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治疗医案

班某,男,44岁,2020年10月20日初诊:反复口腔溃疡20余年,口腔烧灼感,伴头痛,关节疼痛,1-2次/天,里急后重,咽喉充血,咽干,舌质红苔白,脉细,无饮酒、吸烟。初诊处方:白附片6g,龟甲30g,砂仁6g,黄柏10g,肉桂5g,骨碎补10g,白术10g,牡蛎20g,炙甘草3g,知母10g,天冬15g,蝉蜕15g,姜黄15g,酒大黄6g,僵蚕15g,玄参15g,桔梗15g,7付,一日一剂,一日三次。2020年10月27日二诊:服药后溃疡有好转,近2日再次复发;溃疡时伴有头痛、关节疼痛。二诊处方:前方去白附片、牡蛎,加胡黄连20g,蒲公英30g。2020年11月20日三诊:服药后溃疡有好转,近2日再次复发,感冒伴头痛,关节痛。三诊处方:前方加黄芩30g,神曲30g。
医案分析:口腔溃疡是指口腔内粘膜表皮细胞因种种原因而发生上皮破坏脱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黏膜组织层含有血管神经,所以溃破出现疼痛,甚至出血、饮食不佳等症状。中医将此病称为“口糜”“口疮”,辨证多为脾胃伏火、心火上炎、阴虚火旺及脾肾阳虚等。本患者口腔溃疡经沈其霖教授多次治疗,每次都见效,但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口腔溃疡烧灼感看似心火上炎,实则不然。结合患者舌脉是一派虚寒为主,即真寒假热,此即郑钦安所谓“阴火”,采用潜阳封髓丹治疗阴火上冲之类的疾病。认为此患者阳虚,阴虚火旺,治以扶阳益阴,引火归元,采用潜阳封髓丹合升降散治疗。白附片、肉桂辛热补肾阳,肉桂引火归元,骨碎补补肾;龟板、牡蛎补肾益阴,天冬、玄参滋阴清热;黄柏、知母清虚热,滋阴,砂仁辛温纳五脏之气而归肾;僵蚕、蝉蜕能使三焦清气上升、外达,姜黄、大黄能使邪热下行,疏通里滞,有升清降浊;桔梗利咽消肿,玄参滋阴清热利咽,白术健脾。二诊反馈服药后好转,去辛温的白附片和牡蛎,加胡黄连增强清虚热之力,蒲公英清热解毒。三诊加黄芩增强清热泻火,神曲消食和胃。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春荣·住院医师
王春荣住院医师三甲可处方
安岳县中医医院中医呼吸科
好评100%|接诊量16428|响应时长25分钟
擅长:咳嗽,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胃痛,慢性腹泻,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
¥19
问医生
#口腔溃疡
阅读数 4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口腔黏膜溃烂、充血、疼痛与自身免疫反应、劳累、精神压力有关预后较好,多数患者在1~2周内自行痊愈简介口腔溃疡是一种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局部口腔黏膜缺损、破溃为特点的口腔黏膜疾病。口腔溃疡发病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为口腔局部黏膜损伤溃烂,患者多有疼痛感,但通常可在一两周时间内自行愈合。症状表现口腔溃疡发作时比较疼痛,特别是在吃饭或喝水时疼痛感比较明显,而且有局部的灼热感。通常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圆形凹陷破损、溃烂,呈白色或者黄色。诊断依据根据典型的症状和以往患口腔溃疡经历即可确诊。临床特征可简单概括为:黄(黏膜破损面发白或黄)、红(周围充血、红肿)、凹(破损处呈圆形凹陷)、痛(疼痛)。口腔溃疡有哪些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创伤性口腔溃疡疾病伴发口腔溃疡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是是否可以治愈?是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否
王春荣·住院医师代杰文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