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万人调查:别指望了,“健康的胖子”不存在!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心肺功能指的是人体心脏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气的能力,而两者的能力又直接影响全身器官及肌肉的活动,故此十分重要。心肺功能良好,往往反应身体主要机能都可健康运作,从而可推断出患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CVD)、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机会较低。

此前,一些研究证据表明,高心肺功能(CRF)可能可以减轻体重超标对心脏代谢健康的不利影响,因而提出“健康的胖子”这一理论。为此,一些运动学专家提出了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的概念。

HIIT是结合了高强度训练及间歇训练而成的运动类型。 这类型的运动特色在于,通过高强度的运动,让身体中的肌肉感受到疲劳、进而开始大量消耗氧气。 此时高运动强度让身体耗氧量达到最大摄氧量时,会启动一种机制叫做“后燃效应 After-burn Effect”,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让身体在停止运动之后,还继续消耗氧气,因此也能持续消耗热量。

然而“健康的胖子”是否真的健康却并没有大型的研究证实。为了澄清这一理论的准确性,欧洲大学的专家开展了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分别评估了不同体重指数(BMI)和体育运动水平与主要CVD风险因素之间的联合关系。结果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旗下期刊《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上。

研究人员使用了西班牙一家大型公司527662名在职成年人的数据,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42岁,其中32%为女性。参与者被分为正常体重(BMI,20.0-24.9 kg/m2)、超重(BMI,25.0-29.9 kg/m2)或肥胖(BMI≥30.0 kg/m2)。为此,参与者体重正常的人为42%、41%的人超重、18%的人肥胖。研究将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作为反应CVD健康的三个预测指标。

体育运动方面,参与者根据自我报告的闲暇时间运动水平分为:1) "不运动"(不进行中度或剧烈运动)、"运动不足"(不符合WHO对成人的最低运动建议,即中度和剧烈运动分别<150分钟/周和<75分钟/周),或 "定期晕哦的你"(符合WHO指南的中度≥150分钟/周或剧烈运动≥75分钟/周,或两者结合)。

结果显示,总的来说,运动可以减轻——至少部分减轻——超重/肥胖对CVD风险的不利影响,但过重的体重本身与主要风险因素的患病率显著增加有关。与体重正常的不运动参与者相比,“灵活的胖子”,即运动但肥胖的个体患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几率分别高出约2倍、5倍和4倍。

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所有相同BMI水平下,与完全不运动相比,任何运动(无论是否符合WHO推荐最低值)都与患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胆固醇的可能性较低相关。而且随着运动的增加,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都在降低。

为此,研究作者、欧洲大学Alejandro Lucia博士说:“这告诉我们,仅运动本身并不能完全抵消超重带来的危害。但每个人无论体重如何,都应该通过运动来维持健康。而且运动越多越好,例如每天散步30min比每天散步15min好。”

综上,运动不能完全抵消超重和肥胖对心脏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减肥本身仍应是降低超重/肥胖者CVD风险的健康政策的主要目标。所以,别指望做“健康的胖子”了,还是减肥和运动双管齐下吧!

参考文献:

Pedro L Valenzuela, et al. Joint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body mass index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2021), DOI: https://doi.org/10.1093/eurjpc/zwaa151

#运动
阅读数 152021-02-0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