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啥感觉也没有,如何能知道身体是否受到了损伤?

不药博士·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不药博士
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昨天和一帮兄弟吃饭,一个个都是酒鬼,一个33岁尿酸持续500多,一个34岁血压也是持续140/90上下。他们之所以都不重视,是因为都没有任何的症状,啥感觉也没有。不过席间倒也咨询了如何能知道身体是否受到了损伤?

这篇文章,咱们就来说说,体检血压高,如何能知道身体是否受到损伤了呢?毫不忌口的饮食应该如何合理劝阻呢?没感觉不等于没危害,罗马不是一天建造的,高血压也不是一天形成的。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毫无疑问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升高,血压水平整体也会逐渐升高,以收缩压(高压)更为明显。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就像温水煮青蛙,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感觉不到有任何不适,但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比如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此现象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体检一般是在早晨进行,早晨血压值会高一些,但是血压已经到142/90了,妥妥的已经可以被诊断为高血压了。18岁以上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会有症状,而且通常会非常的明显,比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此时如果不用药物控制血压,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啥感觉也没有,如何能知道身体是否受到了损伤?

与一些感染性疾病不同,高血压看不见,摸不着,与病毒和细菌不同,高血压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一旦发病,就和患者如影随形,挥之不去。通常,也就是大多数情况下,高血压初期都是无任何症状的,感觉不到,一般都是在体检时候发现,等到有症状的时候,已经妥妥的高血压了。

上面也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要想知道对身体是否有损伤,一定要明确这个140/90的血压高值是出现在什么阶段:

1、定期体检,对自己身体的血压情况有较好的把握,那么可以认为,这个血压高值出现在早期,或者是一个短暂的、一过性的血压高。

这种情况下,身体并没有受到损伤,但是要高度警惕,通常我们会建议患者及时的调整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如果血压还是达不到正常水平,就要及时服用降压药,保护靶器官免遭损伤。

2、不知道什么时候高起来的,这种情况最复杂,那么我们必须辅助采取一些检查手段来辅助判断身体的损伤程度。高血压是通过损伤血管,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影响对组织器官供血供氧或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而损害器官的,所以通常高血压靶器官是指心、脑、眼、肾、血管等,那么检查,也应该重点检查这些器官。

先说血管,可以用颈动脉彩超来检查血管是否受到了损伤,也可以拍核磁,都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眼底细小血管是全身唯一肉眼可见的血管,可以定期的检查一下眼底视网膜,能及时的发现血管的病变,对于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极具价值。

再说心脏,检查心脏的方法很多,比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运动试验等等都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

最后可以检查一下肾脏,当肾脏发生损害时,血压会进一步升高,进而导致肾损害的加重,如此恶性循环。肾功能检查可以查看血清肌酐、尿常规等等,评判肾脏是否有损害。

【不药博士】简介:此博士哥哥药学出身,却也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营养师,人帅不帅不知道,但内容一定很帅!求关注!

#概述#检查#高血压
阅读数 1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有头痛、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主要有药物、介入治疗等,随病因同有差异若早期干预,死亡率高,3年病死率达50%以上简介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症状表现:本病通常会引起任何特定症状,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诊断依据: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等)、以及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内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螺旋CT血管成像等),提示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可做出诊断[3]。肾动脉狭窄有哪些类型?根据该病主要病因,可将此病分型为:纤维肌性发育良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高脂血症所致的肾动脉狭窄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常见,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通过相关治疗各种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或疾病本身并有痊愈,但是患者的生存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方案随病因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不药博士·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张凌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