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

支原体感染潜伏期为1~3周。发病形式多样,多数患者仅以低热、疲乏为主,部分患者可出现突发高热并伴有明显的头痛、肌痛及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以干咳最为突出,常持续4周以上,多伴有明显的咽痛,偶有胸痛、痰中带血。呼吸道以外的症状中,以耳痛、麻疹样或猩红热皮疹较多见,极少数患者可伴发胃肠炎心包炎心肌炎脑膜脑炎脊髓炎溶血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关节炎及肝炎等。

向本文作者提问
吴炜·主治医师
吴炜主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76397|响应时长19分钟
擅长:上呼吸道感染,新冠病毒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20
问医生
#概述#病因#呼吸内科#呼吸内科#支原体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常为刺激性干咳)、喘憋、呼吸困难。体征轻,临床症状重,表现为症状和体征一致。主要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常引发溶血性贫血、心肌炎等。简介小儿支原体肺炎是指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发作性炎症,主要是间质性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又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引起发热、畏寒、厌食、咳嗽、头痛、胸痛、胸骨下疼痛、咽痛、恶心、呕吐等表现。好发于5-15岁的儿童[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通过药物治疗之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如果有积极治疗,可能会引发肺脓肿、渗出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症状表现典型症状为发热、畏寒、厌食、咳嗽、头痛、胸痛等,婴幼儿可表现为喘憋、呼吸困难、拒绝吃奶、吐奶、呕吐等。少数可闻及干湿啰音,但多很快消失,故体征轻;剧咳及发热等临床症状重,表现为症状和体征一致。诊断依据有发热、畏寒、厌食、咳嗽、头痛、胸痛等典型表现,但干、湿性啰音等体征轻;部分症状典型者,通常做MP检测,可从痰、鼻分泌物、咽拭子中分离培养出MP,提示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做胸部X线检查,可看到肺纹理增加、变粗、外形模糊及网络状影,发展到肺泡浸润时会显示为斑片状致密影,即可诊断。是否具有传染性?本病具有传染性。潜伏期为1-3周,从潜伏期到缓解期均具有传染性。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传染途径有哪些?小儿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和青年,婴幼儿亦少见,发病率为10%-30%[1]。是否可以治愈?本病可以治愈。确诊之后及时通过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症状明显改善,病情明显减轻。如果通过规范而有效地治疗,容易产生肺脓肿、渗出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吴炜·主治医师张晓蕊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