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尿蛋白的一切?为您解答疑惑

1.持续性蛋白尿,是肾脏病的主要证据之一
 
2.尿蛋白控制不佳,是引起肾病患者肾功能恶化最重要的因素
 
3.将尿蛋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肾友阻止肾病发展为尿毒症的最重要手段
 
4.虽然绝大多数肾病患者存在尿蛋白增多,但不同肾友的病因和病理表现,多种多样
 
5.总的来说,导致肾友尿蛋白,排在前三位的病因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高血压
 
6.具体肾病类型,有的可以根据患者年纪、发病特点进行临床推断,有的不好判断,需要肾穿刺明确
 
7.引起尿蛋白的各类常见原发和继发肾小球疾病介绍:IgA 肾病, 微小病变, 膜性肾病, FSGS, 过敏性紫癜肾炎, 狼疮肾炎, 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另外患教再做具体介绍
 
8.青少年儿童出现的尿蛋白,要注意排除直立性蛋白尿:卧位尿蛋白完全正常,而直立位蛋白尿异常。直立性蛋白尿远期预后好,通常不影响肾功能。
 
9.蛋白尿治好了,不等于肾脏损伤也都跟着痊愈了
 
10.对于肾友而言,尿蛋白不是只管一阵子,而是要管一辈子。除了少数肾病类型比如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微小病变,可以治愈,大部分肾病难以彻底治愈
 
11.即便尿蛋白已经转阴了的患者,也必须定期3-6个月左右去复查
 
12.正常人每天(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150mg以内
 
13.可以通过收集患者全天的尿液,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评估尿蛋白严重程度
 
14.尿蛋白0.15~1g/天,轻度蛋白尿
 
15.尿蛋白1~3.5g/天,中度蛋白尿
 
16.尿蛋白大于3.5g/天,重度蛋白尿,又叫肾病范围蛋白尿
 
17.不是所有蛋白尿患者都需要进行肾穿刺
 
18.一般来说,成人持续性0.5~1g以上的尿蛋白,可以考虑肾穿刺明确病理,有助于指导下一步治疗
 
19.部分患者也可以保守一点对待,医生先按照经验性治疗,看蛋白尿治疗效果再决定穿不穿刺,有的患者效果好也可以继续目前治疗暂缓不穿
 
20.总之,做不做肾穿刺,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需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找专业医生帮你权衡利弊
 
21.蛋白尿有4种基本类型:肾小球性尿蛋白,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后性蛋白尿。
 
22.许多患者的尿蛋白成分,可以存在不止一种类型,比如有的患者既有肾小球尿蛋白,也有肾小管性蛋白尿。
 
23.肾小球性蛋白尿是指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滤过的大分子蛋白,最主要的是白蛋白,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的患者。
 
24.肾小管性蛋白尿是指一些小分子蛋白尿,比如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视黄醇结合蛋白等(这些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几乎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见于各种肾小管间质疾病、以及肾小球疾病引起肾小管损害。
 
25.溢出性蛋白尿,最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26.肾后性蛋白尿,主要见于泌尿系感染、肾结石肿瘤
 
27.尿蛋白有许多种检验方法: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肌酐比(PCR)、尿白蛋白肌酐比(ACR)、肾早损、尿蛋白电泳
 
28.24小时尿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只测定尿中白蛋白;而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尿蛋白肌酐比,测定的是尿中所有蛋白
 
29.ACR小于30mg/g,或24小时尿白蛋白小于30mg,正常范围
 
30.ACR30-300mg/g,或24小时尿白蛋白30-300mg,常称为“微量白蛋白尿”
 
31.ACR大于300mg/g,或24小时尿白蛋白大于300mg,常称为“显著白蛋白尿”
 
32.化验尿蛋白异常,通常需要重复检验。正常人也偶尔可以出现短暂的、一过性尿蛋白异常
 
33.尿中有很多泡沫,可能是蛋白尿引起,也可能不是
 
34.别用泡沫多少判尿蛋白多少,以尿检结果为准
 
35.治疗尿蛋白,常用药有RAS阻断剂(名字带有沙坦或普利的药物),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环孢素、来氟米特、硫唑嘌呤、雷公藤制剂)、免疫调节剂(羟氯喹)、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
 
36.药物有正作用就有副作用,当使用药物的受益远远大于可能的副作用危害,利大于弊就可以考虑使用,服药请遵医嘱
 
37.肾病患者的尿蛋白,不是必须降到正常范围内。一般来说,0.5g以内的尿蛋白已经对肾功能影响很小,很优秀的指标
 
38.从尿蛋白高,到尿蛋白控制到0.5g以内,有的人几个月,有的人要几年,每个人病情不同,别着急,肾病是慢性子病,多给自己和医生一些耐心和信心
 
39.蛋白尿患者,部分患者最终能全部停药,大多患者需终身维持药物治疗,要有长期战斗的准备
 
40.RAS阻断剂(名字中带有“沙坦”和“普利”的药)通常长期、或者终身服用,是慢性肾病患者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主要药物,别擅自乱停用,能不能停药问医生
 
41.别指望偏方、神药一喝就好,不管说的多么天花乱坠,那都是骗子,不仅会延误病情,还因为你滥用各种不明成分、肾毒性药物加速走入肾衰竭
 
42.配合正规医生吃药、复查,才是真正的捷径
 
 
43.控制好尿蛋白,不能只靠医生,患者自己的行为也很重要
 
44.吃盐太多,会增加尿蛋白
 
45.控盐,是降低尿蛋白最有效的饮食管理手段
 
46.这里说的控盐,不只是炒菜用食用盐,还有各种含盐调味料、各种包装食品的盐分
 
47.熬夜,每晚睡眠时间少于5-6小时会增加尿蛋白排泄
 
48.抽烟会加大尿蛋白控制难度
 
49.戒烟,还能显著降低蛋白尿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50.肥胖会增加尿蛋白。控制好体重,别太瘦也别太胖
 
51.各种感染,比如扁桃体炎牙周炎咽喉炎肺炎胃肠炎等,都有可能增多尿蛋白
 
52.蛋白尿患者可以体育锻炼
 
53.缺乏锻炼的人,感染会更频繁,蛋白尿更不好控制
 
54.如果大量蛋白尿、水肿尚未控制稳定,可以以走路、打太极等温和的运动方式为主
 
55.蛋白尿控制较为稳定后,肾友运动项目没有多少限制,可以慢跑、打球、爬山等,主要是根据个人运动耐力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56.血压没有达标(肾病患者目标血压130/80以内),尿蛋白也不容易控制好
向本文作者提问
邓新明·主治医师
邓新明主治医师可处方
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肾病科
好评100%|接诊量1575|响应时长5分钟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腰酸、腰痛、早泄,阳痿,遗精,性功能障碍,肾炎、肾病、水肿、血尿、蛋白尿、泡沫尿、夜尿多、肾病综合症、结石、痛风、关节痛、肾衰、尿毒症、血液腹膜透析。
¥19
问医生
#概述#诊断#常见症状#肾病内科#慢性肾脏病,3期#慢性肾脏病,1期#慢性肾病#蛋白尿
阅读数 142021-07-0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指多种原因导致肾脏损伤,病程超过3个月早期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目前法治愈,严重者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简介慢性肾病是由原发性肾脏疾病和各种继发性肾脏疾病以及各种先天、遗传性肾脏疾病等导致肾脏病的临床统称,通常病程时间>3个月。慢性肾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心血管并发症、贫血及肾性骨病等,其中最早和最突出的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可进展为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病目前法治愈,治疗包含针对原发疾病、加重因素的治疗以及给予一体化治疗,尽早给予规范治疗的患者可延缓患者肾功能进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如未能及时诊治的患者最终可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生死亡。症状表现:慢性肾病早期可明显的临床症状,病情进展涉及多个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时可出现临床症状,最早和最突出的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诊断依据:慢性肾病依据病史(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异常脂质血症、慢性肾病家族史等病史)、体检(如外周水肿等)及实验室检查可确定,某些特殊检查如B超、X线检查、核磁共振及CT检查等有助于确定原发病。慢性肾病有哪些类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可分为:慢性肾病1期(肾功能正常,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1.73m2),并且有肾脏损害)慢性肾病2期(肾功能轻度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为60~89ml/(min·1.73m2),有肾脏损害)慢性肾病3期(肾功能中度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为30~59ml/(min·1.73m2))慢性肾病4期(肾功能重度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为15~29ml/(min·1.73m2))慢性肾病5期(肾衰竭,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1.73m2))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目前全世界有超过5亿人患有同程度的慢性肾病,我国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为10%~13%,其中成年人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为10.8%[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慢性肾病确诊后需要及时规范进行原发病治疗和一体化治疗,大部分患者可延缓肾功能进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如未能及时诊疗的慢性肾病患者,可因心血管严重并发症而出现死亡。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邓新明·主治医师范秋灵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