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郜建新

治关节炎要注意护胃

治关节炎要注意护胃

有不少风湿病患者因关节疼痛长年服用止痛药,甚至随意加量,还有的长年服用激素和非甾体类止痛药,导致胃肠道粘膜受损,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糜烂,严重者出现黑便、消化道出血贫血,为此有必要提醒大家,治关节炎一定要注意护胃。

非甾体止痛药分选择性环氧化酶-2(Coⅹ-2)抑制剂和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像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属于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胃肠道刺激相对较小,可以酌情选用。已经长期服用止痛药和激素等药者,也要重视护胃,可以做胃肠镜检查,酌情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或胃粘膜保护药替普瑞硐等。

如果关节炎患者查出幽门杆菌(Hp)阳性,则应进行兼顾治疗,在服用四联抗HP时,注意合理造择治疗关节炎的药物。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文章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是一种什么病?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种以视神经炎和脊髓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高复发性和高致残性,大多数NMOSD患者体内存在血清特异性抗水通道蛋白4的自身抗体(AQP4-IgG)。基于住院病历系统和医保数据,我国NMOSD发病率分别为0.45/10万 和0.41/10万 ,推测实际发病率会高于这些数字,患病率尚未知。NMOSD的诊断一般采用2015年国际视神经脊髓炎诊断小组(International Panel for NMO Diagnosis,IPND)提出的修订诊断标准 ,血清学AQP4-IgG阳性即可诊断NMOSD,而不依赖于脑脊液检测。AQP4抗体阳性的NMOSD患者复发风险较抗体阴性的患者高,血清AQP4的抗体滴度与疾病是否活动无关,但可提示疾病在发作期的严重程度。急性期使用免疫治疗后抗体滴度的降低可作为治疗有效的评价指标之一 。 近十年来NMOSD领域最突出的是,完成了多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国际上已批准三类免疫疗法用于预防AQP4-IgG阳性NMOSD,包括补体抑制剂(依库珠单抗和雷夫利珠单抗)、IL-6R阻断剂(萨特利珠单抗)和B细胞删除疗法(抗CD19伊奈利珠单抗) 。我国的TANGO研究和日本的RIN-1研究也分别证实抗IL-6R单抗托珠单抗和抗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治疗NMOSD的有效性 。这些疗法有可能取代口服激素和传统的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和吗替麦考酚酯等,成为治疗AQP4-IgG阳性NMOSD的主要方法。由于这些疗法之间尚无头对头的比较性研究,临床应用的优选顺序尚不明确,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个体化治疗,适度调整,并在真实世界中长期观察它们的疗效性和安全性(Delphi共识) 。

郜建新

副主任医师

前海人寿韶关医院

4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Sneddon综合征?双腿网状青斑不简单

1.什么是Sneddon综合征? Sneddon综合征在1965年由Sneddon博士首次描述,因此得名。这是一种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的罕见病症,典型临床表现为广泛皮肤网状青斑,伴随反复发作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构音障碍、失语、共济失调或癫痫发作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由于以中小动脉受累为主,患者的症状通常不会特别严重,遗留的病灶和症状相对轻微。尽管Sneddon综合征作为一种临床表现被认识,但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然不明,已知的一种可能原因是ADA2基因的缺乏。ADA2基因在嘌呤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缺乏或功能丧失可能会导致血管病变、卒中和血液学异常等多种临床表现。 2.Sneddon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由于Sneddon综合征病例报道较少,目前尚缺乏对照研究,也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案。既往研究通常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部分患者接受抗凝治疗,还有少数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各异。本病例在发现多发颅内小动脉瘤、既往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多发微出血的情况下,暂未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而建议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郜建新

副主任医师

前海人寿韶关医院

4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饮食护理食谱

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不仅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还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增强免疫力。以下为大家提供一些适合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食谱。 二、早餐食谱 燕麦蓝莓奶昔 材料:燕麦 30 克、蓝莓 50 克、牛奶 200 毫升、蜂蜜适量 做法:将燕麦煮熟,蓝莓洗净,与牛奶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味。 营养分析: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B 群,蓝莓富含维生素 C 和抗氧化物质,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蜂蜜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蔬菜鸡蛋饼 材料:胡萝卜 50 克、西葫芦 50 克、鸡蛋 1 个、面粉 50 克、葱花适量、盐和胡椒粉少许 做法:胡萝卜和西葫芦擦丝,加入鸡蛋、面粉、葱花、盐和胡椒粉,搅拌成面糊。平底锅刷油,倒入面糊摊成饼,煎至两面金黄。 营养分析: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鸡蛋提供优质蛋白质,面粉提供能量。 三、午餐食谱 三文鱼蔬菜沙拉 材料:三文鱼 100 克、生菜 100 克、黄瓜 50 克、番茄 50 克、橄榄油、醋、盐和黑胡椒适量 做法:三文鱼煎熟或蒸熟,切成小块。生菜、黄瓜、番茄洗净切块,与三文鱼一起放入碗中,加入橄榄油、醋、盐和黑胡椒拌匀。 营养分析:三文鱼富含ω-3 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炎症,蔬菜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山药红枣排骨汤 材料:山药 100 克、红枣 5 颗、排骨 150 克、姜片适量、盐适量 做法:排骨焯水,山药去皮切块。将排骨、山药、红枣、姜片放入锅中,加水炖煮 1-2 小时,加盐调味。 营养分析:山药健脾益胃,红枣补中益气,排骨提供蛋白质和钙质。 四、晚餐食谱 菠菜豆腐汤 材料:菠菜 100 克、豆腐 100 克、鸡蛋 1 个、盐和香油适量 做法:菠菜洗净焯水,豆腐切块。锅中加水烧开,放入豆腐煮一会儿,再加入菠菜,打入鸡蛋液,加盐和香油调味。 营养分析:菠菜富含维生素和铁,豆腐富含蛋白质和钙。 胡萝卜炒肉丝 材料:胡萝卜 100 克、瘦猪肉 100 克、青椒 50 克、葱姜蒜适量、盐、生抽和料酒适量 做法:瘦猪肉切丝,用料酒和生抽腌制。胡萝卜、青椒切丝。锅中倒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加入肉丝煸炒至变色,再加入胡萝卜和青椒丝炒熟,加盐调味。 营养分析: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猪肉提供优质蛋白质。 五、加餐食谱 水果酸奶杯 材料:各种新鲜水果(如草莓、香蕉、芒果等)适量、酸奶 100 克 做法:水果洗净切块,放入杯中,倒入酸奶。 营养分析: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酸奶富含蛋白质和益生菌。 坚果燕麦片 材料:燕麦片 50 克、坚果(如杏仁、核桃、腰果等)20 克 做法:将燕麦片和坚果混合,可以直接食用或用牛奶冲泡。 营养分析:燕麦片提供能量和膳食纤维,坚果富含ω-3 脂肪酸和蛋白质。 六、食谱总结 这些食谱都注重营养均衡,包含了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同时,尽量避免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食物,如海鲜、牛奶等(如果患者对这些食物不过敏则可以食用)。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食谱,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这些食谱能为过敏性鼻炎患者带来帮助,让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呵护鼻部健康

郜建新

副主任医师

前海人寿韶关医院

7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治与日常防护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治与日常护理的全攻略 一、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1. 类风湿关节炎的定义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导致关节的炎症、疼痛和功能障碍。该病通常以对称性关节炎为特征,常见于手、腕、膝等关节,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残疾。 2.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 类风湿关节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感染、吸烟)、激素水平及免疫系统异常等均可能与其发病相关。某些基因的存在可能使个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性增加。 3.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疲劳、体重减轻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的变形和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治 1.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至关重要,因为及时的干预可以减缓疾病的进展,降低关节损伤的风险。研究表明,早期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诊断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病史、体征,并进行血液检查(如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以及X光或超声检查,以确认诊断。 3. 治疗方案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和慢作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近年还有多种生物制剂和靶向药可以选择应用,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病情。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改善关节功能,而在严重情况下,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三、日常护理与防护 1. 饮食与营养 合理的饮食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至关重要。建议患者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帮助减轻炎症。同时,避免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以维持健康的体重,减轻关节负担。 2. 运动与锻炼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和减轻疼痛。建议患者选择低冲击的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和散步、太极、八段锦。同时,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力量训练也非常重要,但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3. 心理健康与支持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建议患者参加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以帮助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四、总结与展望 1. 早期发现与干预的意义 早期发现类风湿关节炎并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关节损伤的风险。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关注自身的关节健康,及时就医。 2. 未来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标志物及新型治疗方法。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学将成为研究的重点,以期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3. 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患者自我管理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了解疾病、遵循治疗方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定期与风湿免疫科医生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也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郜建新

副主任医师

前海人寿韶关医院

6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要点

1)临床标准 ① 急性皮肤型狼疮 ② 慢性皮肤型狼疮 ③ 口鼻部溃疡 ④ 脱发 ⑤ 滑膜炎(≥两个关节) ⑥ 浆膜炎(心包炎、胸膜炎) ⑦ 肾脏病变(蛋白尿或管型尿、血尿) ⑧ 神经病变(癫痫、精神病变) ⑨ 溶血性贫血 ⑩ 白细胞或淋巴细胞减少(原因不明) ⑪ 血小板减少(原因不明) 2)免疫学标准 ① 抗核抗体(+) ② 抗dsDNA抗体(+) ③ 抗SM抗体(+) ④ 抗磷脂抗体(+) ⑤ 补体降低(C3、C4、CH50) ⑥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①至少满足4条标准,包括至少1项临床标准及至少1项免疫学标准 ②活检提示狼疮肾伴抗dsDNA抗体或抗核抗体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SLEDAI评分 (>4分提示活动) 8分: ①癫痫发作:最近开始发作的,除外代谢、感染、药物所致 ②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正常活动,除外尿毒症、药物影响 ③器质性脑病:至少同时一下两项:感觉紊乱、不连贯的松散语言、失 眠或白天瞌睡、精神活动增多或减少,除外代谢、感染、药物所致 ④视觉受损:除外感染、药物、高血压所致 ⑤颅神经异常 ⑥脑血管意外 ⑦狼疮性头痛 ⑧脉管炎、溃疡、坏疽、结节、甲周碎片状梗塞、出血等 4分 :①关节炎(至少两个关节) ②肌炎③蛋白尿(24小时>0.5g)④血尿⑤脓尿⑥管型尿 2分: ①新发或复发皮疹 ②新发或复查发溃疡③新发或复发脱发④胸膜炎 1分: ①发热(T>38℃) ②血小板减少③白细胞减少 评分:0-4分无活动 5-9分轻度活动 10-14分中度活动 ≥15分重度活动

郜建新

副主任医师

前海人寿韶关医院

103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小知识

1.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原理是什么? 答: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瘟疫”范畴。根据病例特点,为“湿毒疫”。基本致病机理为疫毒外侵,肺经受邪,正气亏虚。病理性质主要是湿、热、毒、虚、瘀。治疗时应以解热毒、化湿毒、祛瘀毒为核心。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着眼点是调整人体阴阳失衡,激发和恢复人体本来就有的免疫力以清除病毒,也就是扶正祛邪。 2.问:感染者在什么阶段比较适合应用中医药? 答:中医药能快速改善缓解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咽痛、咳嗽等一系列症状,减少成为危重症的比例,促进机体快速恢复,所以中医要及早介入治疗,一般建议感染患者在确诊3天以内尽快使用中医药治疗。 3.问:儿童感染者适合应用中医药吗? 答:儿童新冠肺炎感染者同样适用中医药治疗,但需要注意儿童的一些自身体质特点,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例如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脾肺肾常不足,心肝常有余,用药剂量要适当减轻,同时避免使用攻补峻烈之品。 4.阴性人群需要服中药预防吗? 答:针对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自己可以根据健脾、化湿、清热三个原则进行中医中药调理。推荐使用泡茶方:金银花6克、芦根6克、黄芪9克、紫苏叶3克、广藿香3克,每日1剂开水冲泡代茶饮,煎煮内服亦可。

郜建新

副主任医师

前海人寿韶关医院

10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发现痛风石该服什么药?

在门诊经常见到四肢长了大大小小痛风石的患者,有的耳廓上都有乳白色小痛风石。这是能看得见的,还有不少是比较隐蔽的,需要借助关节彩超或双源CT才能查出来。这种情况除了平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降尿酸药物,把尿酸降到300umol/L以下长期稳定,有利于痛风石溶解,还需加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溶解旧的痛风石,防止新生痛风石,小痛风石1cm以下可以逐渐溶解消失,大一点的痛风石可以慢慢变软、变小,不明显的痛风石可以复查关节彩超对比其变化,直至溶解消失。一般一天3~4次,早上和中午每次饭后一小袋2.5克冲服,晚上可以冲服2小袋5克。对于高钾血症者不宜用,注意复查尿常规看酸碱度PH值变化,按风湿免疫科医生指导调整剂量。

郜建新

副主任医师

前海人寿韶关医院

22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北京协和医院成人新冠病毒感染实用诊疗建议(一)

参考链接: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230105/wap-content-576024.html?appfrom=jkj 1 新冠病毒感染基础知识 1.1 诊断依据 · 新冠病毒感染 有明确流行病学史,出现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等临床表现,且新冠病毒核酸/抗原阳性。 · 新冠病毒肺炎 诊断为新冠病毒感染,且肺部出现符合新冠病毒感染所致肺炎的新发影像学异常。 1.2 病情分级 综合考虑氧合及呼吸困难情况、重症危险因素(免疫抑制、基础疾病、高龄)、肺炎广泛程度和进展速度,可将感染者分为轻症、重症和危重症(图1)[1-2]。 ▲图1 成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疾病分级参考 参考标准 1 轻症 可有发热、咽痛、头痛等症状,无重症和危重症表现。 2 重症 符合以下任意一条: · 呼吸窘迫,呼吸频率(RR)≥30次/min · 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 · 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 mm Hg(1mm Hg=0.133 kPa) · 肺部影像学示肺部受累范围>50% 3 危重症 符合以下任意一条: · 出现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 · 血压下降需要升压药物 · 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 · 符合脓毒症休克诊断标准 1.3 推荐的实验室检查 1 必要检查 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气分析(注意记录吸氧条件)、血常规、凝血、D-二聚体、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CRP)。 2 推荐检查 铁蛋白、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肌酸激酶、超敏肌钙蛋白、脑钠肽、T+B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6(IL-6)、胸部X线(怀疑肺炎时)。 3 可选检查 球蛋白、补体、抗磷脂抗体谱;胸部CT(无72 h之内影像资料且病情危重者)。 1.4 合并肺炎的鉴别诊断 新冠病毒感染可在部分患者中引起肺炎,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外带的磨玻璃影,也可伴实变,符合病毒性肺炎的表现。需与其他可形成磨玻璃影的疾病鉴别,如巨细胞病毒等其他病毒导致的肺炎,以及肺孢子菌肺炎、肺水肿、吸入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3]等。肺炎病灶的吸收可能晚于临床症状的好转。 2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和管理 2.1 如何判断重症和危重症? 2.1.1 发生重症和危重症的高危因素 虽然所有年龄段人群均有感染新冠病毒和发生重症的风险,但以下人员重症风险更高,需特别关注 (1)年龄≥65岁[4]; (2)养老机构居住人员[5]; (3)未接种疫苗者[6]; (4)患有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神经认知障碍、肥胖症等)[7-9]; (5)各种形式的免疫抑制人群,如肿瘤放/化疗、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先天性免疫缺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使用者等[10]; (6)其他:肝病、妊娠、大量吸烟者等。 2.1.2 重症及危重症患者预警信号 出现严重肺部表现的患者常在症状出现后第2周内发展为危重症[11-12],需提高警惕。 出现如下情况需考虑病情加重可能: 1 低氧血症加重或吸氧需求增加; 2 呼吸困难症状加重;炎症指标(CRP、铁蛋白、ESR)或乳酸显著升高; 3 心肌酶、肝酶和肌酐水平升高; 4 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 5 肺部影像学迅速进展[13-14]。 2.1.3 患者就诊及收住院标准 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未吸氧时指氧饱和度≤93%或有其他提示病情严重表现的患者,建议面诊医生[1,15]。 一般具有以下一条或多条特征的患者建议尽早急诊就诊评估病情: 1 严重呼吸困难(静息时呼吸困难,话不成句); 2 未吸氧时指氧饱和度≤90%; 3 神志改变(意识模糊、行为改变、唤醒困难); 4 其他低灌注或低氧表现(晕厥、低血压、紫绀、少尿等); 5 出现原有基础疾病的急性加重表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脑卒中等)。 目前尚无统一的收住院标准,存在呼吸困难表现的患者均可考虑住院,符合急诊就诊条件的患者也可住院治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指南建议符合图1重症患者标准中任何一条的患者住院诊治。除病情外,还需考虑资源的可及性,若资源充足,建议适当降低住院治疗门槛。 2.2 门诊患者如何管理? 门诊患者均建议予适当对症治疗;需要识别有发展为重症、危重症风险的人群,给予抗病毒治疗(表1)。新冠病毒感染后病情稳定的出院患者也可在门诊随访。 表1 成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门诊治疗推荐[4] 2.2.1 合并肺炎的轻症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部分轻症患者也可有肺炎表现,若无其他重症表现或危险因素,肺炎表现并不一定提示不良预后。X线对筛查肺炎具有良好效果且危害更小,性价比更高。出现肺炎的影像表现但无其他危重症因素患者并不构成住院指征。 对于无危险因素的人群(如既往健康的年轻人群)建议密切监测指氧饱和度,但不建议常规进行CT检查,也不建议常规加用激素[16]。若监测指氧饱和度等指标发现患者转为重症,则按重症处理。 考虑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指征为: · 65岁以上 不考虑危险因素和疫苗情况,也有指南推荐≥60岁[4] · 有中重度免疫抑制 不考虑疫苗情况[17] · 多种重症危险因素 不考虑年龄或疫苗情况[18] · 未接种疫苗的50岁以上人群 不考虑危险因素,尤其是未接种过任何疫苗,也无既往感染史者 以下患者不推荐抗病毒治疗: 65岁以下,免疫功能正常,既往健康,全程接种疫苗,无危重症风险因素 推荐药物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Paxlovid) ▲ 应用指征:Paxlovid推荐用于有发展为重症/危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年患者,该药可减少住院风险和死亡率,使用时机为症状出现5 d以内,需注意的是,起病5 d以上使用该药已超出适应证。 ▲ 用法用量: ①肾功能正常:奈玛特韦300 mg/利托那韦100 mg,每天2次,连续服用5 d; ②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 30~59 mL/min:使用减量方案,奈玛特韦150 mg/利托那韦100 mg,每天2次,连续服用5 d; ③eGFR<30 mL/min:因缺乏数据,说明书中不推荐使用,确有需求者充分知情后建议采用减量方案[19]; ④无法吞服时允许将药物压碎后与水混合,两种成分分别制备,5 min内相继通过鼻胃管给药[20]; ▲ 相互作用:需特别注意该药与其他药物的互相作用,推荐使用网络工具(如Liverpool COVID-19 Interactions)除外药物合并使用禁忌。以呼吸科常用药物为例,禁止合用的药物有沙美特罗、利福平、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多潘立酮、辛伐他汀、利伐沙班、艾司唑仑;可合用的有福莫特罗、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格隆溴铵、孟鲁司特钠、茶碱、普伐他汀、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劳拉西泮。 阿兹夫定 我国第九版诊疗方案纳入阿兹夫定治疗非重症新冠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用法为空腹整片吞服,每次5 mg,每天1次,疗程最长不超过14 d。 不建议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中重度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慎用[21]。 建议在病程相对早且核酸阳性的患者中使用。 激素 无需住院的非重症患者不建议常规使用激素,由主诊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氧合下降或吸氧需求上升的部分门诊患者可使用地塞米松或其他种类激素;使用激素时需密切随访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加重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可按相应指南使用激素[22]。 2.3住院患者如何管理? 2.3.1 住院患者药物管理 目前临床可及的用于住院患者的药物主要有激素,抗病毒治疗药物如阿兹夫定、奈玛特韦/洛匹那韦、莫诺拉韦,免疫调节治疗药物如托珠单抗、巴瑞替尼、托法替布,暂不可及的药物为瑞德西韦(Remdesivir)。 我国第九版诊疗方案提出,可使用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治疗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40 kg)患者;若条件允许,在病程早期可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恢复期血浆治疗有高危因素、病毒载量高、进展较快的患者。 需指出的是,有研究表明,抗原阳性和病毒培养阳性一致性高,核酸阳性并不等于存在活病毒[23],如病程偏晚且抗原阴性,应用抗病毒药物效果可能不佳。 具体治疗推荐方案见表2、图2。 表2 成人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患者的治疗推荐[15] ▲图2 成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住院治疗流程图 HFNC:经鼻高流量氧疗;NIV:无创通气;ECMO:同表2 (引自uptodate.com/COVID-19: Management in hospitalized adults) 2.3.2 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治疗原则 监测指氧饱和度,必要时应行氧疗,建议患者指氧饱和度维持于92%~96%[15]。目前尚无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气管插管的公认方法,临床医生需考虑各种因素,常见的插管指征包括气道保护能力差、呼吸难以维持、难治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脑病等[24-25]。 紧急行气管插管时可能引起呼吸骤停,且增加医护人员感染风险,应尽量避免[26]。延迟插管会带来不良预后[27]。部分低氧血症患者接受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有可能改善氧合并避免气管插管[28]。已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无创正压通气[29-30]。俯卧位及清醒俯卧位对伴呼吸衰竭新冠病毒感染所致肺炎患者明确有效[31-33],具体指征、做法、目标可参考相应指南。 2.3.3 激素应用注意事项 建议综合考虑患者病情进展速度、呼吸衰竭程度、影像特点、基础疾病等因素决定激素的剂型、剂量和用法,必要时酌情增量或减量。推荐需要吸氧或机械通气的重症、危重症患者使用地塞米松6 mg,每天1次[34],也可选用等效剂量其他激素,如甲泼尼龙32 mg、泼尼松40 mg或氢考150 mg,一般不超过10 d[1,15],如疗程10天以上,建议减量再停用。使用巴瑞替尼或托珠单抗时,需与糖皮质激素联用[35-36]。 2.3.4 IL-6拮抗剂应用注意事项 托珠单抗可用于如下患者: · 需高流量氧疗或更强的呼吸支持; · 加用激素后仍需升级吸氧条件且CRP等炎症指标升高[37]。 一般在住院 96 h内,或接受 ICU 级别治疗的24~48 h内使用[15];需与激素联用,通常为单次使用,8 mg/kg,必要时评价再次用药,但不超过2次[1]。 相对禁忌证:对托珠单抗过敏、存在其他不受控制的严重感染、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谷丙转氨酶>10 倍正常上限。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应谨慎使用托珠单抗[38]。 适应证:托珠单抗在我国目前尚未获得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适应证,建议用药前向患者解释用药的必要性并签署超适应证用药知情同意书。 2.3.5 JAK抑制剂应用注意事项[15] JAK抑制剂应用指征与IL-6拮抗剂类似。 巴瑞替尼用药方案:4 mg 口服给药,每天1次,最多 14 d,可用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若无巴瑞替尼,可用托法替布替代,用药方案:10 mg,每天2次,最多 14 d[39]。尚无证据表明芦可替尼(另一种 JAK 抑制剂)可带来临床获益[40]。 巴瑞替尼、托法替布在我国目前尚未获得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适应证,建议用药前患者解释用药的必要性并签署超适应证用药知情同意书。 2.3.6 抗细菌治疗时机 首次就诊的新冠感染患者很少合并细菌感染[41],新冠本身也可引起长时间发热、脓涕或黄痰,若患者未合并白细胞增多、局灶性细菌感染影像表现、PCT升高等,则无需抗细菌治疗。临床医师应警惕院内感染风险,及时行细菌、真菌等病原学检查。 2.3.7 抗凝治疗时机 所有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患者均应检测血小板计数、血色素、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 除非存在禁忌证,所有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患者均应接受血栓预防治疗[15]。首选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15]。 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在出院后无需常规接受血栓预防治疗[42]。 2.3.8 恢复期血浆治疗时机 恢复期血浆取自新冠病毒感染康复患者的血浆,能提供基于抗体的被动免疫,现有证据并未发现恢复期血浆对重症患者具有明确作用,也不建议对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恢复期血浆。 近期研究表明,对大多数未接种疫苗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症状出现后 9 d内给予恢复期血浆可降低疾病进展导致住院的风险[43],建议根据患者病程和药物可及性决定是否使用。 2.3.9 收住ICU治疗患者指征 以下患者建议进入ICU治疗: · 需有创机械通气和/或循环支持; · 存在休克; · 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 · 需持续床旁肾脏替代治疗; · 需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44]。 建议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对有创措施的意愿,以及ICU资源的可及性。患者出现明显病情恶化迹象时,应提前请ICU医生会诊并做好预案。 2.3.10 住院患者出院指征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出院指征与其他住院患者相似,即不用服退热药物且体温保持正常24 h以上,症状明显缓解,氧合稳定者可考虑出院。

郜建新

副主任医师

前海人寿韶关医院

2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谁?在医学方面有何实用价值?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和美国生物学家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他们因发现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而获得这一殊荣。 microRNA是一种非编码RNA分子,它们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基因调控机制的理解,而且对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例如,microRNA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某些疾病的发生机制,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microRNA的发现还促进了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在RNA干扰技术和RNA疫苗的研发方面。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基础研究,还包括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开发。 总的来说,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昆的发现为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科研进展和临床应用具有深远的影响。 microRNA在医疗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在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具体例子: 1. **癌症治疗**:在癌症中,microRNA的失调可能导致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通过干预特定的microRNA,可以调节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1^]。例如,针对mir34的药物正在开发中,这个microRNA与P53肿瘤抑制基因有关,可能有助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 2. **疾病诊断**:microRNA的表达模式在不同疾病中可能有所不同,这使得它们成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例如,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血清microRNA-21的高表达可以作为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指标。 3. **药物安全性评价**:microRNA的表达受到药物的影响,可以作为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指标。例如,microRNA、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DMET)和核受体(NRs)的表达容易受到环境刺激和压力的影响,这些因素最终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关。 4. **疾病预测和预防**:通过分析个体的microRNA表达谱,可以预测某些疾病的风险,从而采取预防措施。例如,microRNA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正在被研究,以期开发出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5. **药物递送系统**:microRNA和siRNA(小干扰核糖核酸)在药物递送系统中也显示出潜力,可以用于靶向治疗和基因沉默治疗。例如,脂质纳米颗粒(LNP)和人造病毒载体(AVV)等递送系统正在被开发,以提高这些小RNA药物的递送效率和治疗效果。 6. **疾病进程监测**:microRNA的表达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状态和进展,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监测特定microRNA的表达可以帮助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复发。 这些例子展示了microRNA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它们通过调节基因表达、作为生物标志物、参与药物递送和监测疾病进程等方式,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新的策略和工具。

郜建新

副主任医师

前海人寿韶关医院

12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尼莫地平与尼群地平有什么不同?

尼莫地平和尼群地平都是钙通道阻滞剂,用于治疗高血压等疾病,但有以下不同: 尼莫地平亲脂性较强,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血管的扩张作用更显著,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改善脑部供血。而尼群地平主要作用于外周血管,使外周血管扩张,降低外周阻力,用于治疗高血压,对脑血管的选择性没有尼莫地平高。对于顽固偏头痛伴眩晕症者可以试试尼莫地平。

郜建新

副主任医师

前海人寿韶关医院

112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