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

损害主要包括病理性的损害和功能性的损害,以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血尿蛋白尿,或者是影像学检查异常)。

它的分期方法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来分期的。

  • 慢性肾脏病一期:肾小球滤过率大于等于 90 毫升每分钟 1.73 平方米;
  • 慢性肾脏病 2 期:肾小球滤过率 60~89 毫升每分钟 1.73 平方米;
  • 慢性肾脏病 3 期:肾小球滤过率 30~59 毫升每分钟 1.73 平方米;
  • 慢性肾脏病 4 期:肾小球滤过率 15~29 毫升每分钟 1.73 平方米;
  • 慢性肾脏病 5 期:也就是终末期肾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 15 毫升每分钟 1.73 平方米。

肾功能代偿期相当于慢性肾脏病 2 期,失代偿期相当于慢性肾脏病 3 期,肾衰竭期相当于慢性肾脏病 4 期,尿毒症期相当于慢性肾脏病 5 期。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脾肾两虚尿频尿不尽,中医治疗有妙招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可能会遇到尿频尿不尽的症状。这种情况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生活质量。那么,当出现脾肾两虚导致的尿频尿不尽症状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脾肾两虚的概念。中医认为,脾肾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脾主运化,肾主水液代谢。当脾肾功能失调时,容易出现尿频尿不尽的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尿频尿不尽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如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等。通过尿常规、B超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2. 采取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脾肾两虚引起的尿频尿不尽,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3. 日常保养。平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 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影响脾肾功能,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个案例:李先生,50岁,最近一段时间频繁出现尿频尿不尽的症状,伴有腰酸背痛。经过检查,诊断为脾肾两虚。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和日常保养,症状明显改善。

健康管理专家

13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肌酐检查

在体检和疾病诊断中,抽血检查的血肌酐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血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血肌酐水平可以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临床上,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值常被用来判断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然而,这两项指标在肾功能严重损害时才明显升高,不能作为早期诊断指标。相比之下,血肌酐的意义更大,因为它更敏感地反映了肾脏的功能状态。 肾内科门诊常用的检查抽血表现为血肌酐,而尿检则主要检查尿肌酐。血肌酐的正常范围通常在44-97μmol/L之间。如果血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值,可能表示肾脏功能受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血肌酐水平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肌肉质量、饮食和某些药物的使用等。因此,在解读体检报告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肌酐检查在许多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等。对于这些疾病,定期监测血肌酐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医疗之窗

1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血肌酐检查需要空腹吗

血肌酐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用于评估肾脏的功能。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在检查前进行空腹,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为什么需要空腹?这是因为在进食后,血液中的肌酐水平可能会暂时升高,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空腹状态下,血液中的肌酐水平相对稳定,可以更好地反映肾脏的真实情况。 如果在非空腹状态下进行血肌酐检查,可能会导致误诊或漏诊。例如,如果一个人的肾功能实际上已经受损,但由于进食后血液中的肌酐水平升高,检查结果可能显示肾功能正常。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肾功能正常,但由于进食后血液中的肌酐水平升高,检查结果可能显示肾功能异常。 因此,在进行血肌酐检查前,务必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空腹准备。一般来说,需要在检查前8-12小时内停止进食和饮水。当然,具体的空腹时间可能会因个人情况而异,应根据医生的具体指示进行。 此外,除了空腹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血肌酐检查结果,如药物使用、剧烈运动等。因此,在检查前,应向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以便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评估。

医疗新知速递

14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肾功能检查尿素肌酐低

在进行肾功能检查时,如果结果显示尿素和肌酐的水平偏低,很多人会感到担忧。然而,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一定意味着肾脏出现了问题。相反,它可能是由于蛋白质营养不良、肌肉容量较少或其他非肾脏相关的因素引起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尿素和肌酐的生理意义。尿素是人体代谢蛋白质后产生的废物,而肌酐则是肌肉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肾脏会过滤掉这些废物并排出体外。因此,尿素和肌酐的水平可以反映肾脏的过滤能力和蛋白质代谢状态。 如果一个人在肾功能检查中出现尿素和肌酐偏低的情况,但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通常不需要过于担心。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1. 蛋白质营养不良:如果一个人的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蛋白质,身体就无法产生足够的尿素和肌酐,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偏低。解决方法是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如瘦肉、鸡蛋和牛奶等。 2. 肌肉容量较少:肌肉是肌酐的主要来源。如果一个人的肌肉容量较少,自然就会导致肌酐水平偏低。这种情况在老年人、长期卧床或患有某些疾病(如肌无力症)的人群中比较常见。 3. 其他非肾脏相关的因素:例如,某些药物的使用、急性感染或脱水等也可能影响尿素和肌酐的水平。 总之,如果你在肾功能检查中发现尿素和肌酐偏低,但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首先应该检查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否合理。如果有必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当出现明显的肾脏相关症状时,才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数字健康领航者

14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怎么检查肌酐

肌酐是我们身体内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由肌肉组织产生。它通过肾脏排泄出体外,因此血液中的肌酐水平可以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检查肌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抽血化验和实验室检测。 抽血化验是最常见的检查方法。医生会从你的静脉中抽取一定量的血液样本,然后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这个过程通常只需要几分钟,结果也可以在数小时内获得。实验室检测则更加精确,通常用于特殊情况下的肌酐水平监测。 肌酐不受年龄、肌肉活动、营养状态等因素影响,肌酐增高提示肾功能不全。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为44到133微摩尔每升。当血肌酐超过133微摩尔每升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害,已经进入到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根据肌酐升高程度,又可分为不同时期。大于133微摩尔每升为炎性损害期,大于186微摩尔每升为肾功能损害期,大于451微摩尔每升为肾衰竭期。 如果你的肌酐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医生可能会建议你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肾脏是否受损。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也可以帮助维持肾脏的健康。

医疗新知速递

14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血肌酐是那个检查项目

血清肌酐是通过抽取受检者的静脉血液进行的检查,临床主要用于评估肾功能。 血清肌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体内肌酐生成量恒定的情况下,其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因此,血清肌酐浓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 一般人体肾功能正常时,肌酐排出率恒定,当肾实质受到损害时,肾小球的滤过率就会降低。当滤过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血清肌酐浓度就会急剧上升。 一般成年男性血清肌酐的正常范围为59-104μmol/L,成年女性为45-84μmol/L。如果检测值高于正常范围,则提示受检者存在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等情况。如果检测值低于正常范围,通常与消瘦、营养不良等情况有关,临床较为少见,意义不大。 建议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尽量保证1500-2000ml的饮水量,注意休息,戒烟戒酒,保持积极的心态,适当增加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运动,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应积极就医,遵医嘱进行规范的诊治。

中医养生之道

11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血清肌酐检查

血清肌酐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评估病人的肾功能状态。血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血肌酐水平可以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 目前,血肌酐的检查主要有两种方法:苦味酸法和酶法。苦味酸法曾经是最常用的方法,但由于其准确性较差,已经被大多数医院淘汰。现在,酶法是更为普遍和推荐的方法。酶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可以更好地反映肾脏的实际功能状态。 如果病人的血肌酐水平升高,通常意味着肾功能不全。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急性肾损伤还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同时,血肌酐水平也可以用来评估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通过血肌酐水平可以计算出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从而更准确地了解肾脏的功能状态。 总之,血清肌酐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测项目,对于评估和监测肾功能状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选择更准确的检测方法和正确解读检测结果,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肾脏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老年健康守护者

1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血肌酐做什么检查

血肌酐是体检中常见的一项检查项目,主要用于评估肾脏的健康状况。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情况下,肌肉组织在进行代谢活动时会产生一定量的肌酐,这些肌酐随后被肾脏过滤并排出体外。因此,血液中的肌酐水平可以反映肾脏的清除能力。如果肾功能出现异常,肌酐的排泄会受到影响,导致血液中的肌酐水平升高。反之,如果血液中的肌酐水平正常,通常说明肾脏的功能良好。 在体检中,医生会根据血肌酐的检测结果来判断肾脏的健康状况。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血肌酐正常范围是44-106微摩尔/升。如果血肌酐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肾脏功能受损,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除了肾脏疾病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影响血肌酐水平。例如,剧烈运动、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或有大量肌肉损伤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血肌酐水平升高。因此,在解读体检报告时,需要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血肌酐检查是评估肾脏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定期检查血肌酐水平,可以及早发现肾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保护肾脏健康。

跨界医疗探索者

13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肌酐是检查什么的

在日常体检中,抽血检查中常见的一项指标就是血肌酐。那么,血肌酐究竟是用来检查什么的呢? 血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肾脏会将其过滤并排出体外。但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血肌酐的水平就会升高。因此,临床上常用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值来判断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两者均在肾功能严重损害时才明显升高,故不能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在肾内科门诊中,抽血表现为血肌酐,尿检则为尿肌酐。相比之下,血肌酐的意义更大。因为血肌酐的变化更能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而尿肌酐则可能受到尿量、饮食等因素的影响。 总之,血肌酐是用来检查肾脏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监测血肌酐的水平,医生可以了解肾脏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因此,在进行体检时,务必关注血肌酐的值,以便早期发现和预防肾脏疾病。

疾病解码者

13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抽血检查肌酐

血肌酐是肾功能中的重要指标,通过抽血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为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建议在进行血肌酐抽血检查前,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3天,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当血肌酐水平升高时,需要考虑是否患者的肾功能出现问题,并判断是急性还是慢性过程。急性肾衰竭通常有明显的诱因,如感染或药物引起的过敏性间质性肾炎;而慢性肾衰竭的病程较长,肾脏彩超可能显示慢性病变特征,如皮髓质分界不清、血流分布稀疏等。 除了血肌酐检查外,还需同时检查尿常规、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以及血清免疫学指标和传染性指标,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和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原因。这些检查结果将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指导用药,进而保护肾功能。

跨界医疗探索者

12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