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正处于这样的状态:
明明有条件可以早睡,但就是舍不得睡;
明知道熬夜对身体有伤害,但还是一边心惊胆战、一边在黑夜中不停刷着手机;
白天的时间被工作占满,晚上好不容易有自己的时间,当然要熬夜玩一玩;
终于决定要睡觉了,可是又忍不住再次拿起手机,刷微博、逛京东;
白天精神不足,随时随地都能睡着。
Dr.京举的这些例子,是不是正是某些小伙伴的真实生活?
如果,以上的一些症状在你身上频频发生,那么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晚睡强迫症(晚睡综合征)。
荷兰心理学家Floor M. Kroese曾在2014年就关注到睡眠拖延现象,并为这种症状做了一个定义:没有任何外部环境阻碍睡觉,却还是不在规定时间内睡觉。
熬夜猝死、熬夜得绝症的新闻比比皆是,引起了晚睡综合征患者的恐慌。先别急,也许你认为的熬夜并非真正的熬夜。
熬夜可怕,但几点睡算熬夜?
Dr.京问了身边的同事,发现大家对于熬夜的时间定义并不相同。
其实,入睡的时间并不能作为判断是否熬夜的唯一标准,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适合的入睡时间也会不同。
如果你长期保持一个规律、稳定的入睡时间,身体没有感到不适,第二天不会打盹、精神不好,俗称“睡饱了”,那么就不能称之为熬夜。
比如,你长期保持12点睡觉8点起床的习惯就不算熬夜,但是如果你入睡时间时早时晚、睡眠时间时长时短,这种不规律的睡眠习惯危害更大。
总结一下,晚睡≠熬夜,睡不饱、睡得乱才是熬夜。
睡眠不足的危害
哈佛大学睡眠认知中心的研究者发现,缺乏睡眠的人在背单词时更加困难。缺乏充足的睡眠,海马区活动也随之降低,而这一区域恰恰与记忆有关。
超负荷用眼,眼睛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容易引发眼疲劳、眼睛干涩等问题。
并且,很多小伙伴在晚上玩手机的时候,往往是侧卧在床上,周围一片漆黑,这样的习惯增加了近视的风险。
如果缺乏睡眠,影响眼周血液循环,黑眼圈、眼球红血丝就会找上门来。
患癌风险增加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熬夜划分为2A类致癌物,意思是熬夜可能会致癌。
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
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们远离部分疾病,免疫因子多在睡觉时形成,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影响到免疫系统的工作,则更容易引来一些疾病。
想治愈,关键靠自律
为自己定睡眠闹钟
规定自己每天的睡觉时间,例如Dr.京计划每天11点睡觉,就会设置一个10点至11点的闹钟,提醒自己马上该睡觉了,需要做好睡觉的准备。
注意晚饭时间
晚饭过早,可能会导致睡觉前肚子饿吃夜宵,晚饭过晚,影响消化吸收。尽量在距离睡觉时间至少3小时的时间吃晚饭。
远离电子产品
人们不愿去睡觉,是因为有比睡觉更吸引自己的事情,比如玩手机看视频。
如果实在控制不住玩手机,睡前30分钟可以将手机放在够不着的地方,用这段空余时间,做一些放松身心的事情,比如阅读、泡脚、敷面膜等。
睡前情绪放松
睡前尽量不要做一些容易情绪激动的事情,比如打游戏、看恐怖电影。
这些事情需要集中精力、情绪波动较大,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容易造成失眠。可以在睡前听一些节奏舒缓的音乐,以便于更快进入状态。
睡觉时光线要暗
晚上睡觉要保持黑暗,小夜灯也尽量关闭。如果家中灯火通明,再加上手机光的刺激,你的大脑就会觉得现在还是白天,于是处于兴奋状态。
养成早起习惯
晚睡之后,早上容易拖拖拉拉不起床,白天也会找时间补觉,这就会造成第二天晚上不想睡觉的后果,如此一来,导致恶性循环。
养成早起习惯,晚上到点产生困意,有助于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控制午睡时间
午睡时间建议在半小时以内,稍作休息即可,避免睡眠时间过长影响夜间睡眠。
最后,Dr.京想提醒晚睡的大家,趁还有机会规律作息,务必好好珍惜,毕竟到点就能睡觉的“幸运”是上夜班的打工人羡慕不来的。
Dr.京希望大家都能睡得香香,精神倍棒!
参考资料:
[1]中国熬夜晚睡年轻人白皮书 2019年[A]. 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9年第2期)[C].: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19:45.
[2]费维宝.睡前拖延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8(20):247-248.
[3].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12064.php
[4]徐国政,吴善正,王孝焱,梅丽娟,杨国伟,黄建敏.2019年泰安市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近视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1):1898-1903.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