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免疫组化(一)

   1、ER:雌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比阴性患者要好,加号越多越好。
  2、PR:孕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比阴性患者要好。
 
  为何ER、PR阳性预后好呢?这是因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和PR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如果ER和(或)PR阳性,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和(或)PR阴性,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两者同时阳性预后最好,如一个阳性一个阴性中,雌激素阳性要好于孕激素阳性。两者都是阴性预后不好。阳性者可以术后或术前使用内分泌治疗。
 
  3、Her-2(CerbB-2):其与预后是双刃剑,具体原因如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一种原癌基因。它的过度表达即出现加号表明患者预后不好。同时也提示患者易于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上述两种激素受体可能缺乏。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但Fish检测两个加号以上者有进行生物靶向治疗的可能。即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向本文作者提问
袁晓英·主治医师
袁晓英主治医师自营医生可处方
渠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好评100%|接诊量669|响应时长16分钟
擅长:擅长西药配伍,用药指导等。对常见病,基础病的诊断,治疗能熟练掌握。对常见病的预防能做出合理健康指导。
¥29
问医生
#女性健康#概述#其他科#乳腺癌#乳癌病
阅读数 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少见且起病隐匿,常为痛性肿块短期迅速增大症状主要为乳房皮肤红肿,可伴有淋巴结肿大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简介乳腺肉瘤为一种发生在乳腺的间叶组织特殊的恶性肿瘤,较少见,常起病隐匿,某些分型易误诊,表现为乳腺痛性肿块,可出现短期内迅速增大。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常分可为两种。一种是上皮成分的乳腺肉瘤,如骨肉瘤、血管肉瘤、纤维肉瘤及脂肪肉瘤等,另一种即为乳腺癌肉瘤,是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癌与乳腺肉瘤以任意成分、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病变,如叶状囊肉瘤。乳腺肉瘤主要指前一种,能治愈,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1][3]。症状表现[1-2]:乳房肿块:常为痛性,根据分型同,生长可缓慢,也可短期内迅速增长;乳房皮肤异常:肿瘤过大,可将皮肤撑至菲薄、可见曲张血管,或可发红,若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病,亦可出现皮肤破溃、感染等;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转移:分化差可出现早期转移,可转移至肺、脑、骨等部位,根据同部位症状同。诊断依据[1-2]:依据患者胸部肿块症状加查体,结合病理检查证实为肉瘤,可确诊该疾病。疾病类型[1-5]:乳腺叶状囊肉瘤:由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组成,其上皮成分少,分化良好,间质成分丰富,且有明显异型性,肿瘤有部分或完整的包膜,切面灰白、鱼肉状,有时可见裂隙,呈分叶结构,故而得名。主要表现为乳腺痛性肿块,根据病程同,较长者,增长缓慢,亦可出现短期内迅速增大,WHO(2003)改称其为叶状肿瘤,根据其组织学的特点再将它们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类;乳腺血管肉瘤:是高度致死性的罕见肿瘤,占乳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05%,占乳腺肉瘤的9%。可表现为迅速增长的痛性肿块,也可明显肿块,仅为乳腺弥漫性肿大或持续性的皮下出血,病变处表面皮肤呈红色或蓝色,常易误诊;乳腺纤维肉瘤:易误诊,取材、诊断时需仔细观察有上皮成分,以除外叶状囊肉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鉴别。肿块常体积巨大,乳房皮肤易出现溃烂;乳腺脂肪肉瘤、乳腺骨肉瘤等:与其他部位的脂肪肉瘤、骨肉瘤明显区别,主要依靠病理检查进行鉴别。表现为乳腺肿块呈膨胀性生长,手术治疗效果较佳。是否常见[1-2]?常见,乳腺肉瘤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12-3%,其中以纤维肉瘤最多见,占70%左右,乳腺血管瘤占乳腺肉瘤的9%。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绝经期前后均可发病。是否可以治愈[1-2]?可治愈。是否遗传?否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袁晓英·主治医师杨雪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