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如何教育孩子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关于这个话题比较大。

在这儿谈几个主要的原则。

1、要尊重孩子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的感觉,认知,和喜好是不一样的。如果把父母认为好的强加给孩子,漠视孩子的感受,就可能让孩子形成没有自己的主见,过度依赖大人,同时又有可能导致反抗的问题持续。

2、无条件地爱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怎样,都要接纳自己的孩子,爱孩子。让孩子从小感受到 ,自己无论怎样,都是有价值的,是好的,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就会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会享用一生。

3、父母是榜样  让孩子学会如何积极地应对生活。身教很重要,说大道理常常不起作用。你是如何生活,工作的,如何对待你的家人,都会直接影响孩子成年后的生活态度和亲密关系。

4、鼓励孩子探索  孩子要有好奇心,要鼓励这种特性。

5、鼓励和同伴相处  和同伴相处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过程。让孩子独自处理与同伴关系。从中能学会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

6、和孩子共同成长  有时要向孩子学习。孩子有一种好的天性,纯真,有好奇心,有探索精神,这是我们成年身上常常缺少了的。如果和孩子一样保持童心,会感觉不一样,而且用这种姿态和孩子在一起,相信孩子感受到了尊重,会有安全感,会保持积极健康的状态。

7、相信孩子的未来 不要为孩子担忧,要为孩子祝福!你的孩子是有能力的,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8、奖罚结合 对于积极的,有利于个体发展,符合文化的行为应及时鼓励。对于不当的行为,是可以适当地惩罚,但要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或要受惩罚的。只对不当的行为而言,而不是对孩子整体人格的否定和侮辱。

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尝试,去经历,形成属于自己的,有利于自我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价值系统。在今后的人生中,就不会迷茫,会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无论怎样,都能快乐的生活。

向本文作者提问
陈建国·副主任医师
陈建国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南京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
好评100%|接诊量938|响应时长127分钟
擅长:擅长各种心身疾病、脑器质性精神疾病、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抑郁、焦虑、恐怖、强迫、疑病、癔症、神经衰弱、失眠、功能性躯体不适)和记忆障碍的诊治,拥有临床医学、社会工作专业学士、心理学硕士学位,具有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长期的精神科临床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临床实际经验,对儿童青少年、成人心理障碍、及人格障碍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颇有心得。
¥99
问医生
#儿童#青少年#居家#育儿#心理发育障碍#与心理社会情况有关的其他特指问题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