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有奇怪的遐想,比如蚊子飞进自己嘴里了,或是骑车撞到了小狗,多数人的反应是小朋友果然天马行空。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这样的遐想总是反复出现且无法自制,甚至已经产生了焦虑的情绪,那么就要当心是不是儿童强迫症了。
据报道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患病率为1%-2%,终身患病率约为2%-3%,平均起病在年龄10岁左右,10%起病于7岁以前,男孩发病比女孩平均早2年,早期发病的病例更多见于男孩、有家族史和伴有抽动障碍的患儿[1]。那么,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儿童强迫症的产生呢?
一、遗传因素
儿童强迫症具有遗传易感性,20%患者的一级亲属,也就是父母、兄弟姐妹等可以诊断为强迫症。
二、父母不良性格和教育方式
调查显示,部分患儿的父母自身就有过分谨慎、遇事优柔寡断、事后反复检查等不良性格特征。而父母对于孩子要求过于苛刻,如生活刻板规矩、清洁卫生要求高等,都可能是诱发儿童强迫症的原因。
三、脑损害
脑损害被认为是强迫症的发病原因之一。近年来发现强迫症与小舞蹈病之间存在关联,在有小舞蹈病的儿童中强迫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尽管强迫症的病因不明,但是许多线索提示与基底节功能失调、额叶、边缘叶等有关。
四、神经递质异常
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能有效地治疗强迫症,由此推断强迫症存在5-羟色胺功能紊乱。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可能也参与了强迫症的发病过程。
五、心理因素
儿童强迫症状源于性心理发展固着在肛门期,这一时期正是儿童进行大小便训练的时期,家长要求儿童顺从,而儿童坚持不受约束的矛盾在内心引起冲突,导致产生敌对情绪,使性心理的发展固着或部分固着在这一阶段,而强迫症状就是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
一旦患上强迫症,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造成影响,而大部分未经系统治疗或未治疗的儿童在数年之后或到成年期仍有强迫症状,甚至可能发展出现焦虑、抑郁等其他类型疾病。那么,孩子出现了强迫症状该怎么办呢?
1、 树立信心
多陪伴孩子,帮助他们认识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培养他们坚强果敢、大度随和、外向活泼的性格,鼓励孩子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看到自己的力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意念训练
当孩子出现无法自控地强迫现象时,家长要帮助他们用意念进行对抗,缓解紧张、恐惧的情绪,努力分散注意力。这个过程非常需要毅力,但只要经过长期、反复地训练,多数孩子的强迫现象会逐步消失。
3、 纠正父母不良性格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纠正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性格,如过分地干净、谨慎、过于刻板严厉等,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行为疗法
治疗儿童强迫症还要注重行为上的矫正。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疗法是“行为对抗疗法”,基本上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把对抗的刺激和强迫行为进行反复多次结合,形成新的条件反射,使之与原来的强迫行为相对抗,消除原有的错误行为。
强迫症如果从小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可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所以,切莫抱有等等看或可能是孩子闹情绪、坏习惯等想法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及时识别强迫症,尽早治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冬梅.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03):238-240.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密集物体恐惧症:了解成因及应对方法


药事通
视频 亲子鉴定过程揭秘及体验分享


AI医疗先锋
文章 焦虑:揭秘情绪的阴影


医疗星辰探秘
文章 狂躁症:识别与应对之道


健康驿站
文章 淋巴癌发病原因揭秘:遗传、环境和免疫系统异常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妄想症:如何应对被害妄想?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如何有效应对恐惧症:心理治疗与日常保养并重


家庭医疗小助手
文章 揭秘银屑病的秘密:病因、治疗与日常护理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抑郁症遗传因素探讨:家族史与发病风险


病友互助家园
文章 精神障碍的治愈之路:如何科学治疗与评估


健康驿站
我最近总是感到沮丧和焦虑,想了解经颅磁治疗仪是否能帮助我?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11

郭荣芬
主治医师
广饶县丁庄中心卫生院
12岁孩子被父训斥后自服阿立哌唑片、苯海索片,出现意识不清、胡言乱语等症状,已在急诊接受治疗。孩子有抽动症病史,曾不规律口服阿立哌唑片。请问这是什么病?需要做哪些检查?患者男性12岁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14

高君艳
主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我需要开两盒舍曲林片剂,忘记带了,老妈明天手术,走得急。患者女性52岁
就诊科室:中西医结合科
总交流次数:14

夏超
副主任医师
五河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