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解郁,理气散结法治疗甲状腺腺瘤
患者甲状腺右侧发现一个3×3。5cm肿块,质偏硬,表面光滑,边缘清楚,作同位素扫描为“凉结节”,诊断为甲状腺腺瘤,需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对手术有顾虑,而要求用中药治疗。诊断时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惟心情急躁,烦躁易怒,胃纳不佳,月经不调,经来腹胀,苔薄腻,脉细弦。辨证为肝郁气结,日久化火,灼伤津液,痰火胶结,凝结成核。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散结,用逍遥散加减。
处方:柴胡9g当归9g白术12g茯苓12g白芍12g生甘草6g昆布24g夏枯草24g桔叶6g象贝母12g7帖。
服上药后自觉胃纳稍佳,肿块略见柔软,然未见缩小,动辄烦躁易怒,苔薄脉弦,治法仍照上意加减。
原方加:丹皮12g玄参12g天龙2条。药后肿块略有缩小,胃纳尚可,苔薄脉弦,前方既效,毋用更弦易辄。
原方去玄参,加黄药子12g煅牡蛎24g天龙改为3条。
连续服药18剂,甲状腺右侧肿块显著缩小,惟烦躁易怒,睡眠不熟,苔薄脉弦,再按原方治之。
原方去桔叶,加地骨皮24g炒枣仁12g。
嗣后患者以原方续服20余剂,后复诊时肿块消失。随访患者身体健康,甲状腺腺瘤未再复发。
按:本病例系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致成肿核。故在治疗时以逍遥散的柴胡疏肝解郁,白术、茯苓、当归、芍药等药益气养血。促进血行提高机体功能活力,同时以夏枯草清泄肝火,昆布、海藻、牡蛎等药消肿软坚,以助消散痰涎肿核之功。消补结合,使补不碍滞,消不伤正,相辅相承,共奏消散之功。此外,天龙对甲状腺腺瘤也有一定的消散作用,故常配合应用。
向本文作者提问

樊继波主治医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好评95%|接诊量42|响应时长37分钟
擅长:擅长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疑难杂症的中医药诊治。
¥30起
问医生
#预防#肿瘤科#中医#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瘤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颈部肿块、痛感、可上下移动多发于中青年女性治愈率高,多通过手术治疗简介甲状腺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侧,呈蝴蝶样,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能够制造出人体所需的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加快消耗能量,调节人体内钙的平衡和对其他荷尔蒙的敏感性。而甲状腺腺瘤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多发于中青年女性群体,主要表现为痛性肿块。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一般情况下,患者择期进行手术切除肿块即可治愈,预后通常较好。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颈部有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轻压时有痛感,但会随着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有一部分患者的肿块会被自身逐渐吸收,变得越来越小。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的肿块会越来越大,最终压迫到周围器官,产生一定的胀痛感。诊断依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颈部有肿块,并结合相关的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B超等),甲状腺肿物穿刺病理结果诊断。疾病类型甲状腺腺瘤按组织学形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滤泡型腺瘤乳头状型腺瘤混合型腺瘤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正常情况下,甲状腺腺瘤通过手术切除后即可治愈,如果有复发,可再进行手术切除。是否遗传?是,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