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到底怎么看?(一)

黄兰·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等内科系统疾病都有一定了解和掌握。能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
黄兰
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等内科系统疾病都有一定了解和掌握。能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
乙肝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脏炎症,是威胁我国人群健康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传播途径多样,可通过密切接触、母婴、血液和性传播。近九成感染者不会出现临床症状,而后,部分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原发性肝癌,对健康危害大,因此实验室诊断至关重要。 
 
  
关于乙肝的实验室诊断,乙肝两对半是必须占有很大一席之地。实际上 HBV 的免疫学标记一共 3 对,分别是 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体);HBeAg(乙肝 e 抗原)、HBeAb(乙肝 e 抗体);HBcAg(乙肝核心抗原)以及 HBcAb(乙肝核心抗体)。
 
由于 HBcAg 在血清中不易检出,所以只检测剩下的两对抗原抗体和一个单独的乙肝核心抗体,俗称两对半。
 
 
乙肝两对半
 
 
 
要知道怎么解读乙肝两对半,还是必须看看乙肝两对半(5 项)分别意味着什么?
 
作为感染届首屈一指的大哥大,乙肝病毒有双层衣壳,表面抗原位于外衣壳、e 抗原和核心抗原位于内衣壳,分别是 HBV 内衣壳蛋白的分泌型和结构型。
 
 
01
HBsAg(乙肝表面抗原)
 
 
顾名思义,既然是表面抗原,所以它位于乙肝病毒的表面。因为是在表面,所以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最先出现,在急性肝炎潜伏期即可出现阳性。是乙肝早期诊断和普查的指标。
 
02
HBsAb(乙肝表面抗体)
 
 
是机体针对乙肝表面抗原产生的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以暴揍表面抗原,所以在机体感染或接种乙肝疫苗后会出现。
 
 
HBsAg 与 HBsAb 同时阳性可能是不同亚型重复感染或病患正处于血清转换期,即 HBsAg 消失,同时伴 HBsAb 出现。血清转换期为临床上慢性乙肝治疗的最终目标,对临床个体化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3
HBeAg(乙肝 e 抗原)
 
 
乙肝 e 抗原是 HBV 内衣壳蛋白的分泌型,是一种可溶性抗原,主要存在于乙肝患者的外周血中,为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强的标志,一般出现的比 HBsAg 稍晚。
 
04
HBeAb(乙肝 e 抗体)
 
 
是机体针对乙肝 e 抗原产生的抗体,一般出现于 HBeAg 阴转后,阳性表示患者处于急性肝炎恢复期,病毒复制水平低,传染性下降,病变趋于静止。
 
 
HBeAg 和 HBeAb 同时阳性可见于 HBeAg 血清学转换,同样对临床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是目前临床上慢性乙肝治疗的近期目标。
 
05
HBcAg(乙肝核心抗原)
 
 
乙肝核心抗原是 HBV 内衣壳蛋白的结构型,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是个死肥宅,所以血液中含量甚微,不易检出。但是不是不出门就察觉不了的,因为它的抗原性强,感染早期即可刺激机体产生 HBcAb。
 
06
HBcAb(乙肝核心抗体)
 
 
作为针对 HBcAg 的抗体,简直是抗体届的耻辱,这丫并不会对乙肝病毒实施打击报复,它的存在只是提醒你 HBcAg 的存在和曾经存在过,你正在感染或者曾经感染,因为无论病毒是否被清除,此抗体均为阳性,可持续数年。
 
 
总结一下,HBsAg 最早出现、HBeAg 意味着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强的标志、HBcAb 提示正在感染或者既往感染。
#检查#诊断#呼吸内科#乙型肝炎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一种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急性损伤生活中非常常见,主要依靠体液、血液传播通过疾病预防和药物治疗,预后较好简介急性乙肝,即急性乙型肝炎,是由于近期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HBV),造成肝脏急性损伤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振、恶心、呕吐、腹痛、低热、黄疸等症状,半数患者可症状,故部分患者是通过体检发现感染了肝炎病毒。本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体液(如唾液、汗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和母婴等方式传播,急、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为本病的传染源,预防当可造成疾病的传播,本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如护肝药、免疫调节剂、抗病毒药物等,以恢复肝功能[1]。治疗及时,预防得当,预后较好。若未及时规范治疗,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症状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振、恶心、呕吐、腹痛、低热、黄疸等非特异性症状。诊断依据本病主要是通过病史(是否有乙肝患者接触史)、症状(乏力、食欲振、恶心、呕吐、腹痛、低热、黄疸)、体征(肝肿大,压痛,脾肿大等)及血液生化检查,显示乙肝病毒检测阳性,进行诊断[1]。急性乙肝有哪些类型?根据有发生黄疸分为2类[1]: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是否具有传染性?本病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注射等)、体液传播(如唾液、汗液、精液等)、母婴传播(如胎盘、分娩、哺乳等)[1]。怎么预防?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筛查,做好血源监测,避免血液传播。推广一次性治疗用品(比如注射器、注射针头等),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比如手术刀片)要严格消毒灭菌。采取主动和被动免疫以阻断母婴传播。减少安全的性行为,尽量固定一个性伴侣,且做好性生活中的保护工作(比如佩戴安全套),及时进行身体检查。生活用具应专用,接触患者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1~59岁一般人群的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如护肝药、免疫调节剂、抗病毒药物等,以恢复肝功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黄兰·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等内科系统疾病都有一定了解和掌握。能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王超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