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总是很烦恼为什么血糖总是降不下来?
其实没有降不下来的血糖,只是人们很难做到,就像大道理谁都懂,可就是做不到而已。
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已经听过无数次医生的劝告,但总是做不到。
在这里我也就再啰嗦几句糖尿病。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糖尿病的类型:
- 1 型糖尿病:多为先天性胰岛功能缺陷,或者弥患胰腺炎或者其他原因引起胰岛功能受损,以至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使血糖转化成糖原储存起来。
- 2 型糖尿病:则表现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细胞无法接受到胰岛素的信号来吸收血糖转化成糖原。
1 型糖尿病除非移植胰腺,不然无法逆转,只能依靠胰岛素降血糖。
2 型糖尿病在初发阶段及时采取干预手段,是有一定的几率可以逆转,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肯定很关心如何逆转,毕竟谁也不想每天依靠胰岛素或者药物来降血糖。
那接下来就说一说如何逆转 2 型糖尿病:
- 食物:平时注意少吃容易吸收,且含糖,含油量高的食物,如精面粉,稀饭,面条,米粉,油炸食品等。主食类除了干米饭以外,可以适当吃粗粮,如玉米,粗粮面,豆类,薯类等,这样的食物富含膳食纤维,不仅管饱,还有助于减缓血糖的吸收,更有益于胃肠蠕动,还能有效预防结直肠癌,结肠息肉等。副食类则要尽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如西瓜,香蕉,葡萄,苹果,梨等,实在想吃也只能尝尝即止。无糖的蔬菜如黄瓜,番茄,菜叶等还有蛋白质类食品如豆腐,鸡蛋,无糖牛奶,肉类等几乎不引起血糖升高。
- 生活规律: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能多吃,不能少吃。多吃了,胰腺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吸收转化,对胰腺来说是一种负担。少吃了,胃肠道空虚会让人感到饥饿,让人忍不住从另一餐里吃回来,变相的给了胰腺压力。那如何才是适当的量?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吃了不饿也不撑,七分饱便合适。
- 锻炼减肥:人们总说糖尿病是富贵病,其实是有道理的。糖原在细胞内储存到一定的量之后,会将多余的糖原转化成脂肪,引起人体发胖。而在糖原充足,还来不及转化成脂肪的时候,人体细胞便自然会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因此适当锻炼,消耗体内过多的糖原,便有助于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药物逆转:二甲双胍,是一种经典的降糖药物,其作用机制便是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有助于减缓胃肠道对血糖的吸收,从而对减肥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有肾病的人群服用二甲双胍时,需要评估肾功能,以免引起乳酸酸中毒,进一步加重对肾的损害。
- 胰岛素逆转:研究表明,2 型糖尿病的初发阶段使用胰岛素干预,能让人体胰腺得到休息,有助于人体胰腺功能的恢复。本人曾有幸经治并随访过一名 40 岁女性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糖高达 25mmol/L,经胰岛素干预及上述措施 3 月以后,胰岛素的用量不断减少,到最后完全无需胰岛素,甚至连药物都无需使用。
但以上的措施只在糖尿病的初发阶段才有效,如果是已经患有糖尿病多年的患者,胰腺功能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便再难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
这时候想要降血糖,唯有依靠胰岛素,或者药物。
那这些又该如何使用,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胰岛素:
市面上常见的胰岛素品牌有门冬胰岛素,赖辅胰岛素,甘舒霖,长秀霖,优泌林,诺和平等。
按作用时间长短分为长效,中效,短效,医师一般会配合使用来控制血糖。
如三短一长方案,便是使用一次长效胰岛素维持 24 小时的基础血糖,三次短效胰岛素控制三餐后的血糖,这种方案是最全面,最稳定的控制方案。
然而这种方式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 4 次,比较繁琐,人们也很难做到,于是便有了预混方案。
预混方案即中效胰岛素与短效胰岛素的混合制剂,有 50/50,40/60,30/70 几种类型,50/50 即 50%的短效,50%的中效,40/60 即 40%的短效,60%的中效,同理 30/70 即 30%的短效,70%的中效。
以短效控制三餐后的血糖,中效维持平时的基础血糖,这种方案优点便是可以每日仅注射 2-3 次,但缺点便是容易出现低血糖。同时如果预混方案选择不对,以至于短效胰岛素的量偏小,可能对餐后血糖的控制欠佳。
而若是使用胰岛素,就必须严格执行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多吃了,血糖降不下来,少吃了容易引发低血糖反应,若是平时还加餐,吃夜宵什么的,就很容易打乱已制定的降糖方案。
因此,有患者常说打了胰岛素都没用,其实不是没用,只是患者不注意饮食,把降糖方案打乱了。
如果真的无法做到规律饮食,那么无论哪一个医生,都没有办法给出合适的胰岛素降血糖方案。
而如果需要药物控制血糖,又必须是在胰岛素功能尚可的情况,才能有效降糖。但如果长期的胰腺高负荷,总有一天胰腺会崩溃,再也无法摆脱胰岛素。
一般的降糖药物有以下几种:
- 促进胰岛素分泌药:如瑞格列奈,格列美脲,格列齐特,西格列汀,这些药物通过促进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刺激细胞转化血糖。这种药物无异于在透支胰腺的生命力,因此有很多的糖尿病人本来用药物控制尚可,却终有一天出现血糖无论用什么药都无法降下来的情况,其实这便是胰腺功能下降的表现。
- 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种药物只有一种,便是经典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具体如上述。
- 减缓血糖吸收药物:如阿卡波糖,利拉鲁肽,这类药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胀。
- 促进血糖排出的药物:如达格列净,这一类药物是通过将血糖从尿液里排出来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但这也带来了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很多人为了图方便,选择使用药物控制,也不注意生活习惯,胡吃海喝,于是终有一天,再也无法离开胰岛素。
也许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或者各种各样的压力。
有的人说,生命是自己的,没有必要透支身体去换那一时的欢愉。有的人说,不入天堂,便下地狱。有的人说,珍惜当下,才能有勇气面对未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作为一名医生,我是真的希望大家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虽然这样做,可能会砸了医生的饭碗,让医生饿死,但那又怎样。
人们没有病了,医生才能解脱,也就再也没有苦逼的医学生,和穷苦的小医生,还有卑微的主治医生。
学医的苦是真的苦,希望大家都没病,我们当医生的就再也没有必要吃苦了。
写到这里,不知道大家看懂没有,欢迎关注留言评论,点赞转发,谢谢大家。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焦虑症与2型糖尿病病人的焦虑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尿频不治疗能自愈吗?


医疗科普小站
文章 尿酸高不治疗会怎样?


医者荣耀
文章 牛蒡茶不治疗会怎样?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吃中药不忌口能自愈吗?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手心长鸡眼不治疗能自愈吗?


医学奇迹见证者
文章 胰岛素上升不治疗会怎样?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吃小龙虾不治疗会胖吗?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秋冬季节冠心病不治疗能自愈吗?


康复之路
文章 减重手术能治疗2型糖尿病吗?


生命之光传递者
身高161厘米,体重128斤的2型糖尿病患者询问是否适合使用某种药物控制血糖及减肥。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2
空腹血糖11,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想了解是否可以使用其他药物辅助治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2
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想了解治疗药物是否能有效降低血糖,并询问进口药物换成国产药物的效果及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5
大家都在问

刘文娟
主治医师
内分泌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徐萍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师爱香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