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烦恼起来,身心“如炎如焚”,如坐针毡,恰似有物“挠心”。佛经讲烦恼来自喜、怒、哀、乐、爱、恶、欲;财、色、名、食、睡,称七情五欲;还来自人我是非、贪嗔痴慢。“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那些令人烦恼的事常都不如人意,难与人言。
日常的烦恼无处不在,成长中的烦恼,学习工作的烦恼,爱情的烦恼,人情世故的烦恼,烦恼真的很恼人。
在精神科门诊,医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他们既无明显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抑郁情绪也不是特别突出,却整日被“剪不断理还乱”的苦恼纠缠,“脑子里像在过电影儿”,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白天没精神,见人就烦,做事拖延,烟不离手,喝闷酒,手机长在了手上,成了“器官”。从精神病学上说,这些人正在被各种心理冲突扰动而生烦恼。
请静下心来,将令你烦恼的大事小情写在一张纸上…
如何才能克服烦恼呢?
1、学会与烦恼独处
人生在世,烦心事肯定不会少。把烦恼当做客人,开门请进,落座端茶,礼貌寒暄。请问烦恼这位客人,来自何方?有何贵干?心中盘算一下,这位“不速之客”是匆匆过客,还是似曾相识,或是老交情?请梳理一下:烦恼的原因,到底哪里不如意?烦恼产生哪些影响?持续有多久?等等。想要克服烦恼,须要了解烦恼,这样才好“对症下药”。与烦恼相处,常常是痛苦的,但只要双方彼此坦诚相待,痛苦会逐渐消失。
2、停下、躺下、放下
(1)停下:烦恼像一条绳索困住身心,它一边缠绕一边打结,越挣脱,绳索就越紧,令人寸步难行。此时,请停止挣扎,那些一切与烦恼有关的人和事,统统停下!
让我们静静地呆一会。学会去感受自己的呼吸:轻轻地闭上眼睛——把心念(注意力)移到鼻孔处,觉知自己的呼吸。慢而再慢,缓而再缓地一呼一吸,然后逐渐地感受全身的放松。让整个身体松弛下来…请停下纷乱的思绪…把起伏的情绪随着一呼一吸,慢慢地…平放…你的心觉(注意力)就放在鼻孔处,不要离开,不要进入体内,不要飘走,不要睁开眼。就这样静静地感受,时间陪伴着你,守候着你,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四十五分钟,内心渐渐平静。
(2)躺下:所谓“躺下”,就是再怎么难以入眠,也要命令自己躺下来,让身体放平,让身体放松下来。无论烦恼怎样缠绕,日子也要依着往常过。“来世上一遭,本就是要好好过日子的,眼睛是长在前面的,本就应该向前看的。”
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工作或学习,按时休息、睡觉。即使烦恼搅扰得我们“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也要按时躺下,心静始于身安,躺下来就是让自己身体动静开关有序。
(3)放下:某日,与一友聊起“烦恼”,她说:“烦恼遍地有,不拾便无。”现在想来,还需加一句:徒生烦恼时,既要拾得起,也须放得下。常言“一叶障目”,烦恼就是那片遮眼的叶子,我们拿得太近了,自然看不到光明和美景,只有“眼前的苟且”,哪里还有“诗和远方”,只需把叶子拿得稍远一点点,一丝光亮就会照射进我们的心灵。
3、找朋友和倾诉
有一首歌唱到:“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在南京、在上海,我的朋友在这里。朋友、朋友,我们拉起手,一个微笑快把烦恼丢…”生活中,我们肯定能找到许多朋友。这里的朋友既指人,也只物。我们可以约至亲故友,小酌慢叙,品茶求教;亦可以把烦恼记录下来,或诗,或文,或日记,或抒情,或叙述,用文字表达郁闷;也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徜徉在美景中,可以向大海畅所欲言,向高山诉说衷肠,与鲜花私语;更可以品尝或亲手制作喜爱的美食等等。总之,这样的朋友必须是健康的、真诚的、积极的,对我们有益助。
4、爱和希望
人人心中都有所爱。烦恼再多,大部分人都会拨开重重烦恼迷雾,找到心中所爱。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会找到目标和方向。爱令人振奋,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平时,当我们心情郁闷,心灰意懒时,一想到爱我们的人,一想到我们所爱的人,比如伴侣、儿女、父母,我们的烦恼一下子就没了。
5、心动不如行动
转移注意力能克服烦恼,而转移注意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动不如行动。既然烦恼会不请自来,那么我们找到平日里喜欢的事情去做,注意力集中到感兴趣的事,烦恼自觉无趣,时间久了,也就不请自去了。一位大字不识的老太太,在遇到烦心事时,就做自己喜欢的中国结,大大小小的中国结装了一箩筐,送给街坊邻居,还可卖了赚钱,其乐融融。“烦恼结”会伤心,而中国结会开心。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付诸的行动,那些可做的事情应该是积极、健康、适宜的。有人烦恼时,借酒浇愁是不对的,那也只能是“愁更愁了”。
6、装个“欲望温控计”
烦恼是由人内心和外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佛教认为,烦恼来自欲望、贪念、厌恨等。现实生活中,追求美好幸福生活既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权利,之所以“追求”,不就是愿望、希望,不也是欲望吗?难道,要想没烦恼就得遁入空门吗?当然不是。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追求美好生活无错,但追求须有度。当追求美好生活的念头与行为变成啥都想得到,一件也不肯落下时,欲望成贪念。在向着美好生活奋斗的进程中,不是满怀激情、喜悦,而是各种不喜欢、讨厌、反感、愤怒等负性情绪,斤斤计较,睚眦必报,欲望生怨怼,奋斗变挣扎。对追求的目标愚昧无知、盲目冒进,缺乏合理评估、计划,不知适时调整,欲望成执迷不悟。以上各种情况发生了,欲望的温度过高爆表,烦恼必生,甚至会拖垮身心,罹患心理疾病。
烦恼不过是人生一种打扰,它总会不期而至,束缚我们的身心。要克服它就要善待它,学会与烦恼独处,健康而规律的生活,既能给纷乱思绪和情感按下暂停键,也能将烦恼客客气气送走,因为明天太阳会照常升起。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夜来风雨声,压力知多少?

郭杰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
文章 夜来风雨声,记忆知多少? (一)

郭杰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