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危害有哪些?
发表人:
生物医疗创新站
阅读量:
76人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导致心脏跳动不规则,心房收缩不协调,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房颤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以下将详细介绍房颤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首先,房颤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头晕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干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其次,房颤容易导致脑梗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由于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功能,血液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至大脑,导致脑梗死。房颤患者患中风的概率是正常人的6-8倍。
此外,房颤还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由于心房收缩不协调,心室充盈不完全,心排血量减少,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房颤还可能导致猝死。据统计,18%的室颤和3%的室速由房颤等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诱发,而室颤和室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对于房颤的治疗,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控制心率和心律,预防血栓形成。电生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或射频消融等方式,修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预防房颤,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等。其次,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总之,房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了解房颤的危害,积极预防和治疗,才能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