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每个人失眠的原因各不相同。在医学上,失眠的原因可归纳为三大因素:易感因素、诱发因素、维持因素。
易感因素:指一个人性格敏感,胆小多疑,思虑重,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失眠的情况,比如天生睡觉很轻,一点声响都会影响到睡眠;有的人想事多,太过操心,自然睡不好;也有的人父母睡眠都不好,似乎也没有什么原因,就是睡不好。这都属于易感人群。
诱发因素:
- 因生理造成的失眠:环境的改变,会使人产生生理上的反应,如出差旅行中乘坐车、船、飞机时睡眠环境的变化;卧室内强光、噪音、过冷或过热,熬夜、倒夜班睡眠时间改变等都可能使人失眠。有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有的人则非常敏感、适应性差,环境一改变就睡不好。
- 服用药物和其他兴奋中枢神经的物质引起的失眠:服用中枢兴奋药物可导致失眠,如减肥药苯丙胺等。长期服用安眠药,一旦停掉,也会出现戒断症状——睡眠浅,噩梦多。茶、咖啡、可乐类饮料等含有咖啡碱,晚间饮用可引起失眠。酒精干扰人的睡眠结构,使睡眠变浅,饮酒过多或者一旦戒酒也会因戒断反应引起失眠。
- 心理、精神因素导致的失眠:焦虑、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等,都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生活的打击、工作与学习的压力、未遂的意愿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会使人产生心理和生理反应,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大脑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失眠。
- 因身体疾病造成的失眠:失眠的身体疾病有心脏病、肾病、呼吸道疾病、关节病、消化道疾病、高血压、鼾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颅内疾病、夜间肌阵挛综合征等。
- 有的人对睡眠的期望过高,认为睡的不好,身体上就有各种毛病。这种对睡眠的过分关注,增加了睡眠的压力,容易引起失眠。
维持因素:人难免有睡不好的时候,但有的人对这种偶尔失眠及其对身体的影响过于担心,一想到睡觉,就会条件反射地恐惧,老想着一定要睡好,反而使人更难入睡。这样就会形成害怕失眠——致力于睡眠——失眠——更害怕失眠的恶性循环。没有及时治疗,长此以往,很可能演变成慢性失眠。
失眠的解决办法
- 睡前可以进行足底按摩,放松身体,放松心情,按摩足底的神经可以辅助人的睡眠。
-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辅助睡眠的药物,谨遵医嘱。
- 调整好作息时间,提前准备睡觉,失眠的人不要熬夜,平复心情,放心入睡!
文章 突发晕厥如何处理,六个要点掌握 (二)
汪立燕
副主任医师
京东互联网医院
文章 人为什么会失眠?
汪立燕
副主任医师
成都双流京东互联网医院
文章 脑梗塞患者该如何预防复发?
汪立燕
副主任医师
成都双流京东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