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癌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手护妈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擅长小儿推拿
手护妈妈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擅长小儿推拿

唇癌位置表浅,易于早期发现与诊断,且多数分化较好,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早中期患者临床上用手术、放疗、化疗、冷冻、激光、PDT(光动力疗法)或综合疗法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而晚期唇癌目前多数学者主张手术与放疗联合应用的综合疗法。唇癌预后取决于原发肿瘤的大小、组织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与否,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早期治疗效果比较好,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唇癌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中晚期唇癌目前还不能保证完全治愈,需要在手术基础上进行序列治疗。

一、药物治疗

平阳霉素:平阳霉素是治疗唇鳞癌的首选化疗药物,多作为术前诱导化疗,以减少手术切除导致的正常组织缺损范围,便于修复。化疗时应严格遵医嘱,按照医生的治疗设计进行化疗,否则易产生较为严重的副作用。

氟尿嘧啶:氟尿嘧啶为治疗唇腺癌的首选化疗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唇腺癌,降低唇腺癌的复发率,提高其存活率。
靶向药:根据恶性肿瘤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而研发的药物,统称为分子靶向药物,这是随着当代肿瘤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高科技药物。

二、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唇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时把安全缘定在肿瘤外0.5cm处,用电刀切除,术中配合创缘病理检查,尽可能保留唇部的解剖标志(人中、唇珠、口角等),以利于修复,并依据唇缺损范围行直接拉拢缝合、局部皮瓣修复或游离皮瓣修复等。遵守“无瘤原则”:如果怀疑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需要做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如果肿瘤已经侵袭到对侧,需要做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三、放射治疗

行根治性放疗时,应根据肿瘤的大小决定单独或联合使用外照射和近距离放疗。放疗剂量也要考虑肿瘤大小,当同时进行近距离放疗时,外照射放疗的总剂量应减少或略多。辅助治疗时应根据病理特征给予合适或更大的剂量。颈部的根治性治疗和辅助治疗时,都应根据不良预后因素,如切缘阳性或肿瘤累及范围(如神经周围、血管和淋巴系统)来决定照射剂量。

四、其他治疗

低温治疗可用于表浅的唇癌治疗,经过反复、迅速深低温冰冻,可引起癌细胞和细胞壁的破裂和死亡。

#概述#一般治疗#化疗药物治疗#唇系带癌
阅读数 4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早期唇部疱疹样病损或局部黏膜增厚,形成肿块晚期可见火山口状溃疡、菜花样肿块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转移少,预后良好简介唇癌,是指原发于唇部唇红黏膜的癌症,主要为鳞状细胞癌,发病表浅。多发生于下唇中、外1/3间的唇红缘部的黏膜。早期表现为疱疹状样病损,或局部黏膜增厚,逐渐形成肿块,肿块的表面形成可结痂的溃疡,日久出现火山口状溃疡或者见到菜花状肿块。唇癌生长缓慢,一般自觉症状,可向周围皮肤及黏膜、深层肌肉浸润,晚期可侵犯口腔前庭和下颌骨。本病常见发病的原因可能与局部长期受到异物刺激,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有关。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大多经局部冷冻、电灼或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预后良好。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下唇中、外1/3间的唇红缘部的黏膜出现疱疹状样病损,或局部黏膜增厚,逐渐形成肿块,肿块的表面形成可结痂的溃疡,反复发作,日久出现火山口状溃疡或者见到菜花状肿块。诊断依据:依据患者唇红缘部的黏膜出现疱疹状样病损,或局部黏膜增厚,逐渐形成肿块,肿块的表面形成可结痂的溃疡等异常表现,结合常规病理活检,见鳞癌细胞,角化明显、核分裂等病理改变可确诊。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具体发病率详。是否可以治愈?是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手护妈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擅长小儿推拿李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