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科普之口服药物治疗
口服维A酸类药物
1.作用机制:
抑制皮脂腺脂质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改善毛囊厌氧环境从而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繁殖、抗炎和预防瘢痕形成等,是目前针对痤疮发病4个关键病理生理环节唯一的口服药物。
2.代表药物:
异维A酸、维胺酯。
异维A酸是国内外首选的口服维A酸类药物。
3.适用范围:
结节囊肿型重度痤疮的一线治疗药物;
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好的中度或中重度痤疮替代治疗;
有瘢痕或瘢痕形成倾向的痤疮患者需尽早使用;
频繁复发的痤疮其他治疗无效;
痤疮伴严重皮脂溢出者;
轻中度痤疮但患者有快速疗效需求;
痤疮变异型如暴发性痤疮和聚合性痤疮,可在使用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后应用。
4.注意事项:
此类药物均需与脂餐同服,以便增加其口服吸收的生物利用度。疗程通常不少于16周,一般3~4周起效。
5.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黏膜干燥,建议配合皮肤屏障修复剂使用。
青春期前长期使用有可能引起骨骺过早闭合、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故12岁以下儿童尽量不用。
异维A酸可能引起精神系统紊乱,存在明显抑郁症状或有抑郁症的患者慎用。
异维A酸可能与良性颅内压升高有关,与四环素类药物联用可能增加此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同时使用。
异维A酸可能与血脂异常有关,包括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
鉴于国外出现使用异维A酸后出现严重皮肤损害的病例报告,比如多形性红斑,建议患者在出现严重皮肤损坏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6.用药交待:
这类药物具有致畸作用,育龄期女性患者在治疗前1个月、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必须严格避孕。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存孝主治医师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好评100%|接诊量30639|响应时长1分钟
擅长:体检报告的解读,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社区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治。
¥30起
问医生
#概述#病因#药物治疗#皮肤科#痤疮
阅读数 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