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昏迷了,我们该怎么办?

黄兰·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等内科系统疾病都有一定了解和掌握。能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
黄兰
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等内科系统疾病都有一定了解和掌握。能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
在这之前,小编有和大家聊过“糖尿病”这个话题。糖尿病患者一般是口服降血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降血糖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关注一下“低血糖”这个问题。
 
 
 

 
 
 
近期小编就接诊过好几个“低血糖昏迷”的患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问病史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些患者近期出现了腹泻、胃纳差、全身乏力等症状,出现身体不适,伴饮食摄入减少的同时,他们还在继续吃药或者注射胰岛素,于是在某一天,突然出现了心慌、出冷汗等情况,继而不省人事了…
 
 
 
1.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诊断标准:对于非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 <2.8 mmol/L 属于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 3.9 mmol/L 属于低血糖。
 
 
 
2.出现低血糖时都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交感神经兴奋: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震颤等症状和面色苍白、心动过速等体征。
 
 
 
中枢神经症状:虚弱、乏力、头晕、头痛、行为异常、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昏迷等症状和低体温、癫痫发作等体征。
 
 

 
 
 
 
3.对于老年患者而言,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或表现为行为异常,尤其是在夜间发生低血糖者,如不被及时发现可能会危及性命,这也是对老年患者血糖标准放宽的原因之一。
 
 
 
4.急性低血糖还可引起脑水肿,因为脑细胞渗透压短时间内迅速降低导致。
 
 
 
5.长期慢性低血糖可导致智力下降,加速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生。
 
 
 
6.有一种低血糖叫无症状低血糖,多见于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反复发作低血糖的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原因可能是糖尿病损害了交感神经,在低血糖时不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糖尿病患者感知不到低血糖的发生,血糖继续下降,最终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7.  低血糖的分层:
 
 
 
血糖警惕值:血糖 ≤ 3.9 mmol/L,需要服用速效碳水化合物并调整降糖方案。
 
 
 
临床显著低血糖:血糖<3.0 mmol/L,提示有严重的、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低血糖。
 
 
 
严重低血糖:没有特定血糖界限,伴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且需要其他治疗措施帮助恢复的低血糖。
 
 
 

附:低血糖诊治流程
 
 
 
8.如果身边有人发生低血糖,我们该怎么办?
 
 
 
对于病情较轻、没有明显抽搐、昏迷、神志不清的患者,我们可以先给予一些糖分食物缓解症状,如饼干、糖水等;对于意识不清,陷入昏迷的患者,必须马上送至医院,因为如果患者存在持续性严重低血糖则会引起意识丧失,造成永久性神经损害,甚至死亡。(注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发病时自行测指尖血糖了解血糖情况。)
 
 
 

 
 
 
这里小编要再次强调自行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啦。糖尿病患者平时在家时就要时常测血糖,血糖波动较大、控制不佳时,更要增加测血糖的频率。如果患者出现身体不适,胃口差时,应该减少甚至停用降血糖药物(可以根据测得的血糖情况微调)。如果自己实在搞不懂怎么办,那么咨询医生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病因#诊断#内分泌科#呼吸内科#糖尿病性低血糖#低血糖性昏迷#低血糖后昏迷的脑病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过低引起神志恍惚、抽搐、昏迷病因治疗为主,及时补充高糖后预后较好简介低血糖昏迷,是指静脉血浆中葡萄糖浓度过低(低于2.8mmol/L)引起的精神障碍性疾病。该病的发作与多种原因引起的静脉血糖降低有关,长期减肥的人群、服用降糖药的糖尿病人更容易出现低血糖昏迷。本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神志恍惚、抽搐、昏迷。治疗上以病因治疗为主,及时补充高糖(50%葡萄糖)后预后较好[1]。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神志恍惚、抽搐、面色苍白、冷汗、昏迷。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神志恍惚、抽搐、冷汗、昏迷表现,结合静脉血浆葡萄糖低于2.8mmol/L,可确诊。低血糖昏迷有哪些类型?根据病因,该病可分为:非糖尿病性低血糖昏迷;糖尿病性低血糖昏迷。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较常见,以使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多见,老年人发病率更高[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大多数患者通过祛除病因及补充高糖等治疗后,病情能够缓解,甚至治愈。若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可逆性脑损伤,甚至死亡。是否遗传?有一定的遗传性,以1型糖尿病患者多见。是否医保范围?是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