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

京东健康-儿科中心·首席健康管家
京东健康-儿科中心
首席健康管家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或动物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接种狂犬病疫苗可预防感染狂犬病。

常见问答:

1、哪些人群需要接种?

可分为两种:一为咬伤后预防,二为无咬伤预防。
   

(1)咬伤后(暴露后)预防。 任何可疑接触狂犬病毒,如被动物(包括貌似健康动物)咬伤、抓伤(即使很轻的抓伤),皮肤或粘膜被动物舔过,都必须接种本疫苗。
   

(2)无咬伤(暴露前)预防。 在疫区有咬伤的高度危险或有接触病毒机会的工作人员,如疫区兽医、动物饲养管理人员、畜牧人员、屠宰人员、狂犬病毒实验人员、疫苗制造人员、狂犬病人的医护人员、岩洞工作人员,以及与其他哺乳动物接触频繁人员及严重疫区儿童、邮递员、去疫区旅游者,均应该使用用狂犬病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2、是否免费?

狂犬病疫苗不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需要自费接种。

3、接种程序

对一般咬伤,即皮肤无流血的轻度擦伤、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应于0(第1天,注射当天)、3(第4天,以下类推)、7、14、30天各注射该疫苗1安瓿,儿童用量相同。仅对严重咬伤,除应按上述方法注射该疫苗外,应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在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40IU/kg体重)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体重),浸润咬伤局部和肌内注射。

凡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必在疫苗全程注射完毕后,再加强注射2~3针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75天或第10、20、90天分别加强注射1针。

#狂犬病疫苗#狂犬病
阅读数 3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狂躁、恐水、恐声、怕风、咽肌痉挛等症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急性传染病,接种狂犬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简介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因为感染狂犬病毒,导致病毒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狂躁、恐声、怕风、流涎、咽肌痉挛和进行性瘫痪等表现,常有典型的恐水症状,故又称为恐水症。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1]。症状表现[1]:常表现为异常兴奋、极度恐惧,对水声、风声、光等刺激,可出现喉头发紧、讲话清晰、吞咽困难。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疾病发展后期可出现痉挛停止,出现昏迷,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亡,发病过程大概为6~8小时。诊断依据[1]:根据病史:既往有被狂犬/病畜抓伤或咬伤,结合出现了情绪异常、恐水、怕风、怕光、麻木等症状,再加上实验室检查(病毒抗原、病毒核酸或者尸检脑组织检查结果阳性)可确诊。是否具有传染性[1]?是,属于国家乙类传染病。通过什么方式传染?怎么预防[1,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的唾液经伤口、黏膜入侵及含病毒的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预防:首先需要远离病畜,另接种狂犬疫苗(咬伤后24小时以内第一针,在第3、7、14、28天各接种一针)可以有效预防。是否常见[1,2]?常见,全球每年约有60000人死于狂犬病,是致死人数最多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中国2007年疫情高峰时,年报告病例数达3300例。2004-2014年,狂犬病死亡人数一直位居我国传染病死亡数的前3位。是否可以治愈[1-3]?几乎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主要对症治疗。也有国外治愈病例报道(密尔沃基疗法-冬眠疗法曾治愈过一名蝙蝠传播狂犬病毒患者),但风险极大,且涉及一系列伦理问题,至今还存有争议。是否遗传[1,2]?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京东健康-儿科中心·首席健康管家王艳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