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十问十答
作者: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博士 副主任医师 心理治疗师 仝太山
1.抑郁症一定要吃药吗?
抑郁症往往是多因素导致的,除了心理社会因素外,往往还和我们大脑改变有关系,这个难以靠休息放松等方式调节,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的司令部——大脑病了。
即使是轻度抑郁症,服药也能带来益处,治疗指南建议中重度以上的抑郁,更是首选药物治疗。
当然,药物治疗是前提,心理治疗是根本,尤其是外源性抑郁症,心理治疗也必不可少。
综上,抑郁症的治疗需要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共同的作用,药物治疗是整个治疗环节里重要的一部分。
2.药物副作用有两页纸,太可怕了吧?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抗抑郁药物,都经过严格的临床药物试验才能在病人中使用。任何不良反应,哪怕发生机率在千分之一,也必须在说明书中标明,越是负责任的药厂说明书越详细。对于个体来说,说明书上的副作用并不见得都会发生,但你却当成了必然。
实际上副作用都没有饮酒大。如果将抗癌药物的副作用比作10分,维生素的副作用比作1分的话,感冒药物的副作用大概是4分,抗抑郁药物因种类不同,大概在3-5分之间。
3.可是我刚开始吃,副作用很大啊,有点受不了。
常有抑郁症病人诉说,吃药后出现恶心、腹泻、焦虑、头昏、犯困、头痛、失眠及口干、便秘、视物模糊等等症状。
一般来说,逐渐增加药物剂量到治疗剂量、饭后服药,都可以让这些副作用轻一些。
毕竟,副作用也反映着药物正在起效,只可惜,抗抑郁药物的疗效一般在两周左右才开始让患者感觉得到。因此,服药初期的不适感会显得令人难以忍受。不少患者,也是在这个阶段就放弃治疗了。这很可惜。
其实,如果上述症状让人实在难受得不行、持续一周还没消失,是可以立即找医生复诊、及时调整药物的。通常熬过了前两周,身体慢慢适应,药物带来的这些症状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了解所使用的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后,有些患者可能会反而更加担忧。不要担心,如能及时复诊、按期和您的主治医生沟通,不频繁更换主治医生,上述副作用都不构成威胁。
4. 抗抑郁药会长胖吗?
并不是每一款抗抑郁药物都会增加体重,通常的抗抑郁药物更多的是带来体重减轻,但双相会用到的奥氮平和抗抑郁药物米氮平两者会比较明显增加体重,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增加,只是概率更大。
抑郁症让人很难活动,不思饮食,导致体重减轻,而随着抗抑郁药起效, 情绪好转,食欲增加,体重也会逐渐恢复。和激素导致的体重增加完全是两回事,任何抗抑郁药都不含有激素。
最后,如果你的医生给了你一些会明显影响体重的药,不论是增加或是减轻,这些药物都只是会带来一定范围的影响,如果病情真的很需要这款药,那我们就放下这些忧虑,因为药物带来的体重增加通常停药后会自行恢复。
5. 抗抑郁药会让我兴奋,造成依赖吗?
因为症状和名称的缘故,很多人认为抗抑郁药就是让患者兴奋,那让人兴奋地不就是海洛因、K粉、可卡因之类的吗?会不会同样产生依赖啊?
简单的把抗抑郁药当做兴奋剂看,进而产生成瘾依赖的担忧,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根据文献记载,一些抗抑郁老药,如「苯环丙胺」和「阿咪奈丁」,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和「甲基安非他命」一起,被列入「管制药品」。因为,它们真的有确切的成瘾作用。而众多抗抑郁新药,虽然有些突然停药后会出现强烈的「撤药反应」,然而它并不足以被打上「导致依赖」的标签。
也就是说,目前我们能吃到的新型抗抑郁药,并不会造成依赖问题——只是,出于对安全和疗效的考虑,不适合自己突然停药。所以,如果因为担心「会产生依赖」而不按剂量坚持服药,故意吃得少一点儿、甚至不吃,没到达到足够的血药浓度,对治疗没有好处。
6. 坚持吃药,就能治好抑郁症吗?
抑郁症患者在刚刚确诊时,可能会有释然感:不是我本身不努力、太苛刻、或对人态度太差,我只是生病了,那些不是我的「罪」,出问题的不是我,是病。
这对在初期缓解痛苦体验帮助很大,但不是长久之计:问题其实还是出在病人身上,而医生隔离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让病人更好地面对、解决问题。如果结果变成持续地回避自己与问题的关系,对状态恢复没有好处。这就像不能把责任都推到药身上,认为「我在渐渐好起来了,药会让我康复」,或者「我怎么都好不起来,是药没用」。也就是说,光等着药把病「治好」,不够。
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抑郁症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只吃药可不可以?也可以,但是必须意识到,药物只能控制症状,不能根除病因。
7. 抗抑郁药需要服用多久呢?
急性期,6周~12周,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治愈,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尽量促进功能恢复到病前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巩固期,4个月~9个月,原则上应继续使用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并强调治疗方案、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保持不变,以预防复燃,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
维持期,至少2~3年,多次复发或有明显残留症状者应长期治疗。持续、规范的治疗能有效降低抑郁障碍的复燃复发率。维持治疗结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一旦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应迅速复原治疗。
8. 抑郁症服药期间有什么禁忌吗?比如不能喝酒喝咖啡什么的?
不需要特别的禁忌。但不管是否服药,过量饮酒、喝咖啡、吸烟、暴饮暴食、偏食等不良习惯,对身体,尤其对抑郁症患者,都是非常不利的。还有一点特别要注意:如果所服药物会导致犯困,就不能进行高空作业、汽车驾驶、河海等水面上等相关的危险工作,因为这些工作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9.突然停药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突然擅自停药可能出现抗抑郁药物的戒断反应,尤其是服药已经超过4-6 周。突然停药1-2天内可能出现下列症状:焦虑、失眠或鲜明的梦境、头痛、头晕、乏力、易激惹、流感样症状(包括肌肉酸痛和颤抖)、恶心、电击感、抑郁复发。
出现抗抑郁药的戒断症状并不意味着你就对抗抑郁药成瘾了。成瘾是一种长期的、对大脑有害的改变,其特征是强烈地渴求感,对某种药品不能自拔,并且服用后会出现负面的后果,但抗抑郁药不会引起上述反应。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抗抑郁药的戒断反应,想要停药最好是要咨询精神科医生。医生一般会告知:你可以慢慢减量,一般需要几周或更长的时间,这样身体能够更加适应减药的过程。
10. 怎么停药呢?
对复发风险很低的患者,维持期治疗结束后可在数周内逐渐停药,如果存在残留症状,最好不停药。
停药期间建议随访,密切观察停药反应或复发迹象,必要时尽快恢复原有药物的有效剂量。停用抗抑郁药期间应关注可能出现的撤药反应。所有抗抑郁药都有可能出现撤药反应,半衰期越短的抗抑郁药发生撤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需要的撤药时间越长。
经过抗抑郁治疗,大部分患者的抑郁症状会缓解。首次抑郁发作缓解后约 15%~50%的患者不再复发。第3次以上发作,治疗缓解后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复发风险几乎是100%。抑郁症状缓解后,患者一般可恢复到病前功能水平,但有 20%~35%的患者会有残留症状,社会功能受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