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生长发育及简易计算公式
一、体重。
小儿体重的增长不是匀速的,在青春期之前,年龄越小,体重增长越快。临床的体重正常均值计算公式:
<6个月 体重(kg)=3+0.7×月龄
例如:3个月的孩子,体重约为3+0.7×3=5.1kg,也就是十斤二两
7~12个月 体重(kg)=7+0.5×(月龄-6)
例如:9个月的孩子,体重约为7+0.5×(9-6)=8.5kg,也就是十七斤
1岁以上 体重(kg)=8+2×年龄
例如:2岁的孩子,体重约为8+2×2=12kg,也就是二十四斤。
体重小于均值-2SD为营养不良。
二、身高。
一般三岁以内的孩子仰卧位测量,三岁以上的孩子立位测量,立位与卧位测量值一般相差1~2厘米。
孩子出生之时身长一般为50cm,一周岁之内和青春期是孩子身高增长的两个高峰期,两周岁之后至青春期增长很平稳。
前三个月较出生时增长约12cm
1周岁身长75cm
2周岁身长87cm
2~12岁 身高(cm)=75+7×年龄
例如:4岁的孩子的身高约为75+7×4=103cm
身高小于均值-2SD要考虑侏儒症、克汀病、营养不良等。
三、牙齿。
最早萌出的牙齿是乳牙,出生后4~10个月的时候开始萌出,除尖牙外,萌牙顺序为从下到上、从前到后,一共20颗。一般在两岁到两岁半的时候出齐。
到6岁左右是孩子开始萌出恒牙,7~8岁开始按乳牙萌出的顺序换牙,一共32颗,最后一颗恒牙一般在20~30岁萌出,这就是我们说的智齿,也有终生都不长智齿的。
2岁以内乳牙数=月龄-4或者6
例如:8个月的孩子,应该萌出牙齿2~4颗。
出牙时间推迟(1岁以内无乳牙萌出)或者出牙顺序紊乱,要考虑佝偻病、呆小病、营养不良等。
四、囟门。
孩子有两个囟门:前囟、后囟。前囟在出生后12~18月闭合。后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2~4月闭合。
囟门迟闭或头围大于正常者,考虑脑积水、佝偻病等。
五、头围。
足月的孩子头围为33~34cm,出生后1~3个月增长6cm,4~12个月增长6cm,1周岁时约为46cm,2周岁时约为48cm,5周岁时约50cm,15岁时接近成年人约为54~58cm。
头围小于均值-2SD的考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快考虑脑积水。
六、胸围。
新生儿胸围约为32cm,1岁时约为44cm,2岁以后开始大于头围。
一般营养状况好的孩子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比较早,营养状况差的孩子或者缺少锻炼的孩子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比较晚。
七、血压。
孩子的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收缩压(mmHg)=80+2×年龄
舒张压(mmHg)=收缩压×2/3
例如:2岁的孩子,收缩压约为80+2×2=84mmHg
舒张压约为84×2/3=56mmHg
八、呼吸、心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