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疾病有哪些疾病

临床上血栓性疾病有很多,血栓性的疾病,通常分为动脉性的血栓性疾病,静脉性的血栓性疾病,还有毛细血管性的血栓性疾病。动脉性的血栓性疾病比如常见的冠心病,它属于冠状动脉产生这种血栓或者栓塞,还有脑血管的疾病,比如通常说的脑梗塞、中风等。另外还有一些比如其他的肾血管血栓,还有肠系膜下血管的血栓,还有外周动脉、上下肢动脉的血栓,都属于动脉性的血栓性疾病。还有静脉性血栓性疾病,静脉性血栓性疾病往往比较多见的是下肢的深静脉血栓,这个比较多见。另外还有一些栓塞,比如一些栓子脱落,造成的栓塞,栓塞性的疾病,比如肺栓塞、肺梗塞等,这样的一些疾病。除此以外,还有毛细血管性的血栓性疾病,比如通常说的血管弥漫性的血栓形成(DIC)等等,往往见于临床比较重的一些情况,还有一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性的血栓性疾病,主要就是这些。

向本文作者提问
于英儒·主治医师
于英儒主治医师可处方
寿光市马店医院全科
好评100%|接诊量104291|响应时长31分钟
擅长:神经内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50
问医生
#男性健康#女性健康#概述#血栓性静脉炎#小脑前下动脉血栓形成
阅读数 2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常有肢体力、口眼歪斜、言语清等症状好发于中老年人,复发率高、复发次数越多,病死率、致残率越高应尽早开始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复发简介脑血栓形成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名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60%。该病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基础上,脑动脉的管腔狭窄、闭塞,进而发生血栓形成,导致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有肢体力或发麻、口眼歪斜、言语清、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可危及生命。该病的病死率约10%,致残率超过50%,存活者中超过40%可复发,且复发次数越多病死率和致残率越高,因此患者应尽早开始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溶栓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如器械取栓)。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后可以开始早期康复治疗。日常生活中应积极控制可预防的危险因素,降低复发的风险[1]。症状表现:主要有肢体力或发麻、口眼歪斜、言语清、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可危及生命。诊断依据:医生除了采集病史(如询问患者症状、既往史等)和系统查体之外,还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如颅脑CT、核磁共振等)及实验室检查(如血糖、电解质等)等检查手段来综合诊断。脑血栓形成有哪些类型?按照病变部位,本病可分为:颈内动脉血栓形成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60%。2016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276.75/10万[1-2]。是否可以治愈?可治愈。经过及时有效的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明显缓解症状,改善预后,减少复发,降低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如果患者未及时接受治疗或治疗当,病情持续,最终可导致死亡。是否遗传?本病是遗传病,但是可由相关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引起,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否医保范围?是
于英儒·主治医师田宏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