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一文读懂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干扰素悖论

一文读懂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干扰素悖论

干扰素-γ(IFN-γ,IFNG)已被证明在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最初被发现是用于对抗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但很快人们就意识到它的免疫调节活动延伸得更远更广,IFNG信号通路的下游靶基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与调节宿主抵御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先天和获得性免疫反应有关;但也与细胞周期、凋亡和炎症的调节有关。在获得性免疫中,IFNG直接调节Th1细胞的分化、激活和稳态;抑制Th2细胞的发育;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发育;促进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并激活经典的M1亚型炎性巨噬细胞。通过诱导几种趋化因子,IFNG还在将特定效应细胞招募到不同的炎症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1:干扰素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图片来源于文献资料)

在癌症的背景下,IFNG一直被认为是抗肿瘤免疫的中心角色,它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和免疫效应细胞来实现其抗肿瘤功能。例如,IFNG上调了肿瘤细胞中MHC I类分子的表达,从而由于抗原呈递增加而增强了它们的抗原性。此外,IFNG还能增强NK细胞和ctl的细胞毒活性。IFNG的这些双重作用通过增强肿瘤相关抗原的呈递,使肿瘤细胞更容易被IFNG激活的免疫效应细胞识别和破坏。

IFNG具有直接的肿瘤细胞特异性抗肿瘤作用,例如通过激活p21和p27肿瘤抑制因子,通过细胞周期阻滞来抑制增殖。IFNG还通过诱导多种癌细胞类型的凋亡来发挥抗肿瘤作用。此外,IFNG 可以通过激活 RIP1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诱导坏死样调节的细胞死亡,称为坏死性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是IFNG的另一个已知的抗肿瘤活性。间充质基质细胞介导的IFNG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分泌已被证明能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重新极化为M1炎症表型,这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模型中降低了肿瘤负担。虽然已知IFNG支持免疫抑制的Tregs的生成,但最近的研究发现,IFNG还可以通过提高Treg的稳定性来增强抗肿瘤免疫和肿瘤清除能力。最近的证据还表明,IFNG途径基因的丢失与获得免疫治疗耐药性有关,这表明IFNG信号在免疫介导的肿瘤杀伤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尽管IFNG作为一种抗肿瘤免疫因子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但它作为促肿瘤因子的潜力也不能被忽视。从显示IFNG促肿瘤作用的研究中似乎出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暴露于IFNG的肿瘤显示出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例如,已知几个IFNG途径靶基因参与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避机制,这些机制旨在抑制CTL和NK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这似乎是不合乎常理的,因为IFNG是抗原呈递相关基因的有效激活因子,应该可以提高免疫原性和CTL和NK细胞介导的肿瘤细胞清除。然而,在一些模型中已经注意到,与在完全免疫能力的小鼠中接种的相比,IFNG缺乏或抗体介导的全身性阻断增加了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长时间和/或高水平的IFNG暴露会对肿瘤细胞施加选择性免疫压力,从而导致MHC I类分子和与抗原呈递机制有关的其他基因的减少或丢失。事实上,在M14黑色素瘤和CT26结肠癌细胞系中已经显示出这样的机制,在这些细胞系中,暴露于IFNG导致抗原提呈能力下降并导致免疫逃避。

通过上文可知,在肿瘤微环境和宿主对肿瘤发展的免疫反应的背景下,IFNG在特定条件下,可具有一定的促肿瘤发展作用。最近的一系列报告强调了IFNG在癌症中的促癌作用,使IFNG在抗癌治疗上出现了悖论学说。

癌症免疫监视是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和破坏转化细胞的主要方式,活体研究提供了IFNG在癌症免疫监测中作用。活体研究表明,缺乏IFNG(IFNG-/-)的小鼠以及那些缺乏其受体(Ifngr1-/-)或下游效应因子STAT1(STAT1-/-)的小鼠,容易受到化学致癌物诱导的肿瘤的影响。基于这些结果,学界认为IFNG在癌症免疫编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免疫编辑指的是癌细胞的重新编程,以对抗宿主免疫系统。这种重新编程使癌细胞不仅能够以类似于达尔文适者生存的方式在免疫攻击中幸存下来,而且还会加快癌症生长。

癌症免疫编辑通过消除、平衡和逃逸三个阶段的连续体来调节肿瘤的免疫原性。消除阶段主要由免疫监视组成,免疫系统的先天和适应性在临床表现之前,协同识别和摧毁任何转化的细胞和正在发展中的肿瘤。由于获得了逃避能力,少数转化细胞可能会在消除阶段存活下来,但由于免疫学检查,仍无法生长。这一阶段是亚平衡期,某些种类的癌细胞在获得性免疫的影响下会处于休眠状态,而后会根据宿主的免疫情况随时进行复制。

IFNG已被证明在免疫编辑的消除和平衡阶段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免疫编辑的消除和平衡阶段,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施加的选择压力会导致移除高度免疫原性的肿瘤细胞,并有利于产生免疫原性降低的基因变异肿瘤细胞,这将使免疫系统对他们视而不见。这种进化选择的肿瘤细胞将能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新近的证据表明,IFNG在逃逸阶段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IFNG致瘤性的特征,也是IFNG信号通路在癌症治疗中矛盾的本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FNG信号通路通过激活免疫检查点基因来调节免疫逃避。肿瘤细胞和免疫浸润的基质细胞表面表达PD-L1和PD-L2是其最重要的免疫检查点机制之一。IFNG诱导的PD-L1/2配体与其免疫抑制受体PD-1结合,这种相互作用抑制T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效应活性,从而促进癌症进展。诱导癌细胞中PD-L1和PD-L2的表达被认为是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治疗产生获得性免疫抵抗的重要决定因素。通过研究已经证明,癌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长期暴露于IFNG信号会激活T细胞抑制受体的一些配体的表达,这也会以PD-1/PD-L1非依赖的方式促进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治疗的抵抗。此外,PD-L1已被发现自主负责促进肿瘤启动细胞,这些细胞表现出耐药行为,并有助于例如黑色素瘤和卵巢癌的复发。

IFNG还可以调节CTL抗原4(CTLA4)在人原代黑素细胞、人黑色素瘤细胞系和组织中的表达。CTLA4是最有效的CTL激活抑制剂,在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负性调节中起关键作用。T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有助于T细胞的耐受,从而导致肿瘤免疫逃逸。除了PD-1/PD-L1外,IFNG信号还能高度激活如黑色素瘤细胞上CTLA4的表达,这一发现对IFNG在肿瘤免疫监视和免疫逃避中的传统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推测IFNG诱导的黑色素瘤细胞CTLA4表达可直接抑制CTL活性。这种黑色素瘤细胞介导的对T细胞毒性的抑制可能具有深远而尚未被认识的免疫逃避功能。

总的来说,IFNG在肿瘤的治疗和促进方面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后续的研究重点可能是利用生物标记物区分可能受益于重组IFNG治疗的癌症患者和那些可能无效甚至表现出不良结果的癌症患者。对于某些特定的肿瘤,甚至可能会出现IFNG抑制疗法,即抑制IFNG信号可能会使一部分癌症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JOURNAL OF INTERFERON & CYTOKINE RESEARCH Volume 39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简介:孙凯,徐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主攻肿瘤基础医学相关病因学研究,对各类癌症相关基因诊断有独到的见解,发布相关论文3篇。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肠肿瘤能治好吗

肠肿瘤能治好吗?这是许多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肠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如结肠癌,其治愈的可能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从肿瘤的类型、发现时的分期、治疗方法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方面,探讨肠肿瘤的治愈可能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生活建议。 肠肿瘤的类型与治愈率 肠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会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通过手术切除后,治愈率较高。而恶性肿瘤,如结肠癌,则可能侵犯周围组织并转移,治疗更为复杂,但早期发现的结肠癌治愈率也相对较高。 肠肿瘤的分期与治愈率 肠肿瘤的治愈率与其发现时的分期密切相关。根据肿瘤的大小、是否侵犯周围组织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肠肿瘤被分为I至IV期。I期和II期结肠癌患者经过手术和(或)辅助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分别约为90%和70%。III期结肠癌的五年生存率约为50%-60%,而IV期结肠癌因已出现远处转移,治愈率较低,但通过个体化治疗,也有部分患者可实现长期生存甚至治愈。 肠肿瘤的治疗方法 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对于早期结肠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若癌细胞已扩散至淋巴结或其他器官,则可能需要结合化疗或靶向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某些结肠癌病例中也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患者的年龄、体质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疾病都会影响肠肿瘤的治疗效果。健康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与早期发现的重要性 保持定期体检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肠肿瘤至关重要。高危人群,如有家族病史者,应更加重视定期筛查。健康饮食,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及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有助于降低肠肿瘤的风险。 结论 肠肿瘤的治愈可能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肿瘤的类型、发现时的分期、治疗方法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以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肠肿瘤,从而提高治愈的可能性。面对肠肿瘤,积极乐观的态度和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战胜疾病的重要保障。

健康饮食指南

5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恶性结节是什么意思

恶性结节是什么意思?这是许多人在面对健康检查报告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恶性结节通常指的是在人体组织中发现的具有潜在癌变风险的肿块。这些结节可能是癌症的早期表现,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超声波可以发现。恶性结节的特点包括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并且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 1. 恶性结节的定义与特征 恶性结节的定义是指那些在人体内发现的、具有恶性特征的肿块。这些结节的特征包括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生长速度快等。它们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甲状腺、肺部和乳腺。 2. 恶性结节的常见部位 恶性结节可以出现在人体的多个部位。例如,肺部结节中大约有10%可能是恶性的;而在甲状腺结节中,这一比例约为5%-15%。乳腺结节也是常见的恶性结节之一,尤其是在女性中。 3. 恶性结节的诊断方法 确诊恶性结节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测和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结节的性质,而病理活检则是通过取样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直接观察是否存在癌细胞,是确诊的金标准。 4. 恶性结节的治疗方案 恶性结节的治疗方案因结节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已经扩散而异。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因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非常重要。 5.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与建议 虽然不能完全预防恶性结节的发生,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建议包括:避免吸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等。此外,对于有家族癌症史的人群,更应重视定期的健康检查。 结论 恶性结节是指具有潜在癌变风险的肿块,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通过了解恶性结节的定义、特征、常见部位、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这一健康挑战。同时,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保护自己的健康。

智慧医疗先锋者

4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骨髓肿瘤能治好吗

骨髓肿瘤能治好吗?这是许多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骨髓肿瘤,包括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是一类起源于骨髓的恶性肿瘤。其治愈的可能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分期、类型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 1. 早期发现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单发的骨髓肿瘤,通过积极的治疗有可能实现治愈。这类肿瘤通常尚未发生广泛转移,且病灶较为局限。早期发现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因此,定期体检,尤其是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能够及早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成功率。 2. 治疗方法概述 治疗骨髓肿瘤的方法多样,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等。手术切除是早期单发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能够直接去除病灶,减少肿瘤负荷。化疗和放疗则用于杀灭残留的癌细胞,防止肿瘤复发。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的癌细胞靶点进行精准打击,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3. 晚期骨髓肿瘤的治疗策略 对于晚期、多发的骨髓肿瘤,治愈的可能性相对较低。此时,治疗的主要目标转向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同样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但可能需要采用更为强烈的治疗方案,并结合支持治疗来减轻患者的痛苦。 4. 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除了肿瘤的分期和类型外,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治疗反应等因素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年轻且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往往能够耐受更为强烈的治疗方案,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而年龄较大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则可能需要采用更为温和的治疗方式,以避免过度治疗带来的风险。 5. 实际案例分析 以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为例,他在体检中发现了早期的多发性骨髓瘤。通过及时的手术切除结合化疗和靶向治疗,他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已无明显复发迹象。这一案例说明了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在提高治愈率方面的重要性。 6. 生活中的建议 对于骨髓肿瘤患者而言,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外,还应注重日常生活的调理。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复发或转移,对于长期生存同样至关重要。 结论 骨髓肿瘤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虽然晚期骨髓肿瘤的治愈率较低,但通过综合治疗,仍然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患者和家属应保持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的治疗,共同努力战胜疾病。

康复之路

5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骨转移时会出现什么早期症状

骨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肿瘤部位扩散至骨骼系统,这种情况在多种癌症中都可能发生,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肾癌。了解骨转移的早期症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骨转移的早期症状,并提供一些实用的生活建议。 1. 疼痛 骨转移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骨痛。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通常在夜间加重。疼痛的原因可能是肿瘤对骨组织的直接破坏,或者是肿瘤引起的炎症反应压迫周围的神经。 2. 骨折 由于癌细胞侵蚀骨组织,导致骨质疏松和骨强度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无明显外伤或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这种情况称为病理性骨折。 3. 呼吸困难 当骨转移影响到肋骨、胸椎或脊椎时,可能会对肺部造成压迫,导致呼吸困难。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 4. 脊柱畸形 骨转移累及脊柱时,可能会导致脊柱的结构改变,出现脊柱侧弯或后凸等畸形,严重时还可能压迫脊髓,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5. 活动受限 骨转移还可能导致肌肉疼痛和骨关节僵硬,进而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能力。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难以完成日常活动,如行走、弯腰等。 结论 骨转移的早期症状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到的疼痛、骨折、呼吸困难、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预示着癌症的进展,因此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也有助于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对于已经确诊为骨转移的患者,除了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外,还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避免跌倒等意外伤害,减少骨折的风险。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也是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医者仁心

3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恶性骨肿瘤可以治好吗

恶性骨肿瘤,听起来可能让人感到恐惧,但随着医学的进步,许多类型的恶性骨肿瘤已经有了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那么,恶性骨肿瘤真的可以治好吗?本文将带您了解这一问题的答案。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早期诊断对于恶性骨肿瘤的治疗至关重要。数据显示,早期发现并治疗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晚期发现的患者。例如,骨肉瘤患者如果能在早期被确诊并接受合适的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达到60%至70%。这强调了定期体检和对身体异常变化保持警觉的重要性。 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效果 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不同类型的肿瘤对这些治疗方法的反应不同。例如,骨肉瘤患者通常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并结合化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尤文氏肉瘤则对放疗更为敏感。因此,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个体差异与综合治疗 患者的年龄、整体健康状况、肿瘤的具体位置和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年轻且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通常对治疗的反应更好。综合治疗,即结合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方法,已成为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策略。 创新疗法与临床试验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的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为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些创新疗法在一些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疗前景,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生活方式的调整与治疗效果 除了接受专业的医疗治疗外,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也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等,都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结论 总之,恶性骨肿瘤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许多患者都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面对疾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积极参与治疗,是战胜疾病的关键。

健康解码专家

4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骨肿瘤的早期特征

骨肿瘤,作为一种发生在骨骼系统的肿瘤科疾病,其早期特征往往较为隐匿,但通过细致观察,仍可发现一些早期信号。了解这些特征对于早期发现骨肿瘤、区分其良恶性以及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疼痛 疼痛是骨肿瘤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早期疼痛多为间歇性,轻微且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会逐渐加重,转变为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睡眠。疼痛还可能向远处放射,例如,位于脊柱的肿瘤可能导致背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 2. 肿胀或肿块 骨膜下或表浅的肿瘤在早期即可出现肿胀或肿块,触摸时可感觉到骨骼的膨胀变形。良性肿瘤的肿块通常坚实且无明显压痛,而恶性肿瘤则可能表现为弥散性肿胀,伴有明显的压痛感。 3. 压迫症状 骨肿瘤根据其生长的位置不同,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引起一系列症状。例如,颅内肿瘤可能导致头痛、头晕;鼻腔受压迫则可能引起呼吸困难;盆腔内的肿瘤则可能压迫直肠与膀胱,导致排便及排尿困难。 4. 畸形与功能障碍 骨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坚固性,导致肢体畸形,尤其是下肢畸形较为常见。随着肿瘤的增大,疼痛和肿胀可能会限制关节的活动范围,影响患部的功能。若肿瘤位于重要关节附近,还可能引起行走障碍等明显症状。 5. 全身症状 恶性骨肿瘤患者在早期还可能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发热、体重下降、贫血以及精神萎靡等。虽然这些症状相对不特异,但也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之一。 结论 骨肿瘤的早期特征多样且复杂,包括但不限于疼痛、肿胀或肿块、压迫症状、畸形、功能障碍以及全身症状。患者及其家属应对这些早期信号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等,也有助于降低骨肿瘤的发生风险。 通过了解骨肿瘤的早期特征,我们不仅能够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还能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是战胜疾病的关键。

疾病解码者

7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马玉英医生简介

马玉英医生简介 引言 在抗击癌症的道路上,每一位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是患者的希望之光。马玉英医生,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的主任医师,就是这样一位在肿瘤治疗领域闪耀着光芒的专家。本文将带您走近马玉英医生,了解她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应对肿瘤疾病。 一、专业领域与诊疗特长 马玉英医生专注于乳腺癌、肺癌、胃肠道及妇科肿瘤等各种实体瘤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她的诊疗特长不仅限于常见的肿瘤类型,还包括淋巴瘤、肝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肾癌等多种肿瘤的术前、术后化疗、免疫及分子靶向治疗。马医生在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癌性疼痛的治疗也颇有心得。 二、治疗理念与方法 马玉英医生坚持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她认为,肿瘤治疗不仅仅是对抗疾病,更是对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她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三、案例分析 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马医生在肿瘤治疗中的专业与温情。一位晚期乳腺癌患者,在经过马医生的综合治疗后,不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马医生采用了个性化的化疗方案,并结合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成功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四、日常预防与健康建议 马玉英医生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对于普通人群而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肿瘤的关键。这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定期体检等。此外,对于有家族肿瘤病史的人群,应更加重视定期的专业筛查。 五、面对诊断的态度与建议 面对肿瘤诊断,许多患者和家属会感到恐慌和无助。马玉英医生建议,首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参与到治疗决策中来,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 结论 马玉英医生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肿瘤治疗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到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日常预防的重要性。面对肿瘤,我们不仅需要医学的进步,更需要每个人对健康的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

癌症防治先锋

6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食管疾病应该就诊于什么科

食管疾病是指发生在食管部位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肿瘤、功能性疾病等。由于食管疾病的类型多样,其诊断和治疗往往需要不同科室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那么,面对食管疾病,我们应该就诊于哪个科室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1. 消化内科:食管疾病的首选诊治科室 消化内科是诊治食管疾病的首选科室。许多食管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GERD)、食管炎等,都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有关。消化内科医生通过内镜检查、食管24小时pH监测、食管测压等先进技术,对食管疾病进行精准诊断。对于功能性食管疾病,如贲门失弛缓症,消化内科也能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2. 胸外科:手术治疗的专业选择 对于一些需要手术干预的食管疾病,如食管癌、食管裂孔疝等,患者应就诊于胸外科。胸外科医生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等。 3. 耳鼻喉科:咽喉相关食管疾病的专家 当食管疾病与咽喉部位有关时,如咽喉反流疾病,耳鼻喉科则成为首选。耳鼻喉科医生通过喉镜等检查手段,评估食管上端及咽喉部位的病变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4. 肿瘤科:食管癌的综合治疗 对于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应及时就诊于肿瘤科。肿瘤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 5. 中医科:传统疗法的辅助作用 中医科在食管疾病的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等传统疗法,中医科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尤其对于一些慢性食管疾病,中医治疗往往能发挥独特的优势。 结论 食管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科室。患者在就诊时,应详细描述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对预防和治疗食管疾病同样重要。通过了解不同科室在食管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类疾病,保护我们的健康。

健康驿站

7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颅内肿瘤10个症状

颅内肿瘤是一种严重的健康威胁,它可能影响大脑的任何部位,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症状。了解这些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颅内肿瘤的十大常见症状,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 1. 头痛 头痛是颅内肿瘤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这种头痛通常在清晨或夜间加剧,可能是由于肿瘤生长导致的颅内压力增高所致。随着肿瘤的发展,头痛的频率和强度可能会逐渐增加。 2. 呕吐 与头痛相伴出现的呕吐,尤其是喷射性呕吐,往往与进食无关,这是颅内压增高刺激了呕吐中枢的结果。这种症状可能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3. 视力下降 当肿瘤压迫视神经时,患者可能会经历视力减退,包括视物模糊、重影或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的程度和范围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4. 癫痫发作 癫痫是颅内肿瘤患者可能遇到的另一个问题,表现为全身性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如局部肢体抽搐。这些症状是由于肿瘤刺激大脑皮层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 5. 精神和性格改变 颅内肿瘤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精神和性格上的变化,如情绪波动、抑郁、记忆力减退等,这些变化通常与肿瘤影响大脑的额叶或颞叶有关。 6. 肢体麻木或无力 肿瘤压迫运动或感觉神经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肢体麻木或无力,这种症状可能影响一侧或双侧肢体,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7. 内分泌失调 特别是位于垂体区域的肿瘤,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内分泌功能,导致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8. 听力下降 肿瘤侵犯听神经或其附近区域时,患者可能会经历听力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听力。 9. 行走不稳 小脑区域的肿瘤或其他部位肿瘤压迫小脑时,会影响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导致行走不稳、步态蹒跚。 10. 昏迷 当颅内肿瘤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或侵犯重要脑区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这是病情严重的标志,需要立即就医。 面对上述任何症状,患者不应自行判断病情,而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通过头颅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手段,可以有效诊断颅内肿瘤。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总之,了解颅内肿瘤的症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对这些症状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医疗星辰探秘

5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马忠良医生简介

马忠良医生简介 引言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特别是肿瘤类疾病,如乳腺癌、肝癌等,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马忠良医生,作为一位在肿瘤外科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他的工作和研究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本文将从马忠良医生的专业背景、诊疗特长、研究成果以及对公众的健康建议等方面进行介绍。 专业背景 马忠良,男,临床医学博士,现任主任医师、教授及研究生导师。自1986年本科毕业后,马医生便投身于外科领域的工作与研究,至今已有超过25年的临床经验。2001年,他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天津医科大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马医生主要从事普外肿瘤专业,尤其在乳腺、甲状腺、胃肠及肝胆肿瘤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 诊疗特长 马忠良医生擅长乳腺微创旋切手术、美容小切口手术等先进技术,特别是在乳腺癌、肝癌、胰腺癌、胆管癌等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不仅在手术技术上精益求精,更注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研究成果 作为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主持人,马忠良医生在乳腺癌、肝癌等多种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他的研究不仅提高了这些疾病的诊疗水平,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健康建议 马忠良医生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对于乳腺癌等疾病,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女性的乳腺自检和定期的专业检查至关重要。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也是预防肿瘤发生的有效手段。 结论 马忠良医生不仅是一位技术精湛的外科医生,更是一位致力于提高公众健康意识的医学教育者。通过他的努力,无数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许多人也因此提高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肿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共同为构建健康社会贡献力量。

医疗星辰探秘

3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我发现自己有一个肿块,偶尔会感到刺痛,需要切除吗?

就诊科室:中医肿瘤科

总交流次数:12

医生建议:对于这个良性肿瘤,如果没有引起明显不适或其他问题,可以暂不切除。然而,如果疼痛加剧或伴随其他症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切除。同时,建议您采取生活方式调整,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孙有泉

主任医师

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

查看详情

患者未接受手术,想了解是否可以保守治疗,是否一定要手术?

就诊科室:乳腺外科

总交流次数:16

医生建议:对于这位患者,我们首先建议进行穿刺检查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如果是良性肿瘤,可以选择定期复查;如果是恶性肿瘤,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微创手术虽然是一种选择,但存在切除不干净的风险。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等。同时,生活方式的调整也非常重要,例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和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

杨安力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查看详情

患者在9月份发现了一个软组织肿块,偶尔有些疼痛,之前看过其他医生但未得到明确诊断,希望了解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案。

就诊科室:中医骨科

总交流次数:21

医生建议:根据超声结果,可能是软组织肿块,建议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以确定其性质。如果需要手术切除,会进行化验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请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并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李昌友

副主任医师

泰州市中医院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 肿瘤 的内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肿瘤 治疗过程 干扰素悖论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