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酸
刷酸是目前很流行的美容词汇,因见效快、效果显著,深受网络红人和护肤达人的推崇,但“刷酸”有风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很多不良反应。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名为《科学认识“刷酸”美容》的科普文章,从“刷酸”的定义、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化妆品中有关酸的用量限定、宣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什么是“刷酸”?
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科普文章中表示,所谓的“刷酸”其实是一种化学换肤术,又称化学剥脱术,是将化学制剂涂在皮肤表面,导致皮肤可控的损伤后促进新的皮肤再生。因此,化学制剂的种类、浓度、在皮肤上的停留时间,都可影响换肤的深度。
“刷酸”有什么作用?
“刷酸”是通过改变皮肤表面酸度,来帮助清除多余的废旧角质,促进皮肤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我们都知道,细胞的的正常代谢周期是28天,但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污染、生活作息不规律、代谢紊乱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皮肤会出现暗黄粗糙、粉刺痘痘等,所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定期刷酸来疏通毛孔、清除老废角质,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达到美白、祛痘、消炎、溶解粉刺、收缩毛孔、抗衰老和改善肤质的效果。
“刷酸”是变美法宝,还是烂脸神器?
其实,科学刷酸很重要,首先,一般我们说的“刷酸”分以下两种:
(1)医疗“刷酸”
需在具有医疗资质的医院或诊所,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用高浓度(20%~70%)果酸或水杨酸或复合酸,剥离到不同皮肤深度,促进胶原再生,达到重新塑造作用,也称为化学焕肤。医院“刷酸”风险高,但见效也快,医疗机构皮肤科常见的“刷酸祛痘”为例,治疗时果酸常用的浓度为20%、35%、50%和70%,水杨酸常用的浓度为20%~30%。
(2)居家“刷酸”
居家“刷酸”我们通常指使用含“酸”的护肤品,含“酸”护肤品适用面会更加广泛,所有“刷酸”后的人群,常规可以搭配含“酸”的护肤品使用;对于一些皮肤耐受性好的人群,为了提亮肤色,让皮肤保持年轻态也可以长期使用。
“刷酸”的误区有哪些?
1.“刷酸”很可怕
其实酸类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日常护肤中,比如各种祛痘产品、美白产品,甚至抗老产品里都会加入水杨酸的衍生物,它就像日常的护肤品一样正常。由于我们的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形成的皮肤屏障在使用“酸”之后会出现一过性反应,干燥、敏感、发红、脱屑等,这都是正常的现象。需加强保湿、修护,并且一定要注意防晒,避免“越用越黑”。
2.越刷越薄
这个是一直以来都会担心的吧,感觉刷酸就会把皮肤弄薄,其实居家“刷酸”主要是去除我们老化的角质,加快代谢而已,且一般浓度很低,不会对皮肤造成永不可恢复的伤害,薄是更新过程中出现的感觉,除非泼了个浓硫酸。不过刷酸的技巧很重要,因为一旦掌握不好频率,没有做好保湿防晒工作,容易出现皮肤敏感和晒黑等症状。
2.浓度越高越好
一般来说水杨酸2%效果稳定,温和度都比较好,如果使用果酸10%,杏仁酸20%,浓度会过高,PH值过低,对皮肤刺激太大,浓度过低不起作用,PH值过高则酸类失活,所以不要自己揣度,尽量选择调配好的成品,切忌自己叠加DIY等。
哪些人群可以“刷酸”?
除了孕妇及哺乳期不建议用高浓度酸以外,其实人人都可以刷酸;但是,刷酸的大前提是肌肤屏障健康,如果肤质是敏感肌,那最好不要刷酸。如果是皮肤健康并且有一些特殊的护肤诉求,像提亮肤色、去闭口、粉刺、黑头是可以通过刷酸改善。
以下情形不建议“刷酸”
1、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3、对化学剥脱制剂或其成分过敏者;
4、近3个月接受过激光嫩肤,及其他形式的皮肤磨削术者;
6、半年内口服维A酸类药物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慎重治疗。
向本文作者提问

张帅主治医师自营医生
黄河三门峡医院整形外科
好评100%|接诊量5869|响应时长142分钟
擅长:皮肤常见病。 皮肤及美容外科手术。 1.体表肿瘤及斑痣:如黑色素痣、黑色素瘤、皮肤癌、血管瘤、脂肪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色素斑以及各种体表肿物等。 2.创伤性缺损或畸形:如烧伤及各种外伤所致缺损,病理性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 3.其他:如腋臭、纹身等。 4.美容外科:重睑术、上睑下垂矫正术、隆鼻术、肉毒素注射、眼袋成形术、面部及颈部年轻化等。
¥20起
问医生
#概述#整形美容科#美容护肤#美容的整形外科手术
阅读数 3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