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柳叶刀神经病学》最新发布的数据,中风在我国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在普通人群中终生风险率为39.3%。中风后抑郁(PSD)是一种继发于脑中风的抑郁症。临床表现包括冷漠、睡眠障碍、反应迟钝和记忆力减退。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约占脑卒中存活者的1/3。PSD对这些患者造成相当大的生理和心理影响,给他们的家庭和社会也会带来严重的负担。部分严重抑郁症的人可能会出现自杀、自残的情况。目前,PSD的常规内科治疗包括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抗抑郁药剂通常都有较大的副作用,而心理治疗的费用相对较高且常规开展的门诊较少。
近年来,随着中医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发展,腹针应运而生,其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具有安全、相对无痛、有效、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腹针的指导思想和常规针灸类似,都是以经络和穴位为基础。
随着腹针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其有效性也值得我们进行探究。本研究在随机对照试验(RCTS)中对腹针治疗PSD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以检验以下假设:腹针治疗PSD患者的抑郁症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案,下文予以具体分析。
研究纳入标准
本研究纳入的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在研究对象方面,没有年龄、性别和病例来源的限制。干预措施方面,实验组采用单一腹针疗法或综合疗法。后者可能包括抗抑郁药物、其他针灸方法和康复的组合。对照组使用常规的中风干预措施,包括抗凝、降脂和稳定斑块的药物,并根据需要对颅内压升高、血压和血糖问题进行治疗;也可以有空白对照。另外,对照组可以使用任何治疗方法的组合,如抗抑郁药物,或其他针灸和/或康复治疗等。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至2020年11月。搜索关键词:抑郁、中风、腹针、卒中后抑郁等。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使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优势比(OR)对二元数据进行分析。连续数据采用均值差分法(MD)进行分析。X2检验用于确定各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当异质性程度较低或不存在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联合效应值。当研究间异质性P<0.05或P>50%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如果异质性高,则进行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结果
共检索到265项研究。在对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后,最初考虑了16条记录。在阅读全文后,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了10篇随机对照试验(图1)。
图1:文献检索结果(来源于资料)
在10项临床试验中,共有708名受试者(N=708)来自医院病房或门诊,其中实验组353名(n=353),对照组355名(n=355)。其中1篇研究没有描述中风和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其余研究均有符合中医或主流疾病诊断标准的描述。除3项试验未报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外,其余试验组或对照组均可出现不良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要么不显著,要么可能与针灸治疗无关。记录中的事件包括头晕、恶心、鼻塞、口干、便秘和食欲不振。与针灸相关的不良反应记录如下:局部疼痛和/或瘀伤;晕厥;或针头卡住或弯曲。另外,无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断研究。所包括的研究的具体特征如图2所示。
图2:临床研究特征(来源于资料)
10项研究均将HAMD评分作为异质性较高的结局指标并按照计划,进行了亚组分析。亚组间异质性检验结果为无或低值,然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10项研究HAMD评分的总效应值为(MD=-2.34, 95%CI: -2.89,-1.78;P<0.00001)。子组分析的结果如图3所示。
图3:子组分析结果(来源于资料)
三项研究使用腹针与其他类型的针灸(即传统针灸、体针和电针)进行比较。异质性测试的结果为P=0.48 I2=0%。综合效应值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AMD得分无统计学意义(MD=-0.32;95%CI:-1.58,0.93;P=0.62)。
三项研究使用腹针联合常规抗抑郁药与单独使用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和盐酸氟西汀分散片)进行比较。异质性检验结果P=0.40,I2=0%。综合效应值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HAMD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MD=-4.23;95%CI:-5.57,-2.9;P<0.00001)。
三项研究采用腹针结合中药(加味逍遥胶囊、柴胡汤、加味四逆散)与抗抑郁药(盐酸多塞平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盐酸帕罗西汀片)进行比较。异质性检验结果P=0.32,I2=11%。综合效应值结果显示,腹针结合中药治疗对降低HAMD评分效果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MD=-1.01,95%CI:-1.78,-0.25;P=0.009)。
两项研究使用腹针或腹针和头针的组合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异质性测试结果P=0.43;I2=0%,综合效应值结果显示,实验组在降低HAMD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MD=-9.96;95%CI:-11.71,8.21;P<0.00001)。
八项研究探讨了有效率,研究之间的异质性较低(P=0.11;I2=40%)。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腹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3.90;95%CI:2.29,6.62;P<0.00001)。
四项研究纳入了Barthel指数,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因为研究之间没有异质性(P=0.52;I2=0%)。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Barthel指数显著增加(MD=11.39;95%CI:9.07,13.72;P<0.00001)。
两项研究的NIHSS评分没有异质性(P=1.00;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腹针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MD=-0.03,95%CI:-0.68,0.62;P=0.93)。
结论
中医认为PSD是中风继发的一种变异性证候。换句话说,PSD是一种由器质性损伤而产生的情绪障碍疾病。其病位主要在肝,可导致气滞、血瘀和内阻。腹针治疗强调从调节脏腑开始,以逆转疾病的进程。
Meta分析显示,腹针治疗PSD患者的HAMD评分、有效率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以往的许多研究证明,针刺疗法对改善PSD症状是有效的。本研究中对HAMD评分的亚组分析表明,腹针治疗PSD的效果与其他常用针刺方法相当,可以达到同等程度的临床效果。与传统的针灸方法相比,腹针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更少。
参考文献:MEDICAL ACUPUNCTURE Volume 33, Number 4, 2021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简介:李鹏飞,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擅长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跟随名师学习多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空巢老人心理危机干预


家庭医疗小助手
文章 11个饮食妙招改善女人性格


健康百科
文章 焦虑紧张引起的高血压多久能恢复


医疗数据守护者
文章 心理探秘:男人为何不爱说话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爸妈无故发脾气?当心抑郁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隐匿性抑郁是什么症状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脸色决定你的减肥餐


病友互助家园
文章 抑郁症的惊恐症状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12岁小孩抑郁的症状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双向情感障碍能治好吗


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