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

冻疮是与寒冷、潮湿相关的末梢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好发于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皮损常表现为红斑或结节,严重时皮损部位可见水疱、溃疡,以及自觉瘙痒、肿胀或疼痛。病情严重时可损伤肌肉、骨骼,引起全身症状。常发于冬季及初春天气寒冷季节,且易来年复发。冻疮是指机体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失常,血液循环障碍和细胞代谢不良,继而发生微循环方面的改变。此外,周围血液循环不良、缺乏运动、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鞋袜过紧均可加重本病。冻疮主要发生在手足、耳廓、鼻等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多呈对称性。轻者受冻部位多先觉寒冷感及针刺样疼痛,继则出现皮肤紫色红斑、结节,自觉瘙痒、疼痛;重者皮损呈大小不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自觉疼痛剧烈或局部感觉消失,严重者可导致肌肉、筋骨损伤。部分患者出现全身冻疮,可见发绀、四肢无力、昏昏欲睡、昏迷等症状。治疗冻疮治疗主要以修护皮肤、治疗皮损、改善血管循环为主要目的,通常选择外用药物,病情严重者配合系统药物口服治疗。一般治疗改善环境,脱离低温潮湿环境,加强保暖,外出时佩戴帽子、手套等保暖物品,穿宽松鞋袜并保持清爽干燥。药物治疗外用药物维生素E软膏外用具有保护皮肤,润肤、止痒的作用,皮损未破溃时外涂于患处,可护肤并缓解瘙痒,且副作用小。冻疮软膏如皮损未破溃可外用,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止痛、止痒,且可轻度抗菌、消炎。用本品适量涂于患处,并加以轻揉。莫匹罗星软膏已破溃皮损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抗感染治疗,使用本品前后应洗手,建议用洁净脱脂棉或棉签蘸取和涂抹。治疗结束后,将本品剩余未用完部分丢弃,禁用于对莫匹罗星或其他含聚乙二醇软膏过敏者。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冻疮是体内阳气不足,受寒后血凝气滞,肌肤失养导致,因此需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中药外用洗剂患者可使用桂附煎,热时熏患处,温时洗、浸泡患处。外用用中药膏剂使用当归粉、干姜粉、蒲公英粉、甘油、凡士林制成膏剂备用。全身治疗可选择当归四逆汤水煎服用,同时药渣再煎,取液浸泡患处,也可选择四妙勇安汤水煎服用。预后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冻疮通常能够减轻或消除,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如不及时就医治疗,可能会对肌肉、骨骼造成伤害。饮食冻疮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为主,加强营养,丰富饮食,应多食高蛋白、维生素丰富、防寒保暖及增进血液循环的食物。饮食调理宜多食用含高蛋白的食物,例如豆腐、鸡肉、精瘦肉、牛奶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防寒保暖及增进血液循环食物,例如牛肉、羊肉、辣椒、生姜、大蒜、肉桂、韭菜,当归生姜羊肉汤、生姜牛肉汤均可适当食用。护理冻疮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皮损愈合,止痒、止痛,改善血液循环为主,冻疮还需避免皮肤创面合并感染,或在感染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等。冻疮为常见疾病,其发生与环境及自身密切相关,故平日应做好保暖防护,加强体育锻炼,避免产生冻疮对皮肤甚至对肌肉、骨骼造成严重伤害。普及预防知识,加强体育锻炼,避免出现饥饿、疲惫乏力、营养不良等情况。平日可经常按摩易发生冻疮处,促进血液循环;经常用热水、冷水交替洗手洗脸,改善毛细血管收缩功能。每日睡前可用温热水泡脚,防治冻疮发生。在寒冷环境下工作人员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手、足、耳、鼻等肢端及暴露部位,要加强防护。作业时间不宜过长,穿宽松鞋袜并保持干爽。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杨亦伟·副主任医师
杨亦伟副主任医师可处方
宁波市江北区孔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好评100%|接诊量101244|响应时长234分钟
擅长:全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特别是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高尿酸血症等,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常见的急性疾病等!
¥51
问医生
#概述#皮肤科#足冻疮#外科其他病(冻疮病)#面部冻伤
阅读数 1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