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量表测试,生物标志有哪些呢?

H立方研究所·H立方研究所一个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社会共益传播品牌
H立方研究所
H立方研究所一个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社会共益传播品牌

科学家们在持续不断的研究AD在发病及进展阶段给大脑带来的各种影响。目前看来,在出现记忆或其他认知问题的十年前、甚至更早,疾病就已经导致大脑发生了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细胞外β淀粉样斑块(β-amyloid plaques, Aβ斑)沉积和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tau)。

1984年,由美国神经语言障碍与卒中研究所(NINCDS),阿尔茨海默病与相关疾病协会(ADRDA)联合工作组共同制定了第一个AD诊断标准,即NINCDS-ADRDA标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为AD的诊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此之后,相继出现至少7版有影响力的诊断标准。这其中较为有影响力的是2011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院(NIA-AA)对NINCDS-ADRDA标准进行修订后,发布的NIA-AA标准。2018年,《中国认知障碍痴呆指南》推荐,临床AD诊断可依据NINCDS-ADRDA和NIA-AA进行诊断。如有条件,进行分子影像检查和脑脊液检测。

在临床实践中,还存在标本采集困难、价格昂贵等现实问题。在我国,只有少数三级甲等医院和科研机构能够完成CSFAβ42、T-tau、P-tau、淀粉样蛋白PET、tauPET及AD致病基因等检查。因此,大部分医院仍应用 NINCDS-ADRDA标准及 NIA-AA的核心症状及排除标准。

2019年,基于汉语普通话人群,田金洲教授牵头制定了符合中国人的AD诊断框架,分为由临床症状和内侧颞叶萎缩构成的临床病理学模式的AD操作标准,和由临床症状与生物标志物构成的临床生物学模式的AD操作标准,前者适用于AD痴呆的临床筛查和诊断,后者适用于AD早期临床筛查和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目的。

随着学界对AD的研究日渐进步,全社会对它的认知不断提高,预防和诊断的方法也会更加普及和完善。然而,倘若不幸自己或家人真正被确诊患有AD,又该如何应对?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不是“绝症”?当前都有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如何照护AD患者?

参考资料:

https://mp.weixin.qq.com/s/xyHMq4DyixeTvycPEpC1rw

本文内容版权归H立方研究所及作者所有,部分图片及资料来自网络,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沟通。欢迎转发收藏,为更多人助益。本文以疾病教育及科普为目的,非医疗行为,相关诊治信息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替代医生面诊。内容及商务合作请联系liuyang@iadvancing.com。

#老年性痴呆
阅读数 1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有记忆障碍伴精神、行为或人格改变目前法治愈,药物治疗可控制症状简介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加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伴有各种精神行为症状和人格改变,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脑内淀粉样斑块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以及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等。本病目前法完全治愈,可以通过治疗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的进展[1]。症状表现[1]:起病隐匿,呈进行性缓慢进展。患者主要表现为记忆丧失、失语、失用、失认、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诊断依据[1]:存在痴呆;潜隐起病,缓慢退化,通常难以指明起病的时间,但他人会突然察觉到症状的存在;排除精神障碍是由于其他可引起痴呆的全身性疾病或脑部疾病所致(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钙、维生素B12缺乏、烟酸缺乏、神经梅毒、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或硬膜下血肿等);缺乏突然卒中样发作,在疾病早期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体征,如感觉丧失、视野缺损或共济失调等疾病类型[1]: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年龄较小,常见于患有唐氏综合征的患儿。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类型,患者多为老年人。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大部分具有家族遗传性。是否具有传染性[1]?是否常见[2]?本病常见。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据统计,目前世界上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数量已达到5000万,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是现在的3倍,达到1.52亿。是否可以治愈[2]?可治愈。目前还有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只能通过药物和护理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否遗传[1]?是是否医保范围?否
H立方研究所·H立方研究所一个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社会共益传播品牌宁玉萍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