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患者抗菌药物选择

  对于胆囊炎患者而言,任何抗菌治疗都不能替代解除胆囊管梗阻的治疗措施。抗菌药物的应用应基于以下治疗目的:早期手术或胆囊造瘘术的辅助治疗,或在非手术或延迟手术急性发作时的治疗方法。
 
  正常胆汁是无菌的,当胆囊出现结石嵌顿、梗阻,则可能导致肠道细菌逆行感染。胆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肠道细菌的逆行,致病菌的种类与肠道细菌基本一致,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在我国,引起胆道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中,革兰阴性细菌约占2/3,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细菌前3位依次为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14.0%~75.5%的患者合并厌氧菌感染,以脆弱拟杆菌为主。
 
  对所有急性胆囊炎患者,尤其是重度患者,应进行胆汁和血液培养。应根据胆囊炎患者胆汁培养结果、感染的严重程度、抗菌药物耐药性和抗菌谱,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合理选择抗菌药。
 
  胆囊炎常见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分别为51.9%和31.9%,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为50.6%。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为10.9%和19.1%。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革兰阳性细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
 
  临床上,轻度急性胆囊炎常为单一的肠道致病菌感染。如果患者腹痛程度较轻,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提示炎症反应不严重,可以口服抗菌药物治疗,甚至无需抗菌药物治疗。如需抗菌药物治疗,应使用单一抗菌药物,首选第一代或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替安、头孢呋辛等)或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由于肠道致病菌多可产生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类和头孢唑啉耐药,推荐使用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霉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等。
 
  中度和重度急性胆囊炎应根据病原学分析和细菌耐药情况、病情的严重程度、既往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是否合并肝肾疾病来选择抗菌药物。首先进行经验性治疗,在明确致病菌后,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目标治疗,并定期对疗效进行评估,避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对中度急性胆囊炎应静脉用药。经验性用药首选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第二代头孢菌素或者氧头孢烯类药物。
 
  重度急性胆囊炎常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应静脉用药,首选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第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单环类药物(氨曲南)。如果首选药物无效,可改用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在胆囊炎抗菌药物治疗3~5天后,如患者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正常和白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或正常,可以考虑停药。为避免耐药菌株出现,应防止不适当地使用或过度使用第三代、四代头孢菌素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李强·主治医师
李强主治医师可处方
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院呼吸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2|响应时长1440分钟
擅长:擅长呼吸系统、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诊治,如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冠心病、心绞痛、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系统诊治。
¥9
问医生
#病因#呼吸内科#药物治疗#胆囊炎
阅读数 2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常因胆囊结石梗阻、感染导致急性发作多表现为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要避免病情反复简介胆囊炎属于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常是胆囊炎结石梗阻、感染导致,也可在胆囊结石时发生。临床可出现右上腹部剧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胆囊炎通常需要手术结合药物进行治疗,同类型的胆囊炎预后同,通常大部分慢性胆囊炎患者预后良好,急性胆囊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症状也可有效缓解,但要避免病情反复。症状表现慢性胆囊炎一般典型症状,急性发作时可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腹膜刺激征(指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阳性。诊断依据:胆囊炎根据患者右上腹疼痛、压痛、反跳痛,结合B超检查显示胆囊壁增厚、纤维化,以及胆囊中有结石即可诊断。胆囊炎有哪些类型?1.根据病情进行分型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2.根据病因进行分型结石性胆囊炎胆道感染性胆囊炎胆囊功能紊乱性胆囊炎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胆囊炎常见。尤其以女性居多。是否可以治愈?本病可以治愈。同类型的胆囊炎预后同,通常大部分慢性胆囊炎患者预后良好。急性胆囊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症状也可有效缓解,但要避免病情反复。是否遗传?会是否医保范围?是
李强·主治医师苏琳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