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临床症状有哪些?

强迫症主要有两个方面: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一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每天会花2~5小时实施重复行为,如反复洗手和检查;而有些患者则会出现持续的强迫性思维或难以控制的强迫行为,导致社会功能丧失。

强迫可涉及到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动作和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其基本症状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 指反复出现在脑海里的闯入性想法、怀疑、或冲动等。患者知道这些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想要试图忽略、压制来对抗它,但无法摆脱,因而苦恼和焦虑。常见的强迫思维有:

1. 强迫怀疑   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怀疑,以至于要反复核实,明知道毫无必要,但无法克制,如,出门时会反复检查门窗,一遍一遍回家确认,还是觉得没关好;怀疑说错话了,反复思考对他人造成哪些伤害等。
2. 强迫性穷思竭虑    明知毫无意义,却无法克制,反复思考一些无意义的事,如,为什么地球是圆的,不是方的。
3. 强迫联想     脑海中听到或看到某一观念或一句话,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如,看到下雨就想到水灾;看到树叶就想到上面布满了细菌等。
4. 强迫对立观念    看到一句话或脑中出现一个念头时,便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相反的词句或观念。如想起“战争”,马上联想到“和谐”;看到“快乐”,脑中立即出现“痛苦”等。
5. 强迫回忆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反复出现经历过的事情,而且无法摆脱,给生活带来许多困扰。有的患者在强迫回忆时,如果被打断,还会从头再回忆一次。

6. 强迫意向     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法,要去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但实际上不会转变为行为,如,站在高处,就有想要跳下去的冲动,虽然能控制自己不会真的跳下去,但却难以克制这个想法;走在路上就想撞向行驶的汽车,并且能想象到出车祸的场面等。

强迫行为      指重复的行为或者心理活动,常在强迫思维之后出现,或受其所驱使。患者的强迫行为多为非自愿的,但又很少被克制。常见于以下的几种表现。

1. 强迫检查    为减轻强迫性怀疑而采取的措施,如,因怀疑自己是否忘记关门窗、电源、手机充电器、天然气等而反复检查。病情严重者,可能检查数十遍也无法安心,虽然知道没有必要,但还是无法克制自己重复检查。
2. 强迫清洗   为了消除对细菌污染的担心,而反复洗手、洗澡或清洁屋子等行为,而且这种清洗往往要遵循一定的秩序进行。
3. 强迫询问   因不能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了消除这种怀疑所带来的焦虑,常反复询问他人给予解释或保证。如反复询问他人自己是否说错话,有无做错事等。
4.  强迫计数    对数字产生了强迫观念,整日沉浸在无意义的计数动作中,如电话号码、汽车牌号都要反复背下来,或反复不断地数楼梯、楼层等,明知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无法控制自己。
5.  强迫性仪式动作   为减轻或防止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动作。如,进门一定要先迈右脚;鞋子要头朝上摆放等。
6. 强迫情绪    强迫思维或行为可以引起患者较大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及恐惧,影响到日常生活,如,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质量下降、回避某些环境和情景等,甚至强迫他人顺从自己的强迫表现而干扰他人生活。
7.  抽动症状    儿童青少年起病的强迫症患者中,常合并存在抽动等肌肉运动异常表现,包括发声抽动、局部肌肉或肢体的抽动以及不自主重复行为,如鼓掌或抚摸某物品等。患者一般在抽动之前会出现局部躯体不适感,且抽动后可缓解。

向本文作者提问
高玉军·副主任医师
高玉军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精神科
好评100%|接诊量8429|响应时长132分钟
擅长: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癫痫、抑郁症、躁狂症、强迫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痴呆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器质性精神病、进食障碍、酒精毒品所致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 人际关系、行为认知等心理治疗,以及夫妻、婆媳、母子家庭心理治疗、青少年心理障碍尤其擅长高学历患者心理咨询(答辩、论文、就业以及海外留学生等)(如果咨询的话,请预约电话或视频咨询)
¥40
问医生
#强迫性神经症
阅读数 4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以强迫行为或强迫观念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发病率高、治愈率低需要长期进行治疗和预防监测简介强迫症是一种难治性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这些观念和行为会耗费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患者能意识到必要或正常但是法摆脱,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焦虑痛苦感,长此以往会造成其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世界范围内强迫症终生患病率为0.8~3%,世界卫生组织将强迫症确定为全球非致命疾病的主要病因。强迫症一般以药物结合心理治疗为主,病程多迁延[1]。症状表现:强迫症的主要特征为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和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和人格解体(是一种对自我关注增强的感知觉综合障碍)。突出症状是一种主观的强迫感觉,如反复进行一个动作,反复考虑一种想法、回忆一种体验或反复思考一个抽象的主题。诊断依据: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持续2周时间甚至更久,每次持续的时间超过1小时。强迫观念和(或)强迫行为能引起患者的适,或者痛苦等负面情绪,但办法自我阻止。疾病类型:该疾病有具体分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女性患病率稍高于男性[1]。有2个高发的年龄期,可能在平均发病年龄约为10岁的儿童期,也可能在平均发病年龄约为20岁的青少年期[1]。在儿童患者中,男孩发病早于女孩,且男性儿童患者更易受到疾病影响[1]。在青春期或之后发病的患者中,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容易受影响[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需要长期的医疗和心理干预,大约只有10%的患者会有完全缓解的间歇期。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高玉军·副主任医师闫俊主治医师杭州市西溪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