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美国甲状腺协会未分化甲状腺癌治疗指南摘译

京东医生·京东医生
京东医生
京东医生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癌总发病率的1.7%,但其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据统计,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中位生存期仅为5~6个月,1年的总生存率为20%,ATC患者很少能在确诊后存活超过2年,仅有个别报告显示3%~10%的患者存活10年以上。因国内没有相应的治疗指南,故笔者借以最新发布的美国未分化甲状腺癌治疗指南进行摘译,以供临床参考。

图1:甲状腺解剖图(来源于网络)

ATC的诊断

细针抽吸(FNA)通常是诊断ATC所常用的活检类型,然而,侵袭型甲状腺癌的细胞学诊断,特别是ATC,因通过FNA取得的组织数量过少,部分患者无法进行确诊,这类患者则需要外科手术后的核心活检才能确定诊断。

ATC是一种高侵袭性肿瘤,其特征是肿瘤细胞浸润到邻近的甲状腺和其他组织,包括淋巴管和血管的浸润,并有很高的远处转移的可能性。无论是哪种特殊的形态学亚型,所有的ATC都以高度的细胞增殖为特征。因此,高有丝分裂率(每个HPF>1个有丝分裂)和高Ki-67增殖指数(一般>30%,但通常更高)是其典型特征。但是,ATC典型有丝分裂也很常见,这反映了ATC潜在的基因组不稳定性。肿瘤坏死的融合区在ATC也很常见,常在切除标本的大块组织活检中观察到,这可能会导致ATC的诊断困难。

在ATC的诊断评估中,免疫组化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会出现甲状腺球蛋白(TG)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 (TTF-1)缺失,这反映了ATC的未分化性质,是临床上常用的鉴别诊断方式。另外,还有一种甲状腺标志物PAX8可在40 - 60%的ATC中出现表达。因此,免疫组化检测PAX8可以为滤泡细胞来源提供有力的临床证据,并支持在适当的形态学背景下诊断ATC。然而,PAX8的表达并不局限于甲状腺,而是发生在肾脏和Müllerian型肿瘤上,因此,例如肾细胞癌和卵巢癌等在鉴别诊断时必须考虑。此外,一些PAX8抗体可以与PAX5发生交叉反应,PAX5是一种B细胞谱系标记物,在一些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因此,PAX8免疫组化必须在适当的形态学背景下进行解释,并作为广泛的免疫组化标记的一部分。

ATC的治疗

外科手术

ATC患者最初的手术方法取决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应该及时与患者沟通,ATC患者应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期,IVA或IVB期ATC患者通常能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治疗,IVC期ATC的一部分患者可考虑进行姑息性质的外科治疗方案,以控制局部症状,预防并发症(例如气道侵犯/阻塞、食管侵犯/阻塞、喉侵犯/阻塞)。由于ATC进展迅速,疾病的临床阶段可以迅速改变,因此在手术干预前立即进行准确评估非常重要。

大约10%的ATC患者仅有甲状腺内肿瘤,而40%的患者则有甲状腺外浸润和/或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表现为广泛转移症状。接受手术干预的AT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8个月)明显长于未接受手术干预的患者。这可能是因为手术患者的疾病范围分布为48.1%的IVA期,44.4%的IVB期和7.5%的IVC期。

ATC中使用的外科干预的类型和范围最常见的是全甲状腺切除(48.6%)加淋巴结清扫(59%),1.7%的患者会将喉/咽切除。对于可进行根治手术的患者,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加中央和侧颈淋巴结清扫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

新辅助治疗

临床上约有85%至95%的ATC患者存在广泛浸润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发生了全身转移,手术通常有较大风险甚至无法完成。约有32%-69%的患者存在气管侵犯,37%-55%存在食管侵犯,24%-39%有颈动脉受累。

通常情况下,手术前可能需要对下咽、食管、喉和气管进行内镜评估后方可选择是否有可行的手术方案。如果评估结果较差,通常情况下,应选择新辅助治疗联合化疗和放疗等方案,以达到等效延迟初次切除的目的。如果原发肿瘤是不可切除的,新辅助治疗方法也是较为合适的,有研究称,通过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联合治疗ATC,结合免疫疗法,患者得到的较长的生存期,给后续的其他治疗争取了时间。

放疗、化疗治疗

大多数患者的放疗治疗都是在手术后进行的,少部分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大部分报道都宣称通过放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临床上建议在R0或R1切除后,对于没有转移性疾病证据的患者应该接受规范的分次放疗,同时进行其他的系统治疗,如化疗等。放射治疗前应全面考虑治疗的副作用,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身体状态不佳,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患者,低剂量放射治疗在控制局部疾病/症状方面属于姑息性的治疗方案,对延长生存期也有一定的效果。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数据表明放疗应该何时开始,考虑到ATC增长非常迅速,尽早开始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放疗一般可在术后愈合后开始,以患者恢复到能够仰卧和耐受固定为标准。建议术后2 - 3周,应迅速开始放疗计划。化疗治疗则可以在手术后1周内开始,对于接受明确意向放射治疗的患者,推荐使用包括紫杉醇类(紫杉醇或多烯紫杉醇)、蒽环类药物(阿霉素)或铂类药物(顺铂或卡铂)进行化疗。

即使在没有切除病灶或R2切除的患者中,放射治疗也可以实现局部控制。有文献报道,接受<30 Gy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个月,而给予>30 Gy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另外有报道称接受> 40Gy时中位生存期为5.4个月,<40gy时仅为1.7个月。在最近一份关于放疗治疗经验的报告中,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放疗剂量>50Gy与中位生存期8.4月相关,如果剂量调整为>60Gy,中位生存期最高,为14个月。以上这些研究共同表明,高剂量放疗与更长的生存期有关。

参考文献:THYROID Volume 31, Number 3, 2021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简介:姚科元,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主攻普外科专业,特别对甲乳科疾病有深入研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乳突窦癌
阅读数 8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最常见症状为颈前肿块,可有压迫症状可治愈,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恶性程度低,预后好,死亡率低简介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癌。大多数甲状腺癌具有病理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肿瘤生长缓慢等特点,临床死亡率较低,预后较好。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具有良好分化和高存活率的一种病理类型。可治愈,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最佳手段[1]。症状表现[2]:最常见的表现是颈前症状性肿块或结节。一些病人有颈部压迫感、持久性咳嗽、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声音变化、声带瘫痪、进水呛咳、咯血、肿块快速增大、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以及疼痛等症状少见。诊断依据[1]: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病变,依据术前细针穿刺来明确其性质,能快速确诊甲状腺恶性病变;根据术中冷冻切片结果决定手术方式。疾病类型[2]:弥漫硬化型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亚型筛状-桑葚样亚型是否常见?甲状腺癌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具有良好分化和高存活率的一种病理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80%~90%。甲状腺癌女性多见,女:男约3:1。是否可以治愈?可治愈,甲状腺乳头状癌大多数生长缓慢,预后良好。术后10年生存率高于95%。如果肿瘤侵入血管,约1/3患者有10年存活率。是否遗传?是,有一定可能性遗传,遗传率大概在5%左右。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京东医生·京东医生杨建梅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