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了,怎么办?

小儿腹泻怎么办?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现状况
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常务具临床特点和不同临床过程。故在临床诊断中常包括病程、轻重及估计可能的病原。分期: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的腹泻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程为2个月以上。急性腹泻有共同的表现:1)轻型: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乱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2)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治疗方法

原则为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不同时期的腹泻病治疗重点各有侧重,急性腹泻多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感染,迁延及慢性腹泻则应注意肠道菌群失调问题及饮食疗法问题。

预防方法
1)合理喂养。2)对于生理性腹泻的婴儿应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或者由于小儿便次多而怀疑其消化能力,而不按时添加辅食。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乳晶的保存和奶具、食具、便器、玩具和设备的定期消毒。4)气候变化时,避免过热或受凉,居室要通风。5)感染性腹泻患儿,尤其是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轮状病毒肠炎的传染性强,集体机构如有流行,应积极治疗患者,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6)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对于因败血症肺炎等肠道外感染必须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婴幼儿,即使无消化道症状时亦应加用微生态制剂,以防止难治性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7)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甚广,接种疫苗为理想的预防方法,口服疫苗有效。
向本文作者提问
冯均愿·主治医师
冯均愿主治医师可处方
恩施州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
好评100%|接诊量18533|响应时长19分钟
擅长:中西医治疗各种常见疾病及多发病如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喉炎、腹泻、乳糖不耐受、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哮喘、小儿过敏性鼻炎、慢性湿疹、小儿热性惊厥等的诊治,以及新生儿疾病、儿童保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问题等。
¥19
问医生
#婴儿#概述#新生儿腹泻#婴儿腹泻#腹泻
阅读数 1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大便稀软甚至水样便按照病程可以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一般腹泻经对症治疗后可彻底治愈简介腹泻俗称“拉肚子”,腹泻的主要病因是肠道出现感染。主要指的是大便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的形状、质地发现改变,以及部分患者出现粘液及脓血情况。严重的腹泻会导致身体脱水、乏力、水电解质失衡。大多数腹泻在数天内可自愈,部分腹泻则需配合药物治疗,及改变良的生活方式来治愈。一般的腹泻经过对症治疗后,腹泻症状会消失,彻底治愈。症状表现腹泻在临床上既多种疾病都可出现的一种表现,也是一个独立的病症,在临床上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粪便质地稀薄等。诊断依据依据腹泻的临床表现、再结合粪便检查、血常规、肠镜等,一般可确诊。疾病类型腹泻根据发病病程可分为两类:急性腹泻:是指起病快,持续时间短,通常1至3天,多由细菌、病毒等感染所致,通常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方可好转。慢性腹泻:是指腹泻持续时间超过4周,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多由肠道感染性疾病所致,治疗取决于找到病因,对症治疗。是否具有传染性?部分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具有传染性,比如霍乱、菌痢等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目前成年腹泻病发病率为0.17~0.70次/人/年[1]。是否可以治愈?由感染引起的腹泻,如果针对病原菌进行针对性治疗可治愈;一些病因明或者自身免疫病导致腹泻,法治愈。是否遗传?是否医保范围?是
冯均愿·主治医师李俊霞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