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于抗生素认识误区有多少?

相对来说,儿童生病机率比较大,新冠病毒全世界流行一年多,很多家长不想带生病宝宝去医院,很多家长自行在家用药,或网上问诊后用药。有些家长会说“医生,每次孩子发烧到医院都要查血,发热这么高直接用抗生素吧!”“这么小的宝宝能用抗生素吗?”“抗生素有那么多副作用,不能用,医生您还是开中药吧。”“我们孩子上次生病和这次一样的症状,用了***(抗生素)挺管用的。这次同样症状,药房要处方不卖,您就照着上次的药给多开些。”……
 
无论家长是滥用抗生素或拒绝应用抗生素都是不正确的。很多家长对于抗生素有很多偏见或误解,在此予以一一解答。
 
 
抗生素是什么?
 
抗生素是在很低浓度下杀灭或抑制感染的微生物,并且能够在人体里面使用的毒性比较低安全性比较高的药物。使用抗生素的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
 
抗生素定义上是一较广的概念,包括抗细菌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以及对付其他微小病原之抗生素;但在临床工作中,抗生素常常是指抗细菌抗生素。这篇文章我们也说的是抗细菌抗生素,在此简称抗生素。
 
 
儿童最常用的抗生素就3种,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脂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其它如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等)可引起耳毒性、肾毒性;四环素类(四环素等)可引起四环素牙;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等)可能引起软骨发育障碍等......所以儿童用抗生素范围相对较窄,和成人用药有很多不同。
 
 
抗生素应用指证:简单一句话—在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抗生素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普通的感冒发烧、流鼻涕、咳嗽,80~90%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没有治疗作用。
反复咳嗽有可能是感染后咳嗽、变异型哮喘等过敏体质的一种表现,抗生素治疗也是无效的。
如果宝宝持续高热超过24~48小时或低热超过3~5天,或咳嗽严重、呼吸急促,或症状好转后又反复等,就有可能是细菌感染的表现,要及时去儿科就诊,做详细的查体,查血常规筛查是否有细菌感染,再决定是否应用抗生素及抗生素疗程。
在下列情况下,也要考虑合用抗生素:
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等,在病菌培养结果出来前,也需要常规使用抗生素。如病菌结果出来后明确是病毒性脑膜炎再停用抗生素;
反复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鼻窦炎;
化验大便明确是细菌性肠炎,尿常规提示是尿路感染,也是应用抗生素的指证。
在上述情况下不给予抗生素或延迟给予抗生素,就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肾炎、败血症等。
 
 
细菌感染一般在血常规化验单上会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增高;
病毒感染一般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百分比降低、CRP不升高;
支原体感染可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或正常。在这里多说两句关于支原体感染的问题,支原体感染可引起高热、双峰热和/或剧烈咳嗽,冬季很常见,几年有一次大爆发。查找支原体抗体需要在生病5~7天后取血才能明确,如果在发病头几天做检查,身体还没有产生足够多的抗体,即使检查结果阴性,也不能代表不是支原体感染。
所以具体化验单判断需要专业儿科医生做出分析诊断。
 
严重扁桃体发炎,可以做咽拭子筛查有无链球菌感染。
严重病例要尽早做细菌培养,如血培养、痰培养、尿培养、便培养、脑脊液培养等。做培养可以明确是什么细菌感染,同时会做药物敏感检查,这样会指导抗生素使用。但细菌培养需要时间在培养皿上生长,最早48小时左右出现阳性结果。如果没有细菌生长,一般在1周左右出没有细菌生长的报告。所以细菌培养主要是为了调整抗生素种类及决定抗生素使用疗程方法之一。
 
遵医嘱服用抗生素
 
医生根据宝宝病史、查体及化验结果、目前病菌流行趋势综合分析后,开具抗生素处方。
 
医生会根据诊断、病情、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得出药物剂量。
 
另外,亦会考虑小儿机体代谢状态,对患有基础疾病的患儿,会避免应用具有相应毒副作用的药物。所以家长一定要遵医嘱严格应用抗生素。
 
1.不要擅自更换抗生素种类:
 
比如阿奇霉素是针对支原体及部分其它细菌的药物,头孢类抗生素对支原体完全无效;
 
肠道细菌多为杆菌,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所以家长不要凭自己经验去应用或更换抗生素类型。
 
2.足量足疗程:
 
家长要秉持“不需要用抗生素时坚决不滥用,但真正需要抗生素时,一定要遵医嘱足剂量足疗程地规范使用。”
 
有很多家长认为抗生素有很多副作用,当宝宝发热刚好,或症状刚减轻,立刻停掉抗生素;或是医生医嘱抗生素是一天3次,自行更改为一天1次或每次剂量减少,认为这样对宝宝好。服用抗生素原则,一定是要么不吃,要吃一定遵医嘱足量足疗程,否则即起不到作用,又容易导致抗生素耐药。举一个例子,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化扁)是儿童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细菌感染,可引起宝宝持续高热、咽痛,抗生素疗程7~10天。有些化扁宝宝的家长,看宝宝用抗生素后,发热控制了,马上停用抗生素,不遵医嘱,没有用够疗程。导致细菌没有完全消灭,一有“风吹草动”,细菌又死灰复燃,再次发生扁桃体化脓。
 
因此一旦宝宝必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就要遵照医嘱,按疗程足剂量地将药用完,将细菌全部歼灭,不留残余,这样细菌就没有能力反弹,也就没有机会进化成更加强大的超级耐药细菌了。
 
3.不要很快更换抗生素:
 
在临床经常会碰到家长抱怨“医生,我们昨天就开始用抗生素了,宝宝体温还这么高/病情一点没见好转,是不是换换药啊”。任何药物起效都需要一个过程,抗生素杀灭细菌是需要一定药物浓度的,不会立竿见影,一般应用2~3天左右才会显现效果。
 
另外,抗生素疗效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给药途径不当或是宝宝全身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会影响抗生素疗效,并不一定是药物本身不起作用。
 
频繁更换药物,不仅对治疗没有好处,而且有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诱发耐药菌的产生,造成后期治疗的困难或耐药菌的传播。一般使用抗生素3天,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或症状持续加重,才会考虑更换。
 
 
抗生素副作用:
 
抗生素副作用主要和个体体质相关。
 
合法上市的抗生素,都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大量临床实验证明合格且有效的,容易发生严重副作用的抗生素根本不可能在市场上生存。
 
平时最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皮疹,需要重视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
 
1.胃肠道反应:
 
常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所以抗生素大部分要饭后1小时后服用,可以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轻微腹泻可以用些益生菌对抗,但要注意服用益生菌和抗生素之间要间隔2个小时。因为益生菌是对肠道有益的一些细菌或真菌,而抗生素有杀死或抑制细菌的作用,如果这两类药一起给小儿吃,抗生素就可能会杀死益生菌中的某些细菌,影响益生菌的药效。
对于非常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医生可能会视情况选择给宝宝停药。
2.皮疹:
 
宝宝服用抗生素后如果出现皮疹,可能是对药物的过敏反应,但也不能排除是疾病本身引起的症状(如猩红热,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在发热第2~3天出皮疹)。所以家长不能自行判断,一旦服药时发现皮疹要立即停药,带宝宝去医院就诊以明确皮疹原因。因为如果家长自行诊断宝宝是某种药物过敏,会影响以后抗生素的使用。前文已说明在儿科一般能用的就3大类药物,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有交叉。如果明知头孢类药物过敏的话,青霉素不会轻易尝试,能用的就剩阿奇霉素了。所以家长不能自行判断宝宝是否有药物过敏。
 
3.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很少见但需要重视,可能会危及生命。
 
在应用抗生素特别是第一次服用这种抗生素或在输抗生素时,需要密切观察宝宝反应。如宝宝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或喘息;眼睛或嘴唇肿胀;面色苍白;大片荨麻疹;无力、头晕;心脏加速等,出现上述症状之一,需要立即需求医生救治。
 
每次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输液时一定要做皮试,就算皮试阴性,在输液过程中或输液结束后也要注意迟发过敏反应出现。
 
原则上头孢类抗生素在输液前也应该做皮试。
 
4.毒性反应:如肝肾损害,粒细胞减少等。这就是传闻中抗生素会「伤身体」的由来。
 
比如由肾脏代谢的抗生素,使用在肾功能不良的病人身上,特别是老人,的确需要调整剂量,防止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和减少肾脏负担,但对于儿童来说,除非患有先天性、后天的肾脏疾病外,几乎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只要适当使用安全剂量内的抗生素,基本上是不会伤害到身体的。
 
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等)可引起耳毒性、肾毒性,所以这类药物目前在儿童都是禁用的,但成人会用到这类药物。所以儿童用药需要在儿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家长不要自行用药。
 
 
家长如何做
 
家长在应用抗生素之前,要向医生描述宝宝有无基础疾病、药物过敏史。
 
回家后阅读一下药物说明书。
 
家长不要被药物说明书吓到,越是大品牌药厂、尤其是进口药物,会把药物副作用放在说明书最前面,详细罗列,哪怕只是几十万分之一发生的情况。这并不能说明这个药物毒性大,说明这个药品很严谨。
国内有许多药物说明书(尤其是中药),很简单,如副作用:尚不明确;儿童用量:尚不明确等等。“尚不明确”只表明没有可参考的临床数据,不代表安全,不代表没有毒副作用。
同时需要阅读说明书中注意事项。比如头孢地尼说明书明确提示避免与铁剂合用,如果合用不可避免,需要间隔3个小时以上。是因为在服用铁剂或添加含铁的产品(如奶粉或肠营养剂)时,可能出现红色粪便,并不一定是消化道出血。
家长要阅读说明书,对药品要有基本了解。
 
 
抗生素是把双刃剑。
 
在抗生素发明以前,一些普通的感染就可能夺走人们的生命,抗生素问世以后,无数的人的生命因它得到了拯救。
 
但抗生素的滥用也带来了很多危害,过敏、腹泻、耐药等问题也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我们反对在不该使用抗生素的时候滥用它。
 
但面对细菌入侵时,我们最好的武器是适时适当的使用抗生素。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大家还在看
孩子的抗过敏药能用多久?你知道吗?

孩子的抗过敏药能用多久?你知道吗?

#新生儿 #婴儿 #过敏
黄剑峰
黄剑峰
儿童使用头孢类药物危害大不大?医生:记住这三点

儿童使用头孢类药物危害大不大?医生:记住这三点

#儿童 #合理用药
方健
方健
养生不当反伤身,那些谣传了多年的养生误区

养生不当反伤身,那些谣传了多年的养生误区

#居家 #营养 #保健 #养生知识
潘医生健康说
潘医生健康说
孩子比咱们更需要防晒,家长如何做才正确?

孩子比咱们更需要防晒,家长如何做才正确?

#儿童 #出行 #美容护肤 #育儿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肝癌疾病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肝癌疾病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疾病概述 #肿瘤科
肝病知识
肝病知识
孩子生病家长急,这些儿童用药原则要牢记

孩子生病家长急,这些儿童用药原则要牢记

#预防 #合理用药 #中医治疗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孩子营养不良?是不是误入了这几个误区?

孩子营养不良?是不是误入了这几个误区?

#儿童 #青少年 #饮食营养 #育儿
营养师说营养
营养师说营养
这些育儿误区你知道么?

这些育儿误区你知道么?

#睡眠 #育儿
手护妈妈
手护妈妈
关于HPV疫苗接种,您了解多少?

关于HPV疫苗接种,您了解多少?

#HPV疫苗 #疫苗科普 #其他治疗
赵彦鹏医生
赵彦鹏医生
人们对尖锐湿疣的认识上存在哪些误区?

人们对尖锐湿疣的认识上存在哪些误区?

#疾病概述 #疾病病因 #疾病诊断 #皮肤性病科 #两性健康 #皮肤科
皮肤病大解析
皮肤病大解析
27天新生儿感冒的症状

27天新生儿感冒的症状

#中成药 #日常保养 #咳嗽 #鼻塞 #中成药 #日常保养 #新生儿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抗病毒药物 #止咳药物 #新生儿感冒 #发烧 #流鼻涕 #抗病毒药物 #止咳药物 #新生儿科 #儿科 #打喷嚏
结膜炎伴随发烧怎么办

结膜炎伴随发烧怎么办

#治疗 #抗生素 #结膜炎物理降温 #结膜炎退热药物 #结膜炎 #激素治疗 #结膜炎伴随发烧 #发烧 #预防 #抗病毒药物 #退热药物 #病毒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 #结膜炎预防 #结膜炎发烧 #结膜炎抗生素 #结膜炎抗病毒药物 #结膜炎抗过敏治疗 #抗过敏治疗 #物理降温 #过敏性结膜炎 #结膜炎治疗 #结膜炎激素治疗
生长发热怎么回事

生长发热怎么回事

#生长热 #生理现象 #生长热 #生理现象 #发热治疗 #发热原因 #发热原因 #生理性发热 #儿童发热 #发热症状 #儿童发热 #发热症状 #儿童发热原因 #儿童发热症状
小儿发烧惊厥的症状会有后遗症吗

小儿发烧惊厥的症状会有后遗症吗

#治疗 #治疗 #惊厥 #后遗症 #后遗症 #小儿发烧 #病因 #小儿发烧惊厥 #病因 #预防
肿瘤病人发烧的原因

肿瘤病人发烧的原因

#感冒 #肿瘤 #发烧 #感染 #肿瘤发烧 #饮食 #肿瘤患者 #感冒发烧 #饮食与发烧 #发烧原因
新生婴儿发烧怎么处理

新生婴儿发烧怎么处理

#新生儿发烧 #发烧处理 #退热方法 #发烧处理方法 #退热方法 #新生儿发烧护理 #新生儿发烧怎么办 #新生婴儿发烧处理 #解热药物 #日常护理
儿童发热能吃鸡蛋牛奶吗

儿童发热能吃鸡蛋牛奶吗

#发热期间饮食建议 #鸡蛋牛奶 #营养 #退热药物 #鸡蛋牛奶营养价值 #儿童发热护理 #饮食 #退热药物使用 #儿童发热 #儿童发热饮食
低热发烧怎么处理

低热发烧怎么处理

#发烧 #低热发烧 #罗红霉素 #低热发烧 #罗红霉素 #日常保养 #阿莫西林 #抗生素 #治疗 #阿莫西林 #抗生素 #治疗 #药物治疗
小孩发烧不吃药有什么办法退烧

小孩发烧不吃药有什么办法退烧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 #发烧 #退烧方法 #退烧 #小孩发烧 #药物治疗 #儿童健康 #药物治疗 #儿童健康
宝宝饮食发烧怎么退烧

宝宝饮食发烧怎么退烧

#抗生素 #宝宝发烧 #抗生素 #宝宝饮食发烧 #退烧方法 #感染 #积食 #积食 #腹泻 #退烧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