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彭小江

脑积水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脑积水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脑积水的临床诊断如下:

  • 临床症状和体征:婴幼儿可见头颅及前囟增大,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颐内压增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智能障碍、步行障碍、尿失禁等进行性脑功能障碍。
  • 腰椎穿刺测压:儿童高于 110mmH20,成人高于 180mmH20。成人正常压力脑积水的脑室内压力在正常值上限附近。
  • 头颅影像学检查:慢性病例头颅 X 线片可见颅骨内板可见指压痕为以及颅底颅骨变薄。CT 见脑室扩大,Evans 指数>0. 33;

脑积水的临床治疗:

目前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脊液分流术,分流术包括脑室-腹腔分流术(VPS )和腰蛛网膜下腔-腹腔引流术(LPS )。

1.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瘦术(ETV )

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是经侧脑室-室间孔进入三脑室,于双侧乳头体之间漏斗隐窝前方造瘘,瘘口应尽量达 0.5-0.8cm,并内镜下探查瘘口下方,关键是打通 Liliequist 膜,分解蛛网膜粘连和分隔,使脑室脑脊液和基底池充分贯通,并尽可能松解被粘连束缚的基底动脉,使基底动脉搏动改善。
ETV 存在着一些术后并发症,如脑实质损伤、脑室出血、颅内感染、发热以及脑脊液漏等。但与脑室-腹腔分流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 避免颅内以及其他部位植入分流管等异物,进而避免因为分流装置导致颅内或腹腔内感染,避免分流管堵塞导致分流失败,降低术后感染率和死亡率;
  • 更符合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正常生理状态及更符合颅内的正常生理结构,有效维持脑脊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及烦内压力平衡;
  • 脑脊液流动相对均匀稳定,避免了因分流管的虹吸效应导致的脑脊液分流速度随体位的变化而产生的波动进而避免了出现脑脊液的过度引流,减少脑室裂隙综合征、硬膜下血肿或积液、硬膜外血肿
  • 避免了随着儿童患者的发育,脑室腹腔分流术(VPS )术后多需要调整引流管,而 ETV 可以避免多次更换引流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和痛苦;
  • 对于操作熟练的术者来说,ETV 手术操作相对比较简单,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
  • ETV 可以避免因分流管植入体内给患者带来的终身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影响。

2.脑脊液分流术

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手术方式,脑脊液分流术一直是交通性脑积水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目前主要由两种分流方式:脑室-腹腔分流术和腰蛛网膜下腔-腹腔引流术。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文章 脑出血发病前会有哪些预兆呢?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 脑溢血,以40~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通常所说的脑溢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脑溢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 脑出血先兆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出现反复性的流鼻血。 2、突然发作较为剧烈的头痛,或病程较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表现。 3、和他人交谈时突然出现语言障碍,或口齿不清,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 4、意识出现障碍,神志不清醒,大小便失禁。 5、出现头晕的症状,感到周围环境不停旋转,无法稳定的站立或是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是一过性的,也可反复出现或是愈发严重。 6、眼睛有重影出现,颈部变得僵直。 7、走路不稳定,身体一侧通常会感到麻木、乏力、不能灵活运动,手持物掉落,嘴歪,流口水。 8、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现象,一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

彭小江

主治医师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13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颅内感染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当细菌、病毒随着血液循环,经过血脑屏障,侵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即颅脑内,称为颅内感染,颅内感染包括脑炎、脑膜炎和脑脓肿,其病因包括: 1、脑炎,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衣原体或者寄生虫; 2、脑膜炎,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 3、脑内脓肿,化脓性致病菌。 颅内感染常见表现是高热、头疼、颅压高、恶心、呕吐、昏迷、神志改变等。诊断颅内感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症状 脑膜炎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颈项强直等。脑脓肿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等,有颈部抵抗感。脑炎症状包括高热、头身痛、呕吐、昏迷、惊厥、出血疹。 2.检查 ①脑膜炎:脑脊液中以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的炎症变化。本病的确切诊断,应有病原学依据。 ②脑脓肿:脑脊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脓液细菌培养可见致病菌。CT可确诊脑脓肿。 ③脑炎:神经系统症状有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可出现颈肌及肩胛肌弛缓性瘫痪,以致头下垂及手臂不能上举,摇摇无依。 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检查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以上者或单份血清效价1:16以上可确诊。

彭小江

主治医师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13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压患者服药期间要注意哪些?

高血压患者服药期间需要按照医生要求规律复查,有时需要进行血压测量、血液检查和评估降压药物作用。如果出现服药后不适,例如咳嗽等,要告知医生,可能是药物导致的副作用,医生一般会视情况调整用药。 服药期间避免或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简称 NSAID,常见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萘普生及大剂量阿司匹林等就属于此类药物。如需服用,先咨询医生。NSAID可能会升高血压、影响降压药的疗效,还可能与降压药相互作用并导致肾脏问题。 在咨询医生前,不要擅自服用任何其它药物、维生素或膳食补充剂。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并且影响降压药疗效或引起副作用。 高危以上高血压患者(有合并疾病),药物治疗通常需要持续终生,患者需要持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并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尽量避免漏服,不要擅自停药。

彭小江

主治医师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148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的注意要点

1.保持健康的体重,超重和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我国《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 年)》推荐,将体质指数控制在 18.5~23.9 千克/平方米,体质指数简称为 BMI,计算方法是体重(单位为千克)除以身高(单位为米)的平方,男性腰围 小于90 厘米,女性小于85 厘米。超重患者少量减重(例如减轻 5 千克)就会有帮助。 2.食用有益于心脏健康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 C 和钾的新鲜水果、蔬菜,采取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吃含钾较为丰富的食物,适当补充叶酸。 3.进行运动或适当的体力劳动。在医生指导下制定规律的体育锻炼计划,在身体能耐受的前提下,每周进行至少 2.5 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至少 1.25 小时的高强度运动。 4.戒烟,并避免接触二手烟。 5.避免或尽量减少饮酒和含酒精饮品。 6.减少盐的摄入。我国指南推荐高血压患者每天钠盐摄入量控制在 5 克以下。 7.学会释放精神压力,保持轻松乐观心态。 8.学会自己在家里监测血压:建议早晚各测一次,通常早上测量为:晨起 30 分钟至 1 小时之间,排空尿便、未服药物和餐食之前,取坐位连续测量 3 次、取平均值、每次间隔 30 秒至 1 分钟,晚上睡前一次(方法同前)。一般在血压波动和药物调整后需连续 5~7 天测量,之后血压稳定可依据需求间断测量。

彭小江

主治医师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148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控制你的高血压!请记住:做好这五点不怕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往往危险地低估了它的危险,许多人不太重视它,这是导致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事实上,高血压是导致每年40多万人死亡(主要是心脏病与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相当于每天1 100多人死亡。欢迎大家点击右边+按钮关注我们  一、为什么不更害怕高血压。 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大约50%很多成年人都有高血压,所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都认识高血压患者。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可以治疗的-我们可以服用药物和生活方式来控制它。问题是,很多人没有控制住它,因为不是急性病,没有认识它的危害。  二、只有50%高血压受到控制。 根据疾控中心的说法,只有大约50%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充分的控制。有些人不知道他们有高血压,其他人不愿意服用高血压药物,因为没有真实的或感觉到的副作用;或者他们不想(或者不能)改变所需的生活方式。  三、高血压病人没有控制血压的最大原因是血压测量不准。 高血压病人没有控制血压的最大原因之一是他们很难准确了解自己的血压数字是一点儿没错。 过去,高血压是由你在医生办公室里的血压值决定的,但数据示出医生办公室的血压往往不准确,甚至高达65%。  四、怎样测量血压更加准确。 因此,如果你有高血压,或者担心你有高血压,在远离医生办公室的地方监测你的读数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我给我的病人关于在家里监测血压的建议: 1. 给你的上臂戴上袖口的监视器,确保它适合你,良好的血压计价格在25到100美元之间。 2. 静坐至少5分钟,然后才能测量血压。确保袖口在你裸露的手臂上,而不是在衣服上。 3. 改变一天中检查血压的时间。把你的结果记录下来,带着他们去看下一位医生。 4、每次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五、血压过高或者不舒服,要去医院检查。 大于180/120毫米汞柱的血压被称为高血压危象。如果你没有任何症状,在与你的医疗专业人员联系之前,等待5分钟并再次检查可能是合理的。如果你有任何相关的症状(在任何程度的血压),如胸痛或背痛,呼吸急促,麻木或虚弱,或视力或说话困难,你应该立即拨打120。  适当地监测你的血压是一个重要的机会,你和你的医生一起努力,以确保你得到最好的治疗你的血压。

彭小江

主治医师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143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甲状腺癌术后就能治愈?错!这5点注意事项不重视,还会再复发

癌症,从目前来说还是初一一个高复发,高转移,高死亡率的阶段。 在癌症患者术后康复期间,要定期对肿瘤标志物指数作动态观察:遵医嘱作定期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可为术后恶性肿瘤变化提供早期发现、早期采取对策的参考。 注意事项 1、癌症手术后不等于你已经痊愈了。 很多患者再确诊癌症后进行了手术,放疗化疗以为自己已痊愈了,不会再复发,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有很多癌症早期的患者在手术后认为自己已经治愈了,又开始了原来的生活方式,最终导致癌细胞复发转移。 其实癌症,手术治疗只是抗癌的开始。癌症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样,癌症的治疗绝不是一次两次手术就能解决的事情。是需要我们常年累月的坚持,才能够彻底的战胜癌症。 2、坚持补硒辅助治疗也很重要。 临床研究证明,微量元素硒是能预防癌症肿瘤扩散的,对抑制疼痛有一定的帮助。癌症患者在手术后补硒,还可起到减少癌症的复发和转移,巩固手术疗效的作用。另外,癌症患者的血硒明显低于正常人,提高体内硒可以提高癌细胞中 环腺苷酸的水平,形成抑制癌细胞分裂和增殖的内环境,起到抑制肿瘤细胞 DNA、RNA 及蛋白质合成,使肿瘤细胞在活体内增值力减弱、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的作用,达到杀伤癌细胞的效果。 补硒要准寻“药补为主,食补为辅”为原则,药补可通过硒维康片进行补充,麦芽硒补硒是目前补硒片中吸收率相比其他成分的硒都好的,但是不可光吃药补充,还是要吃一些含硒的食物,含硒量较多的食物种类有海产品、动物肝肾、蛋制品、坚果类等食物,可自行上网查询,注意剔除自己忌口的食物即可。 3、一定要保持营养均衡补充。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少吃薰、烤、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均衡,保证自己每日营养的补充,增强体质,有助于抵抗癌细胞的侵蚀。 4、运动要适量,休息要充分。 适当运动,充分休息,按照自身的情况,适当的进行有规律的、持续的锻炼,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体质,从而有效的防止复发转移。每天步行 20-30 分钟、慢跑、散步,太极拳都可以。

彭小江

主治医师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143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老年人血压控制在什么范围才正常?高血压人群该如何稳定血压?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时间长了身体就容易出现高血脂、高血压的情况。近几年来我国患上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当人体血压水平长期控制不稳定时。 人体的血管就容易受到损害,肾脏功能也可能会发生异常,对于人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对于年纪比较大的人来说,体内血压水平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那么老年人的血压,控制在什么范围才是正常的?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老年人血压在什么范围是正常的? 人们在进行测量血压的时候,通常会听到两个数值,它们分别是收缩压和舒张压。一般来说人体血压状况正常的时候,舒张压的值会在 60-80mmhg 之间,收缩压的值会在 90-120mmhg 之间。 但对于年纪比较大的人来说,由于年龄的原因,身体各项器官的功能在逐渐退化,因此一般血压水平控制在 140/80mmhg 以为,这样是比较正常的,对于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人来说,在平时更要注意控制好体内的血压水平。那么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持体内血压水平稳定呢? 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出现情绪激动 对于体内血压水平偏高的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当人体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体内的血压水平会出现明显升高的情况,特别是对于血液粘稠,血管里有斑块的人来说,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血管斑块被冲破。从而导致人体出现血栓,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平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避免与别人起争执,这样能够更好的稳定体内血压。此外,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要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发现血压出现较大波动后,建议尽早去医院检查。 控制好体内盐分摄入,保持排便通畅 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中,要注意控制好体内的盐分,当人体盐分摄入过多的时候,身体内的钠元素增加,人体内的水分会流失,血压会出现明显增高的情况。此外,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在平时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来促进体内的肠道蠕动。 人在便秘的时候,排便的时候容易出现用力过度的情况,这样不利于人体血压的控制。大家在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芹菜、西兰花、紫甘蓝、生菜等食物,来更好的促进肠道蠕动,预防身体便秘,帮助身体更好的维稳血压。 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内出现高血压的情况是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好体内的血压水平,人体长期血压不稳定,身体就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建议大家在平时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控制好体内盐分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来帮助排便通畅,对于稳定体内血压水平是有帮助的。

彭小江

主治医师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143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甲状腺癌术后饮食要注意什么?遵守5个原则,才能恢复得更快!

甲状腺癌的恶化程度很高,并且癌细胞生长迅速,容易出现压迫或者转移的症状,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呼吸不畅、声音嘶哑或者疼痛感,患者要注意饮食上的护理。 甲状腺癌术后饮食注意什么? 1、总热量 甲状腺癌患者每天摄入的总热量,每天至少要达到十千焦以上,因为癌症患者身体里面的蛋白质分解高,从而降低了合成代谢功能。当营养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会增加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每天摄入蛋白质应该达到 1.5 克以上,尽量选择优质蛋白比如豆制品、瘦猪肉、牛奶、鸡蛋等。 2、讲究进食方法和烹调方法 一定要想办法来增进患者的食欲,在烹调上要注意食物的感官,在食物的色香形状味道上面下功夫,尽可能的要满足于患者的口味爱好以及习惯。另外也要根据患者的消化能力,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注意粗细的搭配选择,刚开始要选择流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慢慢的增加软食或者硬食。吃饭时要创造良好的气氛,吃饭前避免受到油烟味的不良刺激,在患者化疗和放疗期间要多补充营养。 3、保持平衡的营养 一定要根据患者的需要来补充相应的营养素,除了补充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之外也应该适当的补充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注意补充无机盐、维生素以及纤维素,这些营养物质都可以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里面获取。 4、抗肿瘤的食物 做完手术之后为了防止癌症肿瘤的复发,平时要多吃一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物比如杏、萝卜、无花果、香菇、山药、大蒜、茯苓、蘑菇、金针菇、核桃、山药、黑豆、核桃、石榴等。 5、合理的食谱结构 癌症患者的食物千万不能过于单一和简单,要注意品种多样化,结构要合理。在制作食谱的时候,一定要做到高营养以及清淡的相结合,多吃柔软容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做好新鲜食物的结合,控制高油脂的摄入量。 温馨提示:甲状腺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的食物,比如乌龟、蘑菇、甜杏仁。另外要多吃一些具有健脾利水的作用食物比如韭菜、山药、薏米、石榴等。

彭小江

主治医师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143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控制高血压的最好方法

高血压是现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高血压顾名思义及时血压偏高。高血压一旦出现治疗起来就会非常麻烦,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只能是采取药物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来控制血压升高。其实有很多不用采用药物也可以控制血压的方法。本文将介绍一下控制高血压的最好方法。 1、多吃蔬菜 研究表明,在饮食中含钾的成分越多,血压就会越低。而钾的最佳来源是蔬菜,因此,你需要努力做到每天吃9成蔬菜。 2、减肥 如果超重或肥胖,得高血压的风险就很高。定个减肥计划,采用健康食谱,每周保证2个半小时的运动,都会对降低血压有好处 3、保证睡眠充足 最近,在高血压杂志的研究说,失眠可能与高血压有关系。如果你失眠,那就找一找原因,是什么导致失眠的,咖啡、心理压力、或深夜使用iPad。 4、解除压力 心理压力,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会造成血压升高。 5、断掉咖啡因的摄取 咖啡因是血压升高的动力。不必停止喜欢冷火鸡的习惯,但是限制一下自己喝的咖啡、茶、苏打水、运动饮料和巧克力,会很有效。 6、解决打鼾的问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频繁的暂停呼吸,会影响身体,提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也可导致心房纤维性颤动或心律不齐。如果你的伴侣告诉你睡觉有打鼾,或者如果你醒来感到疲倦,请和医生谈谈怎么办。 7、吃越橘 据Plos One杂志中的最近一项研究显示,野生蓝莓即欧洲越橘,可以改善高脂肪饮食造成的高血压。虽然吃这些“小宝石”,不会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但是可以减少一些负面影响。 8、吃可可 研究表明,可可中的黄烷醇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但不要走极端,每天吃的黑巧克力量为一平方英吋就够了。 9、摄取足够的镁盐 鲍登说:“镁可放松血管壁和精神状态”。 而深绿色蔬菜、坚果、种子和鳄梨都是很好摄取镁盐的来源。每周两道富含脂肪的鱼类即具有足量的ω-3脂肪酸,帮助降低血压。 11、戒烟 吸烟对身体的多方面都有害,尤其是吸完一只烟就会使你的血压升高。定制戒烟计划是个降血压的良策。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估计,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患有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血压的人越多。60岁的人中,约50%有高血压。 本文介绍了十一种控制血压的好方法。如果你是一位高血压患者,如果你不想服用控制血压的药物,那么你可以参考一下本文的这些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控制血压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血压,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血压保持正常,不至于出现大问题哦。

彭小江

主治医师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144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压要如何控制血压?教你4个简单方法很实用!

目前,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比如高血压。很多人在说到高血压时都会感觉到害怕,因为高血压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会导致血压上升而带来生命危险。有很多患者在确诊后深感惶恐不安,其实如果患有高血压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这几点就能稳定和控制血压,有效避免高血压给身体带来伤害。 高血压患者日常怎样做能使血压稳定? 1、合理安排时间 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匆匆忙忙的。而且工作压力大,也导致了很多人不敢休息,整天忙忙碌碌,休息的时间屈指可数。现代生活中各种压力会导致血压受到影响,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做任何事情时不妨放慢自己的节奏,尽量合理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松弛有度地利用时间。这样不仅能舒缓高血压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还能防止高血压患者因时间不够用而情绪波动较大,进而导致血压不稳。 2、戒烟戒酒 有调查发现烟酒中的有害物质是导致血压不稳定的原因之一,酒精和尼古丁会导致中枢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液就会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物质,这种物质会使血管收缩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戒烟戒酒,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血压稳定,喝酒吸烟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 3、定期监测血压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认为自己在血压稳定的情况下,不需要过多地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也不需定期做监测,只有在高血压症状出现时才要检查血压是否超标。但其实这种行为并不正确,不管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否稳定,每天都需定时监测血压并且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让高血压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在血压稍有波动的时候及时采取措施。 4、控制自己的体重 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出现以及血压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肥胖人群的身体中胆固醇和脂肪过高,再加上脂质代谢紊乱,各项指标容易出现问题而引发其他并发症,也会使血压不稳。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控制好体重,避免暴饮暴食,坚持运动。 总的来讲,高血压患者不要过于担心,一旦确诊高血压,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服用药物并且做好相关措施,就能使血压稳定。而且,要切记不能因为高血压症状消失就私自停止服用药物,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的疾病,药物随意停止或者减量只会使血压再次波动而导致症状反复,进而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彭小江

主治医师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1437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