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众健康的腰骶痛

“直立行走”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哺乳动物的文明行为,正如韩启德院士在《医学的温度》书中指出:人类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一行为。和“直立行走”相关的腰骶痛,逐渐成为影响大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隐含在“腰骶痛”症状后面的疾病有:骶管囊肿,腰间盘突出,椎管内肿瘤腰肌劳损等。如何辩识和治疗?大家可提问。

向本文作者提问
孙建军·副主任医师
孙建军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
好评98%|接诊量224|响应时长282分钟
擅长:骶管囊肿(硬脊膜囊肿,蛛网膜囊肿,终丝囊肿,TARLOV囊肿);颅脑肿瘤(脑膜瘤,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垂体瘤,神经鞘瘤),脊髓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髓内肿瘤,脂肪瘤,畸胎瘤,室管膜瘤,血网,海绵状血管瘤),脑血管病(烟雾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
¥79
问医生
#概述#预防#外科#足跟痛
阅读数 1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与解剖、活动强度、心理因素和生长速度有关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双下肢间歇性疼痛可以治愈,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简介关节痛拥有典型的临床特点,指儿童有反复双下肢间歇性疼痛的症状,尤其以胫骨、膝关节及周边部位较重。间歇性是指有一定的周期性,周期为几天至几个月等。生长痛的发生时间通常在傍晚或夜间,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导致他们的夜惊、夜醒、早醒、日渐嗜睡等情况。生长痛的原因主要跟解剖、活动强度、心理因素、生长速度和痛阈等有关。临床上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补钙止痛等药物治疗、肌肉的拉伸治疗和局部的物理治疗,经过规范化治疗后,一般可治愈,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儿童反复双下肢间歇性疼痛,尤其以胫骨、膝关节及周边部位较重。诊断依据必须做相关检查后,比如血常规、CRP(C-反应蛋白)、ESR(红细胞沉降率)、X线等来排除肿瘤和感染后,再结合临床的症状和病史,做出排他性诊断。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关于生长痛的发生率,同地区,同年龄差异比较大。AMEvans等报道4~6岁儿童中发现生长痛的发病率达36.9%,2~12岁儿童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生长痛的发病率从2.6%-49.4%等。UYosef等研究结果显示:生长痛影响了3~12岁这个跨度年龄段的诸多儿童[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临床上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补钙止痛等药物治疗、肌肉的拉伸治疗和局部的物理治疗,经过规范化治疗后,一般可治愈,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孙建军·主任医师王金辉副主任医师北京积水潭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