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止不住的痛》介绍安建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视频见央视网:https://tv.cntv.cn/video/C10361/2558b4b724274efca8480e40535fac6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这种痛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后遗症让人心惊胆寒!

核心提示:2018年7月19日,CCTV-10 《健康之路》栏目播出对麻醉与疼痛医学专家安建雄约40分钟采访。采访中以三个案例为线索,包括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盆腔痛等。安建雄提醒病人,疼痛治疗要针对病因、而不是只针对症状进行治疗;不应简单地采取神经阻断的机械唯物主义老套路,如对神经药物损毁,射频热凝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要考虑对包括脑和脊髓等所有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疱疹后神经痛则要歼灭长期潜伏在神经节内的致病病毒;而股骨头坏死则要设法恢复闭塞的髋关节血管血供。在采访中,安建雄还公布了导弹+散弹等理论和实践创新。

安建雄在采访中说,医生应明白“病人是最后的老师”的哲理;并希望病人能够及时找到正确的医生,接受得当的治疗;采访结束时,安建雄祝愿天下所有人都过上无痛生活。

节目视频可以在央视网获取。


案例

2016年,周女士突然右手臂疼痛,到医院就诊后确诊为“带状疱疹”,治疗后周女士的疱疹好了,但手臂却肿了起来,而且非常疼痛,像鞭抽一样,严重时周女士甚至想过把手臂锯了…

在现实生活中

约有10%的人忍受着慢性疼痛的折磨

它们都是什么疾病?

现在有什么样的治疗方法?

安建雄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

1 不死的癌症——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是因为它可能会伴随严重的后遗症——持续的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2个月疼痛持续存在的现象,就叫疱疹后遗神经痛。年龄越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可能性越大。

带状疱疹的发病是由于疱疹病毒的感染,人类对多数的病毒是不能彻底消灭的。

当肌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就会大量的繁殖。

一方面攻击皮肤,使皮肤表面出现疹子;另一方面攻击神经,让神经发炎、水肿、渗出、甚至坏死,最终表现为剧烈的疼痛。

2 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

颅骨里有一个三叉神经节,从这个节可以分出来三支神经,它们离大脑非常近,格外的敏感,所以三叉神经痛也被称为“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两种:

一种是继发性的疼痛,如得了肿瘤、带状疱疹等有明确的病因;

另一种是原发性的疼痛,这种疼痛原因不明,中老年人容易发病。

3 神秘的刀割痛——盆腔痛

很多女性都会受到盆腔痛的困扰,超过半年的盆腔痛就是慢性盆腔痛。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仅在北京地区,慢性盆腔痛的发病率高达19.2%。

盆腔痛分为三种:

① 因为炎症,炎症刺激脏器的神经末梢,导致疼痛;

② 因为粘连,曾有过手术史的病人可能会发生肠子器官相互粘连,导致疼痛;

③ 因为瘀血,静脉瓣回流不好使脏器充血,导致疼痛。

这种疼痛属于内脏痛,病人极易引起情绪的低落,还容易诱发精神和心理的问题。

4 疼痛的治疗

疼痛的治疗大概分为三类:止痛药、介入止痛、手术止痛。

止痛药

阿片类的止痛药是通过抑制脑细胞运动来达到止痛的作用;

阿司匹林类止痛药是通过抑制炎症渗出水肿来达到抗炎镇痛的作用。

介入止痛

介入治疗是通过CT的引导,精确的打到病灶或靶点的部位,包括CT下注射治疗、射频治疗、超声引导下盆腔痛治疗、神经节治疗等等治疗方式。

医学的发展

让疼痛不再是一团“谜”

祝愿所有人都能过上无痛的生活~

视频见央视网:https://tv.cntv.cn/video/C10361/2558b4b724274efca8480e40535fac6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向本文作者提问
安建雄·主任医师
安建雄主任医师自营医生可处方
航空总医院疼痛科
好评100%|接诊量1960|响应时长53分钟
擅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慢行顽固性失眠,伴有药物依赖或抑郁自杀倾向;股骨头坏死,慢性盆腔痛,椎管狭窄马尾综合症,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症。其他疑难病:阿片类药物成瘾、顽固性呃逆、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8
问医生
#概述#预防#外科#皮肤科#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睫部神经痛(鼻睫神经痛)#带状疱疹
阅读数 3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有传染性疱疹发生在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伴剧烈疼痛经抗病毒、止痛治疗后可治愈,较少复发简介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对此病毒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典型临床表现为沿神经单侧带状分布的红斑、水疱,伴同程度的神经疼痛,严重可引起颅内感染、视力改变、面瘫等后果。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疼为主要治疗方案,可以辅助物理治疗。大部分患者愈后良好,部分会遗留后遗神经痛。症状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身体一侧出现簇集型小水疱(成簇疱疹),呈带状分布,一般过正中线,并伴有局部剧烈疼痛。年龄越大,神经痛愈重。诊断依据:根据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身体单侧呈带状排列的疱疹、伴有局部剧烈疼痛),即可诊断本病。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帮助诊断,如疱底刮取物涂片检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或病毒培养。带状疱疹有哪些类型?目前,带状疱疹的分类还是很明确,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1.普通带状疱疹。2.特殊带状疱疹(1)眼带状疱疹;(2)耳带状疱疹;(3)播散性带状疱疹;(4)顿挫型带状疱疹[1]。是否具有传染性?带状疱疹为病毒性传染病,具有一定传染性,但强。通过什么方式传染?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染,但带状疱疹的发生一般认为是由外源性病毒感染引起,而是由于潜伏在人体内的病毒再次活化导致,即患者大多曾患过水痘,经治疗后,水痘痊愈,但仍会有部分病毒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再次“苏醒”,进而引发带状疱疹[1]。怎么预防?目前针对带状疱疹的预防,主要以减少或避免带状疱疹危险因素为主,如避免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疱疹处皮肤直接接触、接种疫苗、坚持锻炼提高抵抗力等,或通过预防水痘来预防带状疱疹。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全球范围内,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为3~5%,即一年里,每1000人中就大概有3~5人患上带状疱疹,亚太地区年发病率更高,为3~10%[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经抗病毒、镇静止痛等药物治疗后,带状疱疹可达到治愈效果。治愈后,大多数患者获得较长久的免疫,会复发,但少数患者存在复发情况[2]。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安建雄·主任医师刘沐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1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