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伴有心律失常的处理
无论是急性心力衰竭引起心律失常,还是心律失常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如不及时处理,都会加重心脏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律失常恶化。
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房颤、单纯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持续和非持续性室速。窦性心动过速、非阵发界性心动过速的处理以减慢心室率为主,重在基础疾病和心力衰竭的治疗。新发的快速房颤可加重血流动力学障碍,一旦出现低血压、肺水肿、心肌缺血,应立即电复律;如果病情尚可或无电复律条件或电复律后房颤复发,则选用胺碘酮静脉复律或维持窦性心律;慢性房颤治疗以控制心室率为主,首选地高辛或毛花苷C静脉注射,如洋地黄控制心率欠佳,可静脉缓慢注射(10-20分钟)胺碘酮150-300mg,减慢心率。急性心力衰竭中房颤一般不用β受体阻断药控制心率,但对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快速房颤,在其他药物无效时,可考虑使用。
急性心力衰竭伴频发或连发室性期前收缩,一般不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纠正心衰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室颤患者除颤后需应用胺碘酮预防复发。需要注意在心力衰竭中的室速不能用普罗帕酮。
急性心力衰竭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如果血流动力学不受影响,则不需要特殊处理,当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加重或恶化时,如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50次/分的窦性心动过缓且药物治疗无效时,建议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
向本文作者提问

钟启华主治医师
镇巴县中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57886|响应时长411分钟
擅长:擅长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毒型肝炎、脂肪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急性妊娠脂肪肝、乙肝,丙肝,肝硬化,重型肝炎、肝癌,艾滋病,脂肪肝,肝昏迷、肝纤维化,肝硬化腹水并发感染和肝肾综合征等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调理内科杂病,抗衰老,慢性疲劳。并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使用中草药,配合消炎利胆片,胆宁片,复方甘草酸苷,复方甘草酸苷,当飞利肝,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拉米夫定,护肝片,片仔癀等西药的共同治疗手法,有非常成熟显著的效果。 另主要从事中医内科相关慢性疾病诊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包括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压,内分泌紊乱,男科疾病,妇科疾病,老年慢性病,儿科疾病,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病,代谢综合征,痤疮,肥胖,风湿病,皮肤病,甲亢甲减以及因肝气过剩引起的腹型肥胖等。具体细分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临床上常见的男性阳痿,早泄,频繁遗精,性功能低下,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不射精证,男性更年期,精子不化,少精症,缩阳证,男性不育证,精囊炎,阴囊潮湿,尿急,尿频,尿不尽,尿等待等相关疾病有独特治疗方法与见解,临床疗效显著。2、擅长女性内分泌紊乱,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不孕症,卵巢早衰,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或者月经量多,子宫内膜异位症,闭经,女性痛经,女性带下病,急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等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非常独特的疗效。3、对常见病如感冒咳嗽,哮喘,肺痈,肺痨,肺胀,肺痿,失眠,健忘痴呆,郁证,癫痫,中风,呕吐吞酸,不寐、便秘、胸痹、头痛、腹痛、胁痛、胃痛、口苦口臭,亚健康状态,反酸,眩晕耳鸣、黄疸、哮证、喘证、胸闷心悸、腹泻,瘿病,水肿,癃闭,痰饮,虚胖,癌病,颤证,腰痛,内伤发热,血证,痹证,风湿病,淋证,尿浊,呃逆,痢疾,反胃,痞满,真心痛,自汗盗汗,虚劳等疾病有非常好的治疗方法与独特的见解。4、运用中医的方法健康减肥,因肝气过剩所引起的腹型肥胖有着非常独特的治疗方法,效果非常显著。
¥200起
问医生
#概述#预防#外科#心血管内科#短阵房速#心力衰竭?
阅读数 1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加重都可引发心力衰竭以劳累后呼吸困难、心悸、乏力、水肿为特点经积极治疗可延缓心衰进程、改善心室重构简介心力衰竭是指由各种导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疾病,使得心室充盈或(和)射血功能受损、心脏的泵血量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瘀血、器官组织供血足为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的症状表现是呼吸困难、法进行体力活动和体液潴留的水肿、肺淤血等。症状表现: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水肿等。诊断依据:心力衰竭需综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主要诊断依据为原有基础心脏病的证据及循环淤血的表现。心力衰竭有哪些类型?1.按照衰竭的心室左右同区分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2.按照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区分急性心衰;慢性心衰。3.按照心脏射血分数的多少区分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HFrEF):射血分数<40%;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HFpEF):射血分数≥50%。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35~74岁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9%。[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该病法治愈,经积极治疗后可缓解症状,减缓心衰进程,急性心衰的患者可转为慢性心衰,发病后需终身治疗。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