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处理及预防有什么?

处理:首先建议家长找医生面诊确定诊断 ,确诊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可以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然后涂抹制霉菌素,(用5毫升油剂,VD或者AD滴剂也可以食用油与制霉菌素粉末混合,配置为10万单位/ml的溶液使用。在孩子吃奶后蘸取涂抹在患处,每次大概2ml左右,每天3次左右。)
同时做到宝宝手口接触到的物品消毒,可以用用碳酸氢钠涂抹以消毒。母乳喂养的母亲,建议也使用制霉菌素涂抹乳房。如果经过以上处理,鹅口疮仍然不愈,建议去医院复诊。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抗真菌药物。
预防:宝宝口腔清洁!!!(需要特别重视),家里要保持清洁卫生,但不要过分干净。不推荐经常使用消毒物品对物体表面等进行消毒。过度“干净”宝宝不能接触到正常菌群,会影响正常肠道菌群建立,反而会加重真菌生长,从而出现鹅口疮。另外就是营养不良,长期口服抗生素或者激素,激素雾化的宝宝也会经常出现这些问题(雾化的宝宝使用激素雾化后一定要漱口或者喝水),做到这些就可以和鹅口疮说拜拜了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李庆垚·住院医师
李庆垚住院医师三甲不可处方
周口市中心医院小儿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8|响应时长1367分钟
擅长:儿童呼吸
¥20
问医生
#预防#一般治疗#鹅口疮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口腔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白色斑膜,同时可伴有局部痛感严重时可影响患儿正常的吞咽、呼吸功能简介新生儿鹅口疮又称雪口病、白念菌病,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而引起的一种口腔常见疾病。其病因主要与新生儿胃肠道菌群发育完善、口腔内菌群尚未稳定有关,当口腔卫生环境差、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时,容易导致白色念珠菌的滋生,从而导致白色分泌物产生而逐渐发展为鹅口疮。本病主要可表现为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同时可伴有相关部位的痛感。由于患部形似奶块,需要与滞留奶块进行鉴别。目前主要采用药物干预进行治疗,大多预后良好。家长平时应注意保持新生儿的口腔卫生,减少感染的机会。症状表现:本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点状,形似奶块,易被擦去,如果强行擦拭,可导致下方出现红色创面。部分患儿可能会伴有局部疼痛、轻度发热、烦躁安、哭闹、进食困难等表现。诊断依据:将口腔黏膜白斑送实验室检测,显微镜下看到白色念珠菌丝及孢子即可诊断。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其发病率为2%~82%[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临床上一般采用碳酸氢钠溶液对患处黏膜清洗消毒,进行治疗。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门诊治疗报销。
李庆垚·住院医师陈飒英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