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药的合理使用
一,退热药不能预防热性惊厥,也不可作预防性应用。所以也不主张体温三十八度五以上就积极给孩子服用退热药。
二,使用退热的目的是为了缓减孩子的不适,提高舒适度。当孩子体温已超过三十八度五,精神仍然非常好,没有不适表现,一般不需要退热处理;当孩子体温即使未没到三十八度五,但是精神不佳,有疲惫、疼痛等不适感时也可使用退热药处理;若服用退热药后未改善孩子不适时,就应考虑换用其他药物。不能只为了退热而使用退热药。
三,若孩子体温增高引起家长过度焦虑时,也可作为一个使用退热药的因素,需加以考虑。
第四,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或者冰敷、酒精擦身等)不推荐应用。温水擦浴虽会有助于体温下降,但会增加孩子的不适,所以不建议;冰敷并不能降温,还会引起寒颤、鸡皮疙瘩、哭闹等不适感,故也不推荐使用;酒精擦浴问题更大,强烈不推荐使用。
第五,发热儿童不应不穿衣服,也不应穿衣服过多。适度即可、适度即可!!!
第六,不以发热的高度和发热的持续时间来判断病情的危重程度。也不能根据应用退热药后体温下降的快慢和程度来判断疾病的危重程度。要根据年龄,结合精神反应、呼吸、心率、血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和外周经皮血氧饱和度,有无咳嗽、吐泻、皮疹等伴随症状来综合判断。
1.六月龄以上儿童请勿单独使用体温的高低这一标准来鉴别危重。
2.发现3-6月龄儿童体温摄氏39度或以上时则可判断至少中危。
3.发现3月龄以下儿童体温为摄氏38度或以上时则可判断高危。
4.发热患儿存在心动过速则可判断至少中危。
5.不以发热持续时间来判断病情危重程度,但发热5天以上应考虑川崎病等疾病可能。
第七,不应将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
第八,小儿退热药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者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对乙酰氨基酚大于等于两个月的婴儿即可应用,当体温超过摄氏三十八度二或者因发热引起不适时即可按每公斤体重每次15毫克服用。大于等于六个月的婴幼儿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可选用,布洛芬按每公斤体重每次10毫克用量。
第九,热性惊厥绝大多数预后良好,目前尚未发现导致儿童智力下降、学业成绩不良或者神经认知以及行为异常的。动物实验已经证明,高热诱导幼鼠发生热性惊厥后,测试并未发现明显的认知和行为缺陷。研究表明首次发生热性惊厥的孩子有2-7.5%的将来会发生癫痫。预防用药可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30%,同时尚无证据表明,预防用药能减少远期癫痫的发生率。可选择性地在孩子发烧期间预防性地服用安定,按每天每公斤体重1毫克,分三次服用,服用时间为2-3天;或者服用至体温恢复正常再停用。因发作多是在发热的头24小时内发生,也有主张只在发热初期的24小时内服用或直肠注入的。若这种短期用药预防效果不好的,还可以长期口服苯巴比妥或者丙戊酸钠预防,用药时间为1-2年。需要强调的仍是这种预防只能阻止热性惊厥的复发,并不能降低远期癫痫的发生率。
向本文作者提问

钱雄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
嘉兴市中医医院中医儿科
好评100%|接诊量3797|响应时长51分钟
擅长:擅长:发烧、感冒、扁桃体炎、哮喘、肺炎、支气管炎、咳嗽、鼻炎、消化不良、积食、腹痛、腹泻、呕吐,小儿虚证调理、冬令膏方进补、四季养生膏调治、冬病夏治调理等,尤其在儿童脾胃系疾病治疗中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如:奶痨、厌食、便秘、功能性腹痛等。
¥49起
问医生
#儿童#概述#儿科#发烧
阅读数 5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