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肥胖(肥胖读者看过来)
很多人觉得胖是福气和健壮的象征。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据最新统计我国成年居民的超重肥胖率达50%,其中肥胖人群多达2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不断增多的超重肥胖人群带来的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了。然而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到,肥胖本身也是疾病需要治疗。肥胖本质是身体代谢差,垃圾毒素的堆积。过度肥胖还会引起很多慢性病,例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严重的打呼噜)、代谢综合征、骨关节炎等而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工作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预期寿命显著缩短等。主要表现:体胖形壅,大腹便便,肌肤油腻或泡浮,脘腹痞闷,呕恶厌油腻,纳呆不食,口苦或口中发甜或淡,大便稀溏。
从中医的角度讲,是体质有问题。换言之就是肝、胆、胰、脾、肾,这些脏器的功能太弱,导致机体的代谢不平衡,进而发生肥胖,严重者会出现病症。想瘦必须先诊断清楚自己的体质,否则一切都是枉然。现在你可知道你为何一直在减了又涨,涨了又减,一直涨一直在减的状态了吧!减肥唯有从根源入手,才能不至于让吃的食物都变成肥膘堆积在身上,才能彻底摆脱胖子的称号。
痰湿壅盛
治疗:涤痰化湿、消脂祛赘,方宜桂枝厚朴夏苓汤为主;药宜桂枝、生姜、藿香、厚朴、陈皮、白术、苍术、茯苓、泽泻、法夏、砂仁、白芥子、焦山楂、等。
和调要点:该证为脏腑、津液失和,痰湿内聚,气机失畅,运化失常,脂质蓄积而肥胖;治以涤痰开窍、消脂祛赘;药宜涤痰、化湿、渗湿、消食、消脂等药对合用。
脾肾阳虚
主要表现:形胖体软,赘肉松弛,少气懒言,身倦乏力,行动困难,形寒身冷,腰膝酸软,胃脘隐痛或冷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或泄泻不止。
治疗:温补脾肾、消脂渗湿,方宜桂附理中丸为主;药宜附子、肉桂、生姜、白术、法夏、枳实、花椒、陈皮、鹿角等。
和调要点:该证为脾肾阳虚,气虚不运,水湿失于温化,积而为脂;治宜温补脾肾、健脾益气、消脂渗湿;药以温肾阳、补脾气、消脂、渗湿诸药对合用。
自我调治
膳食
科学控制饮食,优化膳食结构,减少进食次数,固定进食时间,消除不良偏嗜。(过午不食)
运动
根据自身体质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恰当而适宜自身的运动。适度健身运动,可以消除多余脂质,瘦体健身,保持健康形体。(晨练最佳)
起居
起居有常,按时作息,劳作有常;不过逸、不过劳。(不熬夜、不赖床)
情志
保持良好的心态,调畅情志,才能使气血和畅,摄纳有度,运化畅行,减少或消除多余脂质。(精神内守,病从安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