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多囊”是不是没治了
现在,门诊患者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越来越多。很多人是因为备孕了很久,发现不容易怀孕,进一步检查,才发现自己加入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队伍中。
多囊卵巢综合征,又叫PCOS,人群中发病率5.6%,挺常见的。名字叫“多囊”,但并不是超声显示有卵巢多囊样改变,就是PCOS。
临床上需要以下三个条件中满足两个:1、月经稀发或不排卵。2、雄激素增高如多毛、痤疮等表现或雄激素血症。3、超声卵巢多囊样改变,双侧或单侧可见12个以上直径2-9毫米的卵泡。以上还要除外其他雄激素增高的疾病,及其他引起月经稀发的疾病如卵巢早衰、甲状腺问题、高泌乳素血症等。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个排除性诊断。
PCOS一般在青春期期间开始发病,但青春期各种表现和PCOS及其相似,因此,青春期一般不轻易诊断PCOS。但青春期的小女孩,需要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避免性早熟等问题,这些是产生日后PCOS的隐患。
因此,可以说,PCOS一旦发生了,是一个体质问题,有可能是终生的问题,需要医生的管理。
但PCOS也没有那么可怕,备孕的问题,可以通过医生的抗雄激素治疗、促排卵等解决,生育问题解决后,如果仍稀发排卵,还要定期管理月经,预防因为没有排卵造成的没有孕激素,最终导致子宫内膜病变的问题。最后,管理好体重也非常重要,因为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高雄、不排卵等。有人仅仅因为减重,就恢复了正常的排卵。生育后代的体重管理、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也必不可少。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可怕,管理好更重要。
向本文作者提问

林如静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石景山区妇幼保健院妇科
好评100%|接诊量10
擅长: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月经紊乱,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青春期月经失调,更年期月经失调,盆底功能障碍,宫颈病变等疾病。
¥49起
问医生
#妇科#女性健康#概述#妇产科#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多发病于生育期,由遗传及环境因素所致常见症状月经失调、孕、体多毛、痤疮、肥胖目前有效的治愈方案,以对症治疗为主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于育龄妇女的激素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月经周期可能缩短或延长,或男性激素(雄激素)水平过高。卵巢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卵泡,但能定期排出卵子。患者常表现为月经调(月经周期缩短、规则或延长)、雄激素分泌过多(体毛多、痤疮、脱发等)、多囊卵巢(卵巢增大、卵巢排卵)等。本病病因至今尚明确,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造成。在临床症状上表现多样,目前有更好的治愈方案,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在经过系统治疗后,多数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卵巢功能治疗后,孕情况得到改善。症状表现典型症状为月经调(月经周期缩短、规则或延长)、雄激素分泌过多(体毛多、痤疮、脱发等)。诊断依据通过血液检查用以明确激素水平,是否有代谢问题;通过B超检查用以明确卵巢外观和子宫内膜的厚度;通过妇科检查用以鉴别是否有生殖器肿瘤或其他异常,以此可明确诊断。疾病类型根据PCOS国际诊断标准诊断可分为以下4个类型:1型:经典PCOS,卵巢出现囊性改变和高雄激素的改变;2型:超声发现卵巢多囊性及稀发排卵或排卵;3型:NIH标准下的PCOS,稀发排卵或出现排卵及高雄激素的改变。;4型: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出现囊性改变、稀发排卵或排卵和高雄激素的改变。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通常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约为5%~10%[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尚能治愈,多囊卵巢综合征一旦确诊,即为终身疾病。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可有效改善症状。是否遗传?是(有一定遗传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