避免从事高风险职业,如驾驶、高空作业等。

全球医疗视野

10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嗜睡症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

嗜睡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症状包括长期日间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等。根据ICSD-3,嗜睡症分为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尽管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可能自行缓解。治疗目标包括降低发病频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并在常规清醒时间保持最佳觉醒度。由于嗜睡症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因此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此外,患者需注意避免饮酒和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并谨慎用药。对于高危职业如驾驶、高空作业等,需特别注意安全。预防方面,保持充足睡眠、戒酒、适当解压和预防感染可能有助于预防嗜睡症的发生。

绿色医疗倡导者

10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嗜睡症:罕见病解析与应对

嗜睡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白天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其典型症状包括长期日间嗜睡,以及可能伴随的猝倒、入睡前幻觉、醒来后无法动弹等症状。根据ICSD-3的分类,嗜睡症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其中,1型发作性睡病由食欲素水平低导致,而2型发作性睡病的原因尚不明。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则是其他两种类型的嗜睡症。尽管嗜睡症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可能自行缓解。在治疗方面,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当的小睡以及心理治疗。此外,由于嗜睡症患者面临较高的车祸风险,因此必须妥善管控其驾驶风险。对于普通人来说,保持充足睡眠、戒酒、适当纾解压力以及预防感染性疾病可能是预防嗜睡症的有效方法。

健康饮食指南

1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罕见病:嗜睡症的症状、诊断与治疗

嗜睡症是一类罕见的疾病,主要以白天出现无法抑制的睡眠需求或陷入睡眠为症状。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嗜睡症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尽管嗜睡症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可能自行缓解。嗜睡症的症状多样,包括长期日间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觉等。诊断通常基于详细的病史和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等测试。尽管嗜睡症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部分类型可能与遗传、感染或免疫因素有关。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对于这类疾病,患者应接受专业的医疗照顾,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饮酒、咖啡因摄入过多等,并定期进行复诊以评估治疗效果。

医者荣耀

10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秘罕见病:嗜睡症的症状、类型与预防

嗜睡症是一类罕见的睡眠障碍,其主要症状为长期日间嗜睡,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猝倒、入睡前幻觉等症状。根据ICSD-3的分类,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其中,1型发作性睡病由食欲素水平低导致,而2型发作性睡病原因不明。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则分别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长期日间嗜睡和反复发作的嗜睡。尽管嗜睡症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可能自行缓解。值得注意的是,嗜睡症可能与遗传有关,且部分类型可能由感染或疫苗接种诱发。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对于预防嗜睡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运动与健康

1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嗜睡症:症状、类型、治疗与预防

嗜睡症是一种罕见的睡眠障碍,其典型症状为长期日间嗜睡,且无法治愈,只能对症治疗。部分患者可能自行缓解。根据ICSD-3,嗜睡症包括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其中,1型发作性睡病由食欲素水平低导致,而2型发作性睡病的原因尚不明。特发性嗜睡症和Kleine-Levin综合征则分别由不明原因和可能的遗传及免疫因素导致。嗜睡症可能诱发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精神问题,且患者发生车祸的风险较高。治疗方面,虽然无法治愈,但可通过药物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患者需定期复诊,评估药物反应和疾病控制情况。预防方面,保持充足睡眠、戒酒、适当纾解压力可能有助于预防嗜睡症。

健康解码专家

1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