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主食应该怎样吃?

医生一般都会建议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因为这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然而,部分患者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了某些认知偏差,总感觉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甚至完全不吃主食。事实上,主食是人体重要的热量来源,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均衡、限量的原则,每天科学吃“饭”。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一定要吃主食?
 
 
 
所谓主食就是日常的谷薯类食物,例如米、面、红薯等,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就是淀粉和各种糖类。主食经过人体的消化、吸收,最终分解、转化为葡萄糖,作为生命活动必须的热量来源。长期热量和营养不足,会造成人体消瘦,代谢紊乱,抵抗力减弱。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健康人假如不吃主食或主食过少,往往会引起头晕、乏力、冷汗等低血糖症状。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疗的过程中,更要避免发生此类情况。因为在降糖药物的作用下,低血糖的严重程度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可能被进一步放大,甚至会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应该怎么选择?
 
 
 
首先,糖尿病患者的主食要严格定量,每天消耗的热量中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的要占55%~60%。轻体力劳动的患者每天大约可以吃200~250克谷薯类食物。这里的重量是指食物的生重,以50克生米为例,加水蒸、煮成米饭一般重量会增加至约100克,差不多是一小碗。即使是有减重要求的肥胖患者,每天的饭量也不能少于150克(即300克饭),否则对健康反而会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主食的选材和做法有讲究:宜杂不宜精,宜干不宜湿。稀饭、稀粥里的淀粉得到更充分的分解,吃了以后血糖升高的速度更快、幅度更大。精制的米面类食品,含糖量更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更大。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吃饭的时候,应该适当添加五谷杂粮,例如燕麦、荞麦、薏仁、绿豆、赤豆,以及薯类食物,例如红薯、芋艿、山药等。
 
 
 
最后,应该遵循少食多餐的规律,每一餐不要吃得过饱,尽可能维持血糖稳定。餐间可适量吃一些水果,例如樱桃、草莓,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
 
 
 
主食是人体重要的热量来源,轻体力劳动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大约可以吃200~250克谷薯类食物。主食的选材和做法有讲究:宜杂不宜精,宜干不宜湿。同时,应遵循少食多餐的规律,每一餐不要吃得过饱,尽可能维持血糖稳定。
 
 
 
向本文作者提问
吴滨·主任医师
吴滨主任医师可处方
营口市中医院中医心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21651|响应时长5分钟
擅长:运用中西结合的理论,治疗双心疾病,并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辩证施治。在对心血管疾病诊疗和防治方面,尤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科技核心杂志发表论文3篇。
¥19
问医生
#概述#中医科#内分泌科#糖尿病#糖尿病
阅读数 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常引发肾脏、视网膜、神经病变及酮症酸中毒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终身服药简介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以及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确诊。糖尿病有哪些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除以上三种类型外,其他糖尿病的总称)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成年人患病率为11.2%。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要终身服药;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维持患者血糖保证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情况控制好,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吴滨·主任医师邹大进主任医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